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社会存在“尼特族”,韩国存在“五抛世代”,日本存在“软世代”,我国存在“躺平一族”,这种现象带来了社会对新生代的某些片面看法和负面评价。新生代群体自身特点和产生的历史原因,正逐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思考。
一者,启蒙。
有人认为需要对新生代再启蒙,时代和社会的变化,新生代面临的新问题,传统的启蒙思想无法回答。媒介发生变化,已经很难用传统的一种语言表达来从事启蒙。
伴随互联网成长的新生代,某种意义上是被互联网启蒙的。互联网将世界结构成一个平台,让人即时看见世界发生的一切事情与变化,世界文化的新思潮在平台呈现,社会的各种观点在平台碰撞。互联网对新生代的影响甚至超越家庭与学校,新生代视域开阔、思想新锐、观念更新,与旧历史观大相径庭。
网上的段子说:互联网的伟大,并非在于信息传播有多快,而在于它彻底打破了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信息垄断,让愚昧和欺骗难以得逞,甚至能让谎言不攻自破。互联网使得社会透明,新生代成为最真实的一代。
二者,教育。改革开放带来教育的快速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使得新生代得到基础教育。高校扩招,新生代受到高等教育。我国现有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60.2%,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规模达2.5亿人。截至2024年,我国高等学历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7.1%。2024年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00多万人。新生代群体受教育程度处于历史新高,且教学内容主要为实学,这一特点预示着新生代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潜力。
三者,智能。
人类21世纪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和量子计算为标志。尤瓦尔 · 赫拉利说:“而现在 ,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是不同的。人工智能是历史上第一个能够真正创造新事物的机器和技术。”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ChatGPT的迭代升级,硅基生命开始超越碳基生命。导致人工智能取代人,创造性工作被AI替代。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尔 · 默克尔等三位获得者,用“创造性毁灭”理论解答这种现象与趋势。社会生产力结构发生颠覆性变化,数量惊人的“多余的人”将被迫淘汰,人的自我存在感随之消失,极大地改变颠覆了人们的世界观。
新生代直接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并须在人的智力与人工智能跨界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巨大,充满焦虑和迷茫。
四者,婚恋。
现在,大学生不再想谈恋爱成普遍现象,对他们来说,谈恋爱很麻烦,妨碍他的人生计划。
适婚男女不婚,缘于独立性强、希望自由、经济压力大、结婚费用高、养育成本大诸因素。离婚率持续攀升。无后为大的传统信仰消解,不再生儿育女,养儿防老的作用不断衰减。
据网上统计,截至2025年,中国30岁以上未婚男性数量约为3100万,同年龄段未婚女性为2300万。全国总单身人口超过2.4亿。
新生代的婚恋难题,由于社会因素、单偶婚姻家庭的内在矛盾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并非新生代自身的问题。人的情感本能在新生代身上被自我压抑,需要超常的精神力量。
新生代开始追求自身生命的自由、快乐、价值,不愿为社会生产力再生产付出,社会养老被迫成为世界性选择,推动家庭模式的转变。
新生代静下心来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和社会,不再劳民伤财于不良风气和无意义的事情上,无异于一种人文觉醒。
社会从集体本位、家庭本位走向个体本位,个体开始独立于社会。社会组成基本结构中每一个个体的自我发现、自我认定、自我选择,客观上推动社会文化的变化。
对社会而言,新生代逐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并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发展。从新生代身上可看到未来社会的特征,新生代的方向就是未来社会的方向。对新生代而言,文化与创新是新生代群体人生的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