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哲
第三章 资质的坎:命运给的当头一棒
信任的冰面终于裂开一道缝。在王奶奶拉着村民反复劝说、李建国拍着胸脯担保后,五户人家松了口,愿意试着装林哲的雨水收集系统。
那天林哲简直要飘起来。天还没亮,他就骑着电动车跑遍了建材市场,PVC 管选的是最厚实的,防水材料挑的是抗老化的,连固定用的螺丝都多买了两盒备用。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主动来搭手,说 “林哥帮咱修过拖拉机,这点活算啥”,几个人扛着材料往村民家走,脚步踩在田埂上都带着响。林哲一边给大家分手套,一边盘算着先装王奶奶家的 —— 她屋顶漏得最厉害,得让老人早点不用再摆盆接水。
可这股热乎劲,在开工当天就被一盆冷水浇得透心凉。
正当年轻人架着梯子要往屋顶爬时,村口传来了拖拉机的声音,镇里建设办的两个工作人员下了车,手里捏着文件,脸色严肃地走过来:“谁是这个雨水收集项目的负责人?”林哲赶紧迎上去,刚想递烟说明情况,对方却先开了口:“你的工作室有乡村规划资质吗?没有的话,这项目得立刻暂停,按规定,这属于违法建设。”
“违法建设?” 林哲像被钉在原地,手里的烟差点掉在地上,“我大学读的就是建筑设计,图纸都是按规范画的,怎么还要资质?”
办事员指了指文件上的条款,指尖在纸面上敲得 “笃笃” 响:“规定就是规定,乡村建设不管项目大小,都得走正规流程。要么找有资质的设计院合作,要么你自己考乡村规划资质证书,不然这管子一根都不能装,拆都得按规矩拆。”
旁边的村民们瞬间慌了,有人小声嘀咕 “咋还违法了”,有人拉着李建国问 “支书,这可咋整”。林哲看着地上堆得整整齐齐的 PVC 管,阳光照在上面泛着冷光,刚才还热热闹闹的场面,转眼就静得能听见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他张了张嘴,想再解释几句,可看着办事员不容置喙的眼神,喉咙里像堵了团棉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送走工作人员,林哲骑着电动车往工作室走。风刮在脸上,带着深秋的凉意,吹得眼睛发酸。他掏出手机,手指在通讯录里翻了半天,最终拨通了大学导师的电话。
“资质?” 电话那头传来导师叹气的声音,“林哲,我当初就跟你说过,理想是飘在天上的云,可做事得踩在地上。乡村规划资质哪那么好拿?考试涵盖的内容从土地政策到生态保护,难度不小,而且报考要求两年相关工作年限,你刚毕业,连报名资格都够不上。”
每一句话都像锤子,砸在林哲心上。挂了电话,电动车没电了,他推着车走在路边,看着来往的汽车溅起的泥水,突然觉得自己像个笑话 —— 费劲巴力攒下的信任,好不容易要开工,却栽在了 “资质” 这两个字上。他想起当初父母反对他回乡村搞设计时失望的眼神,想起同学在朋友圈晒的城市设计院工作照,想起村民们之前怀疑的目光,脚步越来越沉,连推车子的力气都快没了。
回到那间只有十几平米的工作室,林哲瘫坐在地板上。墙上贴满了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图,有改了三版的草图,有标注着 “王奶奶家屋顶尺寸” 的细节图,阳光从窗户照进来,在图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盯着那些线条,第一次冒出了 “要不算了” 的念头 —— 或许自己真的太天真,以为凭着一股热情就能改变什么。
就在这时,门 “吱呀” 一声被推开了。王奶奶提着个竹篮子走进来,篮子里装着刚割的青菜,还带着露水;后面跟着张大爷,手里揣着几个热乎乎的鸡蛋;李建国也来了,胳膊下夹着半袋面粉。“娃,听说你遇到难处了?” 王奶奶把篮子往桌上一放,伸手摸了摸林哲的头,像摸自家孙辈,“这菜是俺园子里种的,没打农药,你煮面条吃;张大爷家的鸡刚下的蛋,补身子。”
李建国蹲下来,拍了拍林哲的肩膀:“小林,别耷拉着脑袋。资质的事咱一起想办法,大不了咱等你考上资质再开工,不差这几个月。你为咱村忙活这么久,咱不能让你一个人扛。”
张大爷也跟着点头:“就是,你帮俺修拖拉机那天,熬到半夜都没说累,俺们信你,你是真心为咱好,这点错不了。”
林哲看着桌上的青菜、鸡蛋,看着村民们淳朴的笑脸,眼眶突然就红了。积攒了一路的委屈像决了堤的水,他吸了吸鼻子,声音带着颤:“叔,婶,谢谢你们…… 可我怕我考不上,怕耽误了咱,怕你们又要等很久才能不漏水……”
“怕啥?” 王奶奶拉过他的手,老人的手掌粗糙却温暖,“娃,俺们信你。当年我老伴打井,挖了半个月都没见水,村里人都劝他放弃,说他白费力气,可他没停,最后不也挖出甜水了?你这才遇到一点坎,咋能先打退堂鼓?”
那天晚上,工作室的灯亮到了后半夜。林哲在网上报了乡村规划资质的培训班,缴费时看着银行卡里剩下的钱,咬了咬牙 —— 那是他攒的启动资金,现在全投进了学习里。
之后的日子,林哲把时间掰成了两半。白天他往村里跑,帮王奶奶摘棉花,帮张大爷给玉米施肥,跟村民们唠嗑时,会顺便讲两句 “资质考试里的乡村建设知识”,听得大家直点头;晚上回到工作室,他就坐在电脑前听课,屏幕上的课件一页页翻,笔记本写满了厚厚的两本,做题做到凌晨是常事。有次对着一道 “乡村排水系统规划” 的题琢磨到三点,窗外突然传来鸡叫,他抬头看见天快亮了,屏幕上的知识点和王奶奶家漏雨的屋顶重叠在一起,突然想起大学时导师说的话:“建筑不是空中楼阁,得扎根在土地上,得想着住在里面的人。”
林哲摸了摸桌上的雨水系统模型,指尖碰到冰凉的 PVC 管,心里却热了起来。他重新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明天去村里,给王奶奶家的窗台装个挡雨板,先让她少漏点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