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太后(?―189年7月7日),董氏,名姬,河间(今属河北)人,解渎亭侯刘苌的妻子,汉灵帝刘宏的生母。作为汉灵帝的生母,董太后是东汉末年的重要历史人物。不过,董太后干预朝政,卖官求货,收纳金钱,这显然不是贤德的举动。后来,他更是败给了何皇后,乃至于下场凄凉。

一
具体来说,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董氏是河间(今属河北)人,出身及名讳不详,嫁于解渎亭侯刘苌为夫人。永寿二年(156年),董氏为刘苌生下儿子刘宏。对于董氏来说,应该一开始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太后。比如在他的丈夫刘苌死后,儿子刘宏只是继承解渎亭侯的爵位。
永康元年(167年),汉桓帝刘志去世,汉桓帝的皇后窦妙被尊为皇太后。因为汉桓帝没有儿子,所以,太后窦妙与其父城门校尉窦武决定立刘宏为帝。建宁元年(168年),刘宏登基,是为汉灵帝。

同年闰三月甲午日,汉灵帝经太后窦妙同意,追尊已故的父亲刘苌为孝仁皇(只称皇,而非帝),其陵墓称为慎陵,尊母亲董氏为慎园贵人。虽然说母以子贵,不过,因为太后窦妙的存在,董氏的地位没能一步登天。况且,太后窦妙背后还有显赫的窦氏家族,这促使董氏只能低调行事。
不过,建宁元年(168年)九月,大将军窦武在与宦官斗争中失败被杀。建宁二年(169年)正月,汉灵帝派遣中常侍从河间国迎接母亲董氏到京都洛阳,并将董氏的哥哥董宠、侄子董重也征召到洛阳。对于汉灵帝来说,为了巩固自己的位置,需要重用母亲所在的家族。
二
同年三月初三日,汉灵帝尊母亲董氏为孝仁皇后,居住在南宫嘉德殿,宫殿称为永乐宫(董氏因居永乐宫,故称永乐太后),任命董宠为执金吾,董重为五官中郎将。到了这个时候,董氏拥有了干预朝政的条件。但是,建宁三年(170年)九月,董宠因假传董氏的谕旨有所请托,而被下狱处死。对于董氏一族来说,显然太过嚣张跋扈,这自然遭到了汉灵帝的惩戒。

熹平元年(172年)六月,太后窦妙去世。窦妙死后,董氏成为太后,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董太后指使汉灵帝卖官求货,自己收纳金钱,堆满堂室。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样的太后,无疑会加剧东汉的衰落进程。
光和四年(181年),汉灵帝的美人王荣生下皇子刘协,汉灵帝的皇后何氏(灵思皇后)性格忌妒,后宫嫔妃、宫女都很畏惧她。毕竟,这关系到皇位的继承问题。因此,王荣生下皇子刘协不久,何皇后便派人用毒酒毒杀王荣。
汉灵帝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大怒,想要废黜何氏的皇后之位,但在宦官们的坚决劝阻下,汉灵帝这才得罢休。之后,汉灵帝将皇子刘协交由母亲董氏亲自养育教导,称刘协为董侯。 从这一角度来看,汉灵帝显然更加喜欢刘协这个儿子。
三
后来,董太后多次劝说汉灵帝立刘协为太子,毕竟刘协生母被杀后,董太后成为他最大的依靠,一旦刘协继承皇位,董太后的家族可以继续荣华富贵。不过,这也让何皇后因此怨恨她,提议没有来得及商定下来,汉灵帝便于中平六年(189年)四月去世。

汉灵帝去世后,何氏所生皇子刘辩即位,尊母亲何氏为皇太后,并由何氏临朝摄政。何氏临朝摄政后,董氏的侄子骠骑将军董重与何氏的哥哥大将军何进互争权力。不过,何进毕竟是大将军,而皇帝刘辩年幼,何太后又掌握了朝廷大权。
于是,中平六年(189年)五月,何进派兵包围董重的府第,逮捕董重,免除他的职务,董重于是自杀而死(《后汉纪》作下狱处死)。中平六年(189年)六月初七日,因为家族几乎覆灭,董氏因忧虑恐惧,突然发病而死(一说被何皇后逼令自杀)。董太后去世后,民间百姓都认为董氏是被何氏杀害。当然,何太后也并非最后的赢家,伴随着董卓的登场,何太后一家也是不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