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贵州正秀本草非遗传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秀本草”)向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解除暂停生产、经营的风险控制措施,引发业内关注。
据了解,在2025年7月10日至11日的监督检查中,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查中心发现正秀本草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因而于8月份对其采取了暂停生产、经营的风险控制措施。企业在完成缺陷项目整改后,向监管部门提出解除申请。经现场检查确认整改已完成,依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五十四条及国家药监局相关公告规定,现已解除对该企业的风险控制措施。
因虚假宣传被罚
正秀本草是以“非遗”为字号的企业,曾在今年2月因虚假宣传被处以千元罚款,更因不符合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而被勒令停产整顿。如今,禁令虽除,但企业身上的污点,真的能一洗了之吗?
回溯事件始末,正秀本草的操作堪称“魔幻”。在抖音平台店铺“正秀洗护发旗舰店”内,正秀本草负责人宋正秀亲自操刀,将山茶籽洗发水的官方宣传词“护发去屑清洁”偷梁换柱为“修护去屑清洁”。一字之差,功效却天差地别。“护发”变“修护”,看似微小改动,实则是刻意夸大产品功能,误导消费者。
值得关注的是,正秀本草无法提供任何检验报告、备案证明或荣誉证书来佐证所谓的“修护”功能。这种明目张胆的虚假宣传,不仅暴露了企业诚信的缺失,更折其对法律法规的漠视。
尽管山茶籽洗发水产品仅销售30单、金额1200元,且未收到不良影响投诉,属于“违法行为轻微”,但“轻微”不等于“无辜”。要知道,若人人都以“销量少”为借口肆意夸大宣传,市场秩序何在?消费者权益何保?《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利剑高悬,绝不容许任何企业玩弄文字游戏,欺骗误导消费者。
企查查数据显示,正秀本草成立于2021年3月,股东为持股70%的宋正秀、持股25%的宋正旭和持股5%的王成玲。
苗族县级非遗
值得深思的是,正秀本草并非普通商家,而是“非遗传承有限公司”。
据《天眼新闻》报道,宋正秀曾讲述:“我们当地流传一句话,‘嫁人前三年要用我们宋阿公家的洗发水,才能嫁一个好人家’。苗族女性非常珍视自己的头发,出嫁时都要梳一个油光华亮的发髻,头发不好是扎不起来的。”这份源自清代的家传秘方,曾是当地苗族女性婚嫁前“养发嫁好人”的必备品,却在工业化洗发水的冲击下逐渐沉寂。
转机出现在2017年。宋正秀决定重拾技艺,她用矿泉水瓶灌装土灶熬制的洗发水,带到下司古镇摆地摊卖,意外收获了不少好评。2021年,她将“苗家养发护发液制作技艺”申报为麻江县级非遗,并于2024年成功入选黔东南州级非遗。
随着规模扩大,2023年,正秀公司从麻江县宣威镇的正秀小院搬迁至麻江后坝非遗工坊,日产量也从过去的200瓶跃升至3万瓶。2024年,公司产值突破700万元,带动本地就业超过200人。昔日的“土方子”,真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清扬君点评:
“非遗”二字,本应是品质、文化与信誉的象征,如今却因虚假宣传和生产不规范而蒙尘。消费者选择“非遗”产品,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信任与支持,而企业却以虚假宣传回报这份信任,这不仅是商业道德的沦丧,更是对“非遗”招牌的玷污。
此次解除生产禁令,虽说明企业在整改后暂时达到了监管要求,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一笔勾销”。曾经的违规记录,就像一枚刻在企业身上的烙印,提醒着市场与消费者:这是一家有“前科”的企业。未来的路上,它需要以更严格的标准约束自身,以更诚信的态度面对公众。否则,一旦再犯,等待它的将是更严厉的惩处。
纵观近年来化妆品行业,类似乱象并不鲜见。部分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不惜在宣传上“动手脚”,在产品备案上“钻空子”,甚至将“非遗”等文化标签当作营销噱头。然而,市场从不缺聪明人,缺的是守规矩、重品质的“笨企业”。只有真正将产品质量与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企业才能行稳致远。
清扬君以为,监管的松绑不代表市场的原谅。贵州正秀本草若想重获消费者信任,唯有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证明自己:严格遵循生产规范,杜绝虚假宣传,用品质说话,用诚信立身。否则,今天的“解禁”,或许只是明天另一场风暴的序曲。
图片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