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依依向北风》:俞乐山凭本事建厂,却成乔正君升官垫脚石

《依依向北风》里的俞乐山,是真有做生意的脑子。当时市里就一家市五金厂,仗着垄断,送货拖拖拉拉,产品质量还差得要命。俞乐山

《依依向北风》里的俞乐山,是真有做生意的脑子。当时市里就一家市五金厂,仗着垄断,送货拖拖拉拉,产品质量还差得要命。俞乐山瞅准机会,把自家桥头五金厂的产品做成图册,挨家单位送,不仅免运费,价格比市五金厂低,质量还更好。

就这么一招,订单直接爆了。可生意越火,麻烦越多——市五金厂丢了订单,先是不让技术人员谢敬思给俞乐山帮忙,后来又找报社想抹黑他。不过这时候大家还只是观望,没真下手,真正把俞乐山逼到悬崖边的,是乔正君。

而他下乡根本不是想做事,就是想混两年履历,背后还有刘达山(后来知道是他岳父)当靠山。这人还吃不了苦,下乡不到一年就想走,甚至算计着让妻子刘天瑶怀孕,想让刘达山把他调回去,结果弄巧成拙,反倒让刘达山看不上他。

本来乔正君还指望“选拔优秀干部”的名额往上爬,邵洁一开始还跟他说这名额稳了,结果因为他工作不扎实,名额给了工业局副局长高贺。乔正君不服气,还觉得高贺能选上,全是因为俞乐山的桥头五金厂(毕竟五金厂是高贺分管的)。

这时候马书记(桥头公社的书记)还想劝劝他,知道乔正君背后有人,平时都不敢多说,只能委婉提一嘴“市里对个人承包制有分歧,高贺这时候提干不一定是好事”。结果乔正君没听进去劝,反倒盯上了“个人承包制”这个点——他觉得只要俞乐山的五金厂出问题,高贺的晋升就黄了。

于是乔正君找了个同伙,就是后来被他提拔成厂长的肖树德(俩人本来就一路人,乔正君之前还收过肖树德的好处,把五金厂搞乱过,甚至让工人受了伤)。俩人想找俞乐山的茬,可俞乐山除了搞事业,就是跟盛雪竹关系近点,没别的毛病。

最后乔正君想了个损招:利用王潇对盛雪竹的好感(王潇喜欢盛雪竹,看俞乐山不顺眼),再找报社施压。他借着岳父刘达山的名义(其实刘达山根本不知道),找了报社主任,直接给俞乐山的五金厂“定性”——说个人承包制是破坏社会主义经济,是走回头路。

报社一登报,俞乐山直接懵了:第二批订单全黄了,原材料已经运过来要结账,可没人敢买他的东西。好在工人心齐,都想跟着他好好干,不想再回地里刨食,没散伙。

不过乔正君的算计没撑多久,盛雪竹帮俞乐山写了篇回应文章,把事儿说透了:俞乐山的做法没一点违规,还帮农民挣了钱,没道理被抹黑。这篇文章一出来,全社会都关注了,刚好当时刘达山这些领导就想搞活经济,直接公开给俞乐山站台,五金厂不仅活了,还成了改革的典型。

乔正君这就彻底完了。高贺也不是软柿子,直接把乔正君的老底都揭了:两次让女朋友未婚先孕(私生活不端)、收受贿赂提拔肖树德、故意陷害俞乐山搞垮个人承包制。放在80年代,这些事儿每一件都不轻,尤其是他把改革搞成自己争权夺利的工具,最后判死刑一点都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