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这三种人设,升职比普通人快几倍。
在单位里,每过段时间总会有人提拔,但为什么有的人他不一定学历最高的,也不一定加班最多的,提拔、调岗、重点项目负责人等的名单上却总有他?
其实原因很简单:是谁来决定哪个人升职?是领导。
那领导会选他,当然是他踩中了领导的需求,符合领导们最爱的下属人设。
别说什么资历、不公平,在这个卷无可卷的职场,领导是过来人,他知道,职场从来不缺干活的人,缺的是他需要的人。
01
能填坑
胜过能干活
单位最怕什么?不怕事情多,怕的是突发状况没人扛。
领导最头疼什么?不是进度慢,是问题爆雷,又找不到人兜底。
这些突发状况就像坑,不及时填上,小问题会变成大麻烦,最后还得领导亲自下场。
能填坑的下属,就是那个在混乱中稳住局面、在危机中默默挺身而出的人,不推活,不抱怨,遇到问题先想办法解决。
他可能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一旦出事,领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这样的人有三个特质:
第一,反应快。上级临时要一份三年数据汇总,别人还在翻文件,他已经调出模板,还附上替代方案。
第二,敢担责。项目出了纰漏,他不会一定要查出来是XX没配合,而是说:“我来协调,今天下班前尽量拿出补救方案。”
第三,善收尾。事情解决后,他还会复盘:这次暴露了流程漏洞,建议下次增加双人核验环节。
对管理者来说,这类下属就是团队的定心丸。
他们能扛事,领导就不用整天担心哪里会出岔子,有更多时间去想团队的长远规划。
要知道,在体制或大型企业里,不出事比干成事更优先。领导不怕你慢一点,就怕你给他惹麻烦。而能填坑的人,恰恰是那个把麻烦挡在门外的人。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担当会带动整个团队的氛围,让大家养成遇事不躲的习惯,而不是一出问题就找领导。
所以,哪怕他平时不争不抢,升职时也总被优先考虑。
02
特主动
比听话更值钱
很多人觉得听话就是好下属,领导说啥,我干啥,精准到位。
但从领导视角来看,就是布置一项任务,不说到细节,下属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不天天追问,进度就停滞不前。
对领导来说,这种“推一下动一下”的下属,会耗光精力,让管理变得特别累。
所以,领导偏爱的,是不用他说,就知道该干啥的人。
会主动的下属,不是盲目表现,而是精准预判+有效行动。比如:
接到任务时,他们会主动问清楚关键信息:“这个报告周五交,重点是体现成本控制,对吗?另外,我要不要加一份行业对比数据,这样参考性更强?”执行过程中,会定期同步进度:“报告框架已经搭好了,今天下午对接财务部门要数据,明天给你看初版,目前没遇到什么问题”;任务完成后,还会主动复盘:“这次报告里的某个数据统计有点费时间,我整理了一个快捷模板,下次大家做类似工作能省点时间”。这类下属的价值,在于能降低领导的管理成本,帮领导减少不确定性。他具备三种能力:
预判力:从领导一句话里听出深层意图;
推动力:不等催,自己就把事推起来;
闭环力:干完还不忘反馈,让领导不用多操心。
03
气味相投
比能力强更顺心
这是最玄妙、也最真实的一条。
“气味相投”,不是指你和领导一起打球、喝酒、聊家常,而是价值观、沟通方式、处事节奏高度契合。
与这样的下属共事,领导沟通做事都能特别顺畅。
比如,领导讨厌形式主义,他就从不做花架子材料;领导重视程序合规,他就从不越级汇报;领导说话简洁直接,他就讨厌绕弯子;领导认为稳比快重要,他就稳扎稳打,不会一味求新求变。
更关键的是,他对“什么是对领导来说重要的事”有认知。这种默契,不需要刻意经营,却让协作极其顺畅。
同频的下属能让领导减少很多沟通成本。不用反复解释自己的意图,不用纠正他们的方向,能快速达成共识,推进工作。
而且,他能精准理解领导的战略规划,确保执行不跑偏,让团队的努力都用在刀刃上。开会时,领导一句话,他就懂;布置任务时,领导一个眼神,他就明白重点。
这样的人,在领导眼里,指哪打哪,齐头并进,已经不能说只是个下属,而是可以纳入自己人的范畴。
而单位里,自己人永远比普通人更容易被托付关键岗位。
你可能能力稍弱,但只要气味对,领导就愿意给你机会、替你兜底;而你能力再强,如果气场不和,他永远会觉得用着别扭。
✎写在最后
重用能填坑的人,是为了守住团队的底线,应对突发风险;
重用主动跑的人,是为了提升团队的效率,创造更多价值;
重用能同频的人,是为了减少内耗,让办事更顺畅。
你能力再强,如果不能满足其中至少一项,就很难进入核心圈;而哪怕你资历尚浅,只要占住一条,就有机会被重点培养。
所以,抬头看看,你的努力,是否正对准了领导真正需要的那个人设?
