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十月总结12

清晨六点,我坐在书桌前,窗外城市还未完全苏醒。桌上摊着那本跟随我多年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的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过去一个月

清晨六点,我坐在书桌前,窗外城市还未完全苏醒。桌上摊着那本跟随我多年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的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过去一个月里,我在投资、人性和商业世界中的点滴思考。今天,我想把这些碎片编织成一场与老友的对话。我叫乙安,在财经领域漂泊了二十年,早已不再追求所谓的“真理”。我更愿意做一个摆渡人,在数据和人性之间,搭一座有温度的桥。

老陈是我认识十五年的投资导师。他曾是华尔街的操盘手,如今却隐居都市,成了一名禅意投资者。我们喝着武夷山岩茶,他随手翻着我的笔记,停在10月2日那一页:“我不买股票,我只投资指数基金,我做投资的第一原则是去赌性以及如何保证本金的绝对安全。”

他轻轻放下茶杯,看着我:“乙安,你说‘去赌性’,可多少人倒在一个‘赌’字上?去年我带的一个学生,用杠杆炒币,一夜归零。他跑来问我为什么,我说,你不是输在技术,是输在不了解自己——明明骨子里保守,却偏要玩高杠杆的游戏。”

我默默点头,想起笔记里10月16日那句:“炒股到最后,就是性格游戏。”老陈接着说:“你的定投模型,表面是策略,内里是心性。就像你10月5日写的,‘防守才是我们的特长’。但乙安,扪心自问,你真能做到只守不攻?去年新能源股暴涨那阵,我可记得你辗转反侧的样子。”

那一刻,我不得不面对自己的脆弱。我低声承认,曾偷偷跟风买过妖股,结果亏掉了半年的稿费。老陈没有安慰,只是淡淡说:“人得先承认自己的贪婪,才能谈防守。”我们聊到10月27日那句“拥抱时间+指数基金”,他提醒我:“巴菲特能等五十年,是因为他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你呢?你的主业是什么?”我沉默了——作为自由撰稿人,我的收入时断时续,这才是内心最深的恐惧。

市场专治各种不服,但最治的,是那些以为自己能服的人。

薇薇安是位连续创业者,从电商做到内容平台,如今在AI教育领域开疆拓土。她点了一杯冷萃,翻开我10月6日的笔记:“品牌方,多没搞懂直播……应该放权给代理商去搞。”她忍不住大笑:“乙安,你这句话真是戳到肺管子了!我上个月刚把总部直播团队解散,让各地代理商自由发挥,结果销量涨了30%。但你知道吗?我最怕的不是策略失误,而是人性反噬。”

她提到10月11日那条:“富婆又不是傻逼,人家为什么有钱?说明人家识人能力一流。”薇薇安说,创业这些年她才真正明白,钱流向的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最懂人性的人。“去年我融资时遇到一个投资人,满嘴生态闭环,背地里却想占股又占便宜。我当场掀了桌子——不是冲动,是想起你笔记里10月29日那句:‘成年人,只筛选人,不教育人’。”

我也分享了自己的伤痛。曾经合作十年的伙伴,为了一点利益在背后捅刀。我翻到10月28日华与华老板的话:“坏人很多……好人只能与坏人共存。”薇薇安听完,眼眶微微发红:“乙安,我离婚时都没掉泪,但被合伙人背叛那晚,我对着镜子问自己——是不是我太善良了?”我们相对无言,直到咖啡凉透。她突然振作起来:“算了!看你10月21日这条:‘人总是会高估一天的变化,而忽略一年的积累。’我现在的项目,就是熬,熬到所有对手都躺下。”

商业是人性的照妖镜,但照久了,你得学会把自己镀层金。

晚上7点,江边私房菜馆*

老林是退休的国企高管,如今专注于家族传承研究。我们吃着清蒸鲈鱼,他指着10月9日的笔记:“家族发展,原本是一条温和的曲线……我们子女继续高歌猛进的概率极低。”他轻叹一声:“我儿子名校毕业,却只想开一家小咖啡馆。我生气过,后来读到10月18日这条:‘人与人的差距,在同等收入的前提下,带来指数级财富差别的核心是理财’,才恍然大悟——留给他金山银山,不如教会他如何守住江山。”

我们聊到养老话题,老林引用10月22日的内容:“养老的核心是三个点:有钱、年轻人、医疗条件。”他计划搬去上海,“但乙安,你说‘人应该跟着985毕业生流动方向走’,我孙子却想回农村搞有机农场。这种冲突,该如何化解?”我分享了自己的困惑:父亲一辈子守着老家宅子,去年重病时,我才惊觉自己所谓的“成功”,换不来他片刻的安心。笔记中10月15日写道:“累的根源是什么?收入没跟上,父母没顶上。”说到这里,我的声音有些哽咽。

老林拍拍我的肩,翻到10月31日最后一条:“成熟的最重要标志就是非常享受独处。”他说:“乙安,你我都在四十岁后才懂得这个道理。但别忘了10月26日说的:‘家庭乃至家族命运,其转折点,可能是日常发生的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比如今天这顿饭。”我们举杯,敬那些无法规划的人生旷野。

传承的不是财富,是面对无常时的镇定。

独处时的数据与人性缝合

一天将尽,我独自整理着笔记。10月25日写道:“解锁了地理,自然解锁了历史。解锁了历史,自然解锁了一些规律。”今天的对话,就像一场精心安排的时空穿梭——从老陈的投资禅修,到薇薇安的商业战场,再到老林的人生旷野,每一幕都在缝合数据与人性的裂缝。

我脆弱吗?是的。当老陈点破我的现金流焦虑,当薇薇安诉说背叛之痛,当老林提及家族落差,我都感到心跳漏拍。但笔记中10月30日那句:“成长,是厚积薄发的过程。”让我渐渐平静。今天的我,不再是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个真实的参与者——在财经的冰冷数据里,注入了友情的温度与自我的伤痕。

最后,用10月23日的一条作结:“电车时代,从车子根本看不透一个人有没有钱。”同理,从文章也看不透一个人的全部。但作为摆渡人,我愿永远保留这份脆弱里的真实。

数据是舟,人性是水——舟行再远,别忘水曾托你于深渊。

后记

这篇文章,源自2025年10月的学习笔记,但真正赋予它生命的,是那些在对话中鲜活的朋友与真实的瞬间。愿你在财经与生活的穿梭中,也能找到自己的摆渡人——或者,成为他人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