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聊聊《甄嬛传》里的安陵容。她跟甄嬛作对,真不是单纯想宫斗,是心里的旧伤被勾连出来了,连带着她一直装出来的“假自我”也破碎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荣格说过,没被自己意识到的东西,最后都会变成命运。安陵容就是这样。她打心底里觉得自己没人爱、不够好,这个念头跟了她一辈子,也决定了她一生的命运。
她家里条件并不算差,放现在算中产。她爸是个小官,母亲在家里没地位,她从小就没被好好关注过。慢慢就攒下一个想法:我不值得被人注意,我不够好。这种想法藏在她潜意识里,要是没发现、没改过来,后面的人生做什么选择都会受影响。
刚进宫时,她跟甄嬛、沈眉庄站一起,反差特别大。甄嬛是官宦家的女儿,沈眉庄是世家小姐,安陵容跟她们一起,浑身都透着局促。走路轻得怕鞋跟出声,坐下时膝盖并得紧紧的,手死死攥着衣角,头也不敢抬。别人跟她说话,她先愣一下,再赶紧赔笑,那笑从来都没到过眼睛,眉心一直都是绷着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不是她装出来的,是家里环境养出来的。长期在没人好好回应的家庭里长大,大脑会变的异常敏感。她的杏仁核总在扫描危险,前额叶却没发育好,不会调节情绪,也看不懂别人的真实情感。所以她只能靠察言观色过日子,但那不是共情,是随时监视着别人,不要伤害自己。
刚进宫时,她其实算幸运,甄嬛和沈眉庄拉她进了小团体。那段日子,她总算觉得自己被看见了,心里的焦虑能放松点儿了。她把这段友情当成了生命的救命稻草,人家却只是把她当朋友。等这段关系出了裂缝,她整个心理世界就崩塌了。
她其实挺有艺术天赋,唱曲、调香、刺绣都好。这其实是很多受伤孩子会走的路——人际关系中得不到认可,就躲进能自己掌控的事情里找价值。可惜她的才华没成为底气,反而成了新的痛苦来源。她拼命练习各种技能,皇上却只是淡淡说句“不错”;她调出的香料,反被用来衬托甄嬛。这种努力白费的感觉,一次次验证着她“果然不配”的想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后来变得爱嫉妒,甚至下手害人,也不是因为天生恶毒。而是她内心太痛苦了——她看到甄嬛轻松就拥有了,她拼命也得不到的别人的认可和从容的自信。甄嬛存在本身,就像随时在提醒她:你不够好。心理学上这叫“投射性认同”,她无法面对自己的匮乏感,就把恨意投向甄嬛。每次甄嬛得宠,都像把她抛回童年那种被忽视的绝望里。她的前额叶(负责理性调控的部分)根本扛不住这种情绪冲击,最后只能被嫉妒和愤怒接管。
她一辈子都在用“假自我”活着。在甄嬛面前装姐妹情深,在皇帝面前学甄嬛的样子,在太后面前乖得没脾气。可这个“假自己”是靠别人的反应撑着的,内里是空的。时间长了,她越来越抑郁、空虚,满脑子都是嫉妒。
到后来,她跟甄嬛作对,其实是在跟自己心里的“我不够好”较劲。她以为攻击甄嬛能改变命运,其实是陷得更深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临死前说“我这一生,原本就是不值得的”。这话听着绝望,却是她最真实的心理写照——她从未相信过自己值得被爱,她的人生就被这个信念困住了。她一辈子都在装别人喜欢的样子,希望得到爱和认可,却从没活过真正的自己。
当潜意识里的想法被说出来,能被自己意识到,才算开始疗愈心里的伤。安陵容到死都没跨出这一步,那些没被她意识到的想法,最后真的变成了她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