决胜中层:中层经理管理能力全面提升
课程日期
2025年11月21-22日 周五周六(2天1晚)
授课讲师
蒋小华
学习费用
¥4980元/人【精品小班授课】
参训地点
浙江・杭州
课程形式
前沿分享(40%)+案例拆解(20%)+工具实操(20%)+小组研讨(20%)
主讲专家:蒋小华
承办单位:杭州行课教育&匠道商学院
课程说明 :
在VUCA时代,企业竞争已从“资源争夺”转向“组织能力决胜”——中层管理者既是高层决策的执行者,又是基层团队的引领者,更是跨部门协同的枢纽。他们的能力短板,会导致战略变形、团队内耗、效率低下;他们的能力跃升,则能激活组织效能,推动企业持续增长。
本课程可以帮助学员——
✅ 从“事务型管理者”进阶为“赋能型领导者”,掌握一套可复制的“目标-执行-带教”闭环方法论,提升团队效能30%+;
✅ 解决团队管理中的高频痛点(如目标落地难、员工激励无效、跨部门协作阻梗等),学会激活个体动能、搭建人才梯队,打造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高绩效团队,成为企业持续增长的“中坚引擎”。
课程融合华为、阿里等标杆企业的中层培养经验,配套20+管理工具、10+情景模拟、5大实战案例研讨,既提供“道”的高度,更交付“术”的落地,是中小企业中层管理者“即学即用”的必修课,也是企业打造高战斗力团队的首选公开课。
课程收益:
通过2天1晚学习,学员将直接获得以下能力提升:
✅ 角色清晰化:1小时内理清「管理者vs领导者」核心区别,明确中层“承上启下”的3大关键职责(战略解码、团队赋能、结果兜底),告别“传声筒/救火队员”角色错位;
✅ 执行高效化:掌握「目标拆解-过程追踪-结果达成」全流程工具,现场演练解决“目标冲突”“计划赶不上变化”等高频难题;
✅ 团队激活化:学会协作技巧(含向上/向下/横向沟通5大场景工具),并现场模拟 “请示汇报”“资源协调”等真实对话;
✅ 时间可控化:通过时间与精力管理组合工具,制定个人「时间-精力」双优化方案,减少“忙茫盲忘”状态;
✅ 激励落地化:破解“员工不买账”激励难题(画饼/奖励无效/掏心掏肺不领情),掌握「五层需求对症下药+3个维度精准卡位+低成本激励法」,带团队更有心法。
✅ 人才梯队化:学会“STAR面试法+用人所长策略+离职留心五步曲”,掌握“OJT四步法+GROW教练模型”带教技术,为企业复制更多“合格管理者”。
课程特色
✅ 强针对性:直击中层管理者“夹心层困境”(上有战略压力、下有执行难题、内有团队管理挑战),所有内容围绕“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拒绝空泛理论。
✅ 高落地性:每个模块均配备“工具+案例+演练”组合,学完即可带回企业应用,确保“上课有触动,回去有动作”。
✅ 深互动性:采用“小组研讨(6-8人/组)+情景角色扮演+管理问题现场诊断”形式,学员带着企业真实问题来,带着解决方案走。
✅ 前瞻性:融入AI时代的管理趋势(如远程团队协作、新生代员工激励),帮助中层管理者提前储备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课程大纲:
前言:中层强,则企业强——你的管理水平,决定团队战斗力上限!
模块1:自我管理
第一章 自我觉醒:从管理者到领导者的“认知跃迁”
1. 管理认知:谁是管理者?管理的本质是“通过他人拿结果”;
2. 管理者的三重身份:执行者→协调者→领导者(当前处于哪一层?)
3. 问题研讨: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4. 管理者常犯的错误及角色错位;
5. 领导力转型:从“管控”到“赋能”的七项职能转变;
6. 四维威信:专业(让人信服)、魅力(让人追随)、成果(让人信任)、公正(让人安心);
7. 团队凝聚力的密码:未来在哪、什么是对的、如何达成;
8. 工具演练:管理者角色定位画布(现场绘制个人角色转型路径图)。
第二章 思维升级:中层必备的6大“破局思维”
1. 价值思维:“我能贡献什么?”—从完成任务到创造价值的视角转换;
2. 结果思维:“执行商>情商智商”—用24字方针打破“道理都懂做不到”的困局;
3. 当责思维:“责任跳来跳去?根源在逃避!”—破解“责任跳来跳去”的三大对策;
4. 协同思维:“跨部门协作难?把同事当客户!”—用“需求-价值”交换法打破部门墙;
5. 决策思维:“先收集事实还是聆听见解?”—用“数据+直觉”平衡法做正确决策;
6. 成长思维:“固定型VS成长型”——管理者思维模式决定团队上限。
模块2:工作管理
第三章 使命必达:从目标到结果的“全流程管控”
1. 目标认知:为什么说“目标管理是管理者的第一要务”?
