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叹为观止:那个让古人喊停的瞬间

意思是:看到这里就够了,就算还有其他乐舞,我也不敢再看了。就是这简单一句话,后来凝结成了“叹为观止”这个成语。在他看来,

意思是:看到这里就够了,就算还有其他乐舞,我也不敢再看了。

就是这简单一句话,后来凝结成了“叹为观止”这个成语。

在他看来,这已经代表了舜帝美德的最高境界,不可能有更完美的艺术了。

在信息过载的今天,我们是否已经失去了这种识别“极致”的能力?

“叹为观止”最初的意思很直白——看到这里就可以停止了,因为已经达到了最高点。

这个词的演化过程很有意思: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原文是“观止矣”,后来才演变成成语“叹为观止”。

在古代,这个词专指真正达到极致的事物。而现代用法中,它逐渐泛化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但核心始终是褒义,绝不能用于负面事物

我们生活中依然会遇到“叹为观止”的时刻。

比如看到 SpaceX 火箭回收技术时,那种工程学上的极致美感;读到某些学术突破时,对人类认知边界的拓展;甚至遇到某个手艺人的作品时,对匠人精神的极致展现。

但与古人不同,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极致体验太多,反而让人麻木了。

季札那个时代,一辈子可能只有一次机会看到《韶箫》这样的顶级乐舞。而今天的我们,每天都能在手机上看到各种“绝世佳作”,结果就是对什么都见怪不怪。

真正的“观止”体验,变得越来越稀缺。

在这个追求流量的时代,我们更需要重温“叹为观止”的智慧:不仅要能识别什么是真正的好东西,还要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欣赏,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