前天深夜,收到一位读者的长消息。她说结婚七年,丈夫从不主动拥抱她,生日纪念日永远“忘了”,两人就像一对合租的室友。
最后她问:“既然这么不爱我,为什么我和他提离婚时,他却说‘没必要离婚’?”
这样的故事,你是否也觉得熟悉?
我们都曾以为,婚姻是爱情的升华。牵手时许下誓言,相信眼前人会日渐珍惜这份情意。可现实常给人冰冷的一课,不少婚姻里,到最后就只剩下沉默和冷战。
更让人困惑的是,明明双方都已经感受不到爱了,那个男人却始终不肯放手。
那么,男人既不爱你,也不愿离婚的真相是什么?
01
不是不想走,而是无处可去
还记得电影《一声叹息》里的台词:“我摸着你的手,就像摸自己的手一样,没有感觉。可是要把你的手锯掉,也跟锯我的手一样,疼。”
这话道出了许多男人在婚姻里的真实心态。
认识一位45岁的公司中层,有次酒后吐真言:“我和妻子早就没有感情了,每天回家前我都要在车里抽半小时烟再上楼。不是我不想离,是离了又能怎样?”
他坦言,到了这个年纪,重新开始的成本太高:同龄人大多已婚,年轻姑娘他养不起,独自生活又怕寂寞。
这种“将就”的背后,是成年人的精于算计。
婚姻对他们而言,更像一个避风港。只要这个港湾还能遮风挡雨,哪怕没有温情,也强过在茫茫人海中重新漂泊。

02
你是个“好用”的合伙人
苏菲·玛索有句犀利的话:“婚姻最奇妙的地方在于,即使两个人不再相爱,它依然可以运转下去。”
就像我的朋友结婚十二年,丈夫从不记得她爱吃什么,但会准时把工资交给她。用朋友的话说:“我在他眼里,大概就是个免费的保姆、孩子的母亲、他父母的儿媳。”
可是当她提出离婚时,男人第一次红了眼说:“这个家哪点对不起你?你为什么要离婚?”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对很多男人而言,爱情是奢侈品,婚姻却是必需品。
他们需要一个人打理家务,照顾老人,教育孩子。这些实实在在的价值,远比风花雪月来得重要。
就像一位男读者曾直言不讳地告诉我:“请个住家保姆每月要八千,妻子却能用一份感情维系所有这些服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最划算的投资。”

03
离婚太麻烦,不如维持现状
《我的前半生》里陈俊生离婚时焦头烂额的场景,是很多男人的噩梦。财产分割、父母质问、孩子抚养权、社会关系的重新梳理……每一样都让人望而却步。
朋友琳琳的丈夫chugui三年,却始终不肯离婚。后来他对自己的朋友说:“不是我还爱着她,是分割财产太麻烦,换房子也麻烦,跟父母解释更麻烦。”
你看,在男人心里,有时候“麻烦”比“不爱”更有分量。
这就是典型的“路径依赖”,明知道当前的选择不是最优解,但改变路径需要付出的成本太高,于是宁愿维持现状。
就像很多人宁愿在不喜欢的工作岗位上耗着,也不愿轻易辞职一个道理。
04
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得太透彻:“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很多婚姻走到最后,都成了墙上的蚊子血和衣服上的饭黏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果你正在这样的关系里煎熬,我想对你说:
先停止追问“他为什么不爱我”,然后把注意力从他身上收回来的那一刻,才是你真正开始为自己活的时刻。
你可以伤心,但不要太久。把用来猜测他心思的精力,拿来读书、健身、学新技能,或者好好经营自己的事业。

我认识的一位姐姐,在无爱婚姻里坚持十年后终于醒悟。她利用晚上时间考取专业证书,去年升职加薪,今年用自己攒的钱付了新房子的首付。
现在丈夫反而开始紧张她,但她已经不在乎了。她说:“当我不再等他回家吃饭的那一刻,我才真正获得了自由。”
记住,他不离婚,不代表你没有选择。你可以选择留下,但不再期待他的爱;也可以选择离开,但不需要他的同意。
最重要的是,无论留下还是离开,都要让这个决定服务于你的幸福,而不是困在“为什么”的执念里。
最后的真心话
如果婚姻中的爱已不在,至少要有尊重;如果连尊重都没有,至少要保留离开的勇气。
你的价值,从来不需要靠一纸婚书来证明,更不需要靠一个不爱你的男人来肯定。
愿你在这场叫做婚姻的修行里,最终修得的,是对自己的全然接纳和深深爱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