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别人的歌,唱出了自己的名,也毁了自己的路。

她叫降央卓玛。如果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那么换个说法你一定熟悉——她就是那个将《西海情歌》唱遍大街小巷、登上KTV必点榜单、成为广场舞神曲的女歌手。

曾经的她,一开口便是高原天籁,商演出场费高达20万元起,穿梭于全国各地,风光无限。
可如今,她却从一线歌手沦落为十八线演员,从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心退居到镜头边缘。

2015年,刀郎将降央卓玛告上法庭。
理由很简单:你可以翻唱我的歌,但你不能将我的歌称为你的代表作,更不能在商演中疯狂赚钱却不支付一分版权费。

降央卓玛的团队当时发布了一份声明,大意是:“我们是在推广藏族文化,让更多人听到这首歌,怎么就侵权了?”
这话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刀郎并不买账。

他直接拿出证据:降央卓玛在商演宣传海报上将《西海情歌》标注为“代表作”;
在演出现场从不提及这首歌的原创者是刀郎;在接受采访时暗示“是我让这首歌火起来的”。
更关键的是,刀郎团队多次联系她商讨版权授权和付费事宜,对方要么不回复,要么推三阻四。

这场官司持续了8年,双方对簿公堂42次。
2024年1月,法院终审判决:降央卓玛败诉,赔偿刀郎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7万元,并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道歉声明。

这对降央卓玛来说不算什么,这些年光靠唱这首歌她赚了何止千万。
但这个判决彻底撕掉了她“草根逆袭、励志偶像”的人设,让所有人看清了她的真面目。

降央卓玛是四川甘孜州的藏族姑娘,早年在成都一家饭店当服务员,后来进入艺术团唱歌。

2012年,她翻唱了刀郎2006年创作的《西海情歌》,凭借高亢嘹亮的嗓音和藏族特色的演绎方式,迅速在网络上走红。

那时的刀郎已是华语乐坛的传奇人物,但他向来低调,对别人翻唱自己的歌也很宽容。
他曾公开表示:“希望她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发展。”
降央卓玛也确实抓住了这个机会。

《西海情歌》火了之后,她的身价水涨船高,商演邀约接到手软。
从县城的文艺晚会到企业年会,从婚礼现场到旅游景区,只要有钱,她就去唱。
每次演出,《西海情歌》都是压轴曲目,也是观众呼声最高的曲目。

她用这首歌赚了钱,买了房,嫁了人,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
可与此同时,她也开始“飘”了。

最开始,降央卓玛还算低调,在演出时会说一句“感谢刀郎老师的创作”。但随着名气越来越大,这句话渐渐消失了。

她开始在宣传物料上将《西海情歌》写成“代表作”,在采访中暗示“我的演绎让这首歌有了新的生命”,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演唱视频时不注明原创信息。

当刀郎团队联系她谈版权授权时,她要么装聋作哑,要么让经纪人回复“我们再商量商量”,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刀郎不是没给过机会。

他对徒弟云朵侵权,直接收回了演唱权;
对小沈阳想在商演中唱自己的歌,分文不收还主动授权。
为什么唯独对降央卓玛死磕到底?

因为她把刀郎的宽容当成了自己理所应当的筹码;把别人的善良当成了可以肆意践踏的软弱。
刀郎在一次采访中说得很直白:“我不缺这点钱,但我要的是尊重。

你可以翻唱我的歌,但你不能把我的东西说成是你的,更不能一边赚钱一边装糊涂。”
四十二次诉讼,每一次都是刀郎在提醒她:规则面前,谁都别装糊涂。
可降央卓玛就是不认账,直到法院判决书下来,她才彻底慌了。

判决书公开后,降央卓玛的口碑彻底崩塌。

网友们翻出了她过去的种种“黑历史”:在商演中频繁演唱《西海情歌》却从不提刀郎;
有人算了一笔账:这八年,降央卓玛光靠唱《西海情歌》至少赚了上千万,最后只赔了7万元,简直是“血赚不亏”。

但钱赚到了,人设却毁了。
曾经追捧她的粉丝开始取关,曾经邀请她的商演方开始拉黑,曾经吹捧她的媒体开始冷嘲热讽。
她的微博评论区,全是“忘恩负义”“白眼狼”“不要脸”的骂声。

商演越来越少,出场费越来越低,最后连县城的文艺晚会都不邀请她了。
2024年下半年,降央卓玛宣布转型拍电影。

她在一部藏族题材的电影中出演配角,穿着藏裙,扎着麻花辫,在镜头前小心翼翼地说着台词。
有网友刷到她的路演视频,评论道:“这个曾经在舞台上趾高气昂的女人,如今怎么变得这么卑微?”
也有人说:“活该,当初怎么狂的,现在就怎么惨。”

更多的人则是唏嘘:“人啊,千万别把运气当本事,更别把别人的东西当自己的。”
刀郎的“狠”:他在意的从来不是钱,而是尊重。
很多人不理解,刀郎为什么要跟降央卓玛死磕到底。

7万元的赔偿,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42次诉讼的成本早就超过了这个数字;
但降央卓玛输就输在,她把刀郎的宽容当成了软弱,把别人的善良当成了理所应当。

2025年的降央卓玛,已经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她偶尔会在社交媒体上发一些拍电影的花絮,或者晒一些陪父母放牧的照片。照片里的她,没有了当年舞台上的光鲜亮丽,多了几分中年女性的沧桑和疲惫。

有粉丝在评论区问她:“还会唱歌吗?”
她回复说:“会的,但现在更想尝试新的东西。”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在为自己的转型找理由,但谁都知道,她是唱不下去了。

一个靠翻唱别人的歌火起来的歌手,最后因为侵权官司身败名裂,这个代价,值吗?
网友们的评价两极分化。有人说:“她活该,谁让她当初那么贪心。”也有人说:“她也挺可怜的,一首歌毁了一辈子。”

但更多的人认为:“不是一首歌毁了她,是她自己毁了自己。
如果她当初老老实实付版权费,尊重原创,刀郎会告她吗?不会。她输就输在太贪心,太不知足,太不尊重别人。”

但她选择了另一条路: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把运气当成本事,把善良当成软弱。最后,她用八年时间证明了一件事:别人的东西,永远捂不热。

规则面前,谁都别装糊涂。
因为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别人的善良有尽头,法律的威严无底线。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信息来源
21经济网《刀郎把她告了!宣判来了》2024年1月17日
杭州网《刀郎状告知名女歌手,判了!二人曾发生42次诉讼》2024年1月17日
中国新闻网《降央卓玛被判侵权,赔偿刀郎7万》2023年7月28日
腾讯新闻《刀郎起诉降央卓玛侵权案胜诉,因为《西海情歌》,两人42次对簿公堂》2024年1月18日
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降央卓玛演唱〈西海情歌〉侵权刀郎案二审判决》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