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欧盟小额免税时代终结!150欧元关税豁免提前取消

当地时间11月13日,欧盟27国财长在布鲁塞尔达成历史性决议:将原定2028年取消的150欧元以下进口包裹免税政策,提前

当地时间11月13日,欧盟27国财长在布鲁塞尔达成历史性决议:将原定2028年取消的150欧元以下进口包裹免税政策,提前至2026年初实施。

这意味着,两年后所有进入欧盟的商品——无论价值高低——均需缴纳关税与增值税,同时每件包裹额外征收约2欧元“清关处理费”(海外仓发货件降至0.5欧元)。

图源:VAT Calc

政策剧变:从缓冲到突袭

这一调整远超市场预期。

2023年欧盟首次提出取消小额免税政策时,设定的过渡期长达5年。然而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欧盟低价值包裹进口量飙升至46亿件,较2023年暴增一倍,其中65%的包裹存在故意低报价值行为,91%来自中国电商平台。

“当前形势的紧迫性已不容拖延”,欧盟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在致各国财长的信中强调。原计划的2028年时间表被彻底推翻,2026年第一季度将启动逐步征税的计划,年底全面执行2欧元附加费。

更严峻的是,法国、罗马尼亚等国已抢先行动。法国拟于2026年单独征收小额包裹管理费,罗马尼亚甚至开出5欧元/件的高额费用,倒逼欧盟加速统一政策落地。

图源:bloomberg

全球围剿:免税红利消失进行时

欧盟并非孤例,一场针对跨境小包的税收围剿正在全球蔓延:

美国:今年8月29日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导致中国对美小包出口量单周暴跌80%,88家邮政运营商暂停服务

英国:计划11月26日秋季预算案中废除135英镑进口免税额度,预计每年挽回6亿英镑税收损失

日本:财务省正协调取消个人进口商品税收优惠,新政细则将于2026年出台 。

图源:日经中文网

行业影响:低价策略的终结与品牌化转型

对跨境卖家而言,免税政策的取消意味着成本结构的根本性变化。

以一件成本50欧元的商品为例,此前通过150欧元以下的豁免通道可规避约12%的关税,而新政实施后,同类商品需额外承担6欧元的税费。若叠加增值税、运输及平台佣金,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商业模式的转型。

过去,许多卖家依靠“小额包裹+低价倾销”的策略迅速占领市场,但未来这种模式将难以为继。欧盟的反欺诈措施已明确针对“分拆发货”“虚报价值”等行为,监管技术的升级(如电子报关、数据互通)也将使违规操作无处遁形。

图源:VAT Calc

欧盟取消关税豁免的政策,既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的缩影,也是跨境电商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展的分水岭。

对卖家而言,短期阵痛不可避免,但长期来看,唯有跳出价格内卷,转向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方能在新时代的贸易格局中赢得立足之地。未来,全球跨境电商的竞争将不再是“谁更便宜”,而是“谁更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