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糖尿病是全世界人口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慢性疾病,会影响到人们的一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世界有超过3.6亿人患有糖尿病,有超过420万人死于糖尿病相关疾病。

糖尿病的产生原因
1.主食吃得太精细
精白米面等精制食物如米饭、馒头、苗条等会造成血糖急升,增加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分泌和消解的效率,长此以往导致糖代谢系统紊乱,诱发糖尿病。
2.肥胖
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主要原因,肥胖会导致代谢紊乱,包括糖耐量低减、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等,这些因素都会引发糖尿病。
3.熬夜、晚睡
研究发现,相较于“早睡早起”型的人,“晚睡晚起”型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72%。
4.吸烟、饮酒
长期吸烟饮酒会增加身体负担,酒精到体内后最终转化为能量,直接导致过多能量摄入体内。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5.把饮料当水
一瓶500毫升的饮料约含糖50克,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每日游离糖的摄入标准。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人体摄入过多后容易导致血糖迅速升高,时间一长,会出现胰岛功能下降,极易患糖尿病。

糖尿病传统疗法治标不治本
当前治疗方法主要是饮食控制、口服降血糖药物以及外源性胰岛素注射。对于晚期糖尿病,胰腺移植仍是主要选择,但存在费用昂贵、副作用明显等缺点。此外,这些治疗无法阻止胰腺β细胞功能下降。因此,替代疗法对糖尿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干细胞干预糖尿病的机理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医学界称其为"万用细胞"。

干细胞之所以对糖尿病起到很好的干预修复作用,首先是因为干细胞的多项分化能力,可以通过诱导分化成为胰岛β细胞。胰岛β细胞能增加葡萄糖的穿膜转运,促进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或糖原合成,降低血糖。
通过回输干细胞增加胰岛β细胞,即可有效调节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功能和受控的胰岛素抵抗。
除此之外,干细胞的“归巢”效应让其进一步迁移到损伤部位,修复损伤的部位的同时,还可以分泌生物活性因子,潜在影响局部以及全身生理过程,让机体由内而外焕发生机。
干细胞干预糖尿病的研究

根据研究试验,使用间充质干细胞干预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依赖性减少。此外,HbAc1和FBG水平的显著降低提示肝功能得到改善。这些试验还显示,在2个试验(T1和T4)中,c肽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这表明体内负责胰岛素抵抗的胰岛细胞有所改善。其他四个试验(T2、T3、T4和T5)显示c肽水平升高。


结语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以旁分泌血管生成因子、各种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物质等特性,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通过全身效应改善微血管并发症。
此外,间充质干细胞对于糖尿病心肌损害、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同样在临床研究中表现出了积极的效果。
干细胞疗法为干预糖尿病提供了新方向。借世界糖尿病日,呼吁大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个人及家庭健康,加强对糖尿病的警觉,提升生活质量,享受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