2. 科学定目标:SMART原则+平衡计分卡+4个目标制定技巧;
3. 目标冲突解决:如何通过“数据说服+价值对齐”达成共识;
4. 任务拆解实战:剥洋葱法、WBS法(目标→任务→工作→活动);
5. 管理工具:OKR目标与关键结果法+OGSM目标与执行;
6. 讨论:为什么计划赶不上变化?计划制定五步法;
7. 过程管控三阶法:查核化、例行化、督导化;
8. 结果保障:执行24字方针,用“热炉定律”强化规则刚性。
第四章 掌控时间:效能、效率与精力的“三重提升”
1. 效能>效率>勤恳:
Ø 为什么有人24小时干不完,有人8小时超额完成?破解“忙茫盲忘”;
2. 案例研讨:“XX经理的一天”(小组互评:哪些行为在浪费时间?如何调整?)
3. 时间管理工具包:
Ø 效能:8020法则+四象限法+ABCDEF法;
Ø 效率:二维时间管理法(时间×专注力=成果)-番茄工作法+心流工作法;
Ø 精力:精力管理4支柱(身体/情感/思想/精神);
4. 工具实操:现场绘制个人《时间-精力管理矩阵表》,优化次日工作计划。
模块3:人员管理
第五章 沟通艺术:上下级/跨部门沟通“无障碍通关”
1. 沟通本质:沟而不通,问题不在话术,而在心态;
2. 沟通底层逻辑:人际沟通3步骤+乔哈里视窗;
3. 必学工具:
Ø 共情沟通4原则(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先倾听再解决冲突…);
Ø 非暴力沟通4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Ø 向上沟通:电梯测验+5A请示法;
Ø 向下沟通:1:1会议(把时间投资给下属)+BEST反馈法;
Ø 横向沟通:高效说服同事6步骤+5P法。
4. 情景演练:请示汇报/跨部门资源协调/冲突处理(现场模拟+导师点评)。
第六章 激励秘籍:让员工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1. 激励本质:领导的核心是激发团队的善意
Ø 员工动力=物质激励×精神认同×成长机会;
2. 激励问题讨论:
Ø 画饼充饥,员工不爱吃,怎么办?
Ø 掏心掏肺,员工不领情,怎么办?
Ø 设置奖项,员工不心动,怎么办?
Ø 给予奖励,认为应得的,怎么办?
Ø 先批评,还是先表扬?
Ø 关注优秀员工还是落后员工?
3. 需求洞察:五层需求理论+ 保健激励即时升级(小奖励大作用);
4. 心理效应:牢骚效应、波特效、保龄球效应、阿伦森效应;
5. 激励策略:走心计划、低成本激励、即时奖励。
第七章 授权赋能:从“自己干”到“带着团队干”
1. 授权必要性:为什么领导者越忙越累?
Ø 不授权=不信任=团队停滞;
2. 授权的时机:时间不够用/重心调整/人才培养……
3. 授权原则:权责对等、知人善任、相互制约;
4. 授权工具:RACI矩阵;
5. 授权方法:激励-指导式、权力等级式;
6. 授权七字法:选、讲、给、看、防、查、评;
7. 案例研讨: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如何找到授权的“黄金平衡点”。
第八章 带教传承:从“带人做事”到“带人成长”
1. 培育法则:721模型+贝尼斯定律+守破离思维;
2. 辅导技术:OJT四步法+情境领导+纠偏四步法
3. 如何教练下属?让下属睿智起来!
Ø 深度聆听:聆听4层次;
Ø 高能提问:OF提问法;
Ø 群策群力:头脑风暴+德尔菲法;
4. 教练工具:GROW模型+五级反馈+六句口诀;
5. 离场管理:复制“第二个你”;
6. 教练辅导情景演练。
第九章 人才引擎:关键人才的选、用、留全流程
1. 选人原则:变“招人”为“抢人”
Ø 避开“套娃现象”:只招比自己弱的人;
2. 选人技巧:STAR面试法(情境-任务-行动-结果);
Ø 面试时如何识别虚假信息?
Ø 面试时常问的经典问题;
3. 用人策略:用人所长、严丝合缝(人岗匹配度)
4. 留人关键:留心>留薪
Ø 留人的普罗西姆法则;
Ø 离职面谈五步曲;
Ø 离职面谈情景演练。
案例研讨:核心员工离职,如何挽回信任并优化团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