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总觉得境外间谍离我们很远,其实他们就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专挑人心的弱点下手。这些人从不暴露真实身份,要么装成贴心朋友打感情牌,要么用金钱好处诱惑人,一步步把人拉进出卖国家机密的陷阱里,不仅毁了别人的人生,更危害国家安全,想想都让人脊背发凉。
很多人遇到突然找上门的 “知心好友”,很容易放下戒备,可有些 “好友” 就是间谍的伪装。就像安某,当初被人用 “好友” 身份接近,慢慢被套取信息。他明明知道自己做的事触犯法律,却抱着 “没人会发现” 的侥幸心理,还想着向组织隐瞒。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最后安某因间谍罪被判了十年有期徒刑。不少人看完都感慨,面对不明身份的人刻意示好,千万不能大意,一时的侥幸只会换来牢狱之灾。
除了扮成知心好友,境外间谍还常装成 “热心帮手”,专门瞄准有特定身份的人下手,留学生郝某的经历就是个惨痛教训。郝某是个海归博士,当年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因为要去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就去当地大使馆办理签证。

可他没想到,就是这次办理签证的经历,让他被境外间谍情报机构给盯上了。
间谍打着 “帮忙” 的幌子接近他,一步步引诱他走上邪路。郝某后来长期潜伏在我国核心要害部门,多次偷偷和间谍接头,不断出卖国家情报。经过专业鉴定,他提供的情报里,光机密级国家秘密就有 5 项,秘密级国家秘密还有 2 项,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

最终,郝某因犯间谍罪被判处无期徒刑,还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个结果一出来,很多网友都表示 “大快人心”,出卖国家利益的人,就该受到这样的严惩。
比起 “好友”“帮手”,最让人防不胜防的,是那些伪装成 “亲密恋人” 的间谍,尤其容易盯上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某大学机械专业的学生小 Z,学的专业涉及国防科工机密信息,因为学习成绩好,被学校派到我国台湾省某大学交流学习。
在交流期间,一个自称 “学姐” 的人主动靠近他,不仅对他关怀备至,还很快和他发展成了恋爱关系。小 Z 一开始完全没察觉异常,还以为遇到了真爱。可谁能想到,这个 “学姐” 根本不是什么普通学生,而是境外间谍情报机构的人。
她以 “爱” 为幌子控制小 Z,不断套取他接触到的国防科工情报。小 Z 没能挣脱这个甜蜜的圈套,先后给对方提供了近百份相关情报,还收取了 4.5 万元的报酬。最终,小 Z 的行为被查实,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很多人都为他惋惜,本来前途光明,却因为一场虚假的恋爱毁了一生,可见面对陌生人的突然示好,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
这些案例都在提醒我们,境外间谍的套路层出不穷,他们的伪装千变万化,可能是你身边的 “朋友”,可能是帮你办事的 “好心人”,甚至可能是对你甜言蜜语的 “恋人”。
但无论他们怎么装,目的都是套取国家机密。不管是留学生、在校学生,还是在关键岗位工作的人,都要提高警惕,守住底线,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别让自己掉进间谍的陷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