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6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对乌克兰天然气基础设施发动密集打击,行动动用陆基、空基和海基高精度武器,包括“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与攻击型无人机,俄军方称已达成预定目标,所有指定目标均被摧毁 。此次打击被俄方表述为对乌境内相关袭击的回应。

乌克兰能源系统随即传来受损消息。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关键设施暂停运行,私营企业DTEK位于波尔塔瓦州的天然气生产设施因袭停产。更严峻的是,经此前多轮打击,乌克兰天然气生产能力已丧失约60%,能源自主供应体系遭受重创。

随着秋末寒意渐浓,能源短缺的影响正加速显现。基辅及基辅州、苏梅州等多地启动紧急断电,民众日常用电与供暖保障面临挑战 。乌能源部长此前已透露,天然气进口量需增加30%才能填补缺口,而冬季供暖缺口可能需额外进口数十亿立方米天然气方能补足。目前,乌方已呼吁民众节约用气,并考虑通过国际采购缓解短缺压力。

这场围绕能源设施的对抗,让本就紧张的民生形势更添变数。在即将到来的寒冬面前,如何修复设施、保障供应、争取援助,成为摆在乌克兰面前的紧迫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