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2026 款深蓝 S07 实测解析:中型 SUV 的多维进阶体验

最近陪朋友看车时,发现新能源中型 SUV 市场的选择越来越丰富,各家车企都在续航、智能配置上不断发力。朋友对长途出行的续

最近陪朋友看车时,发现新能源中型 SUV 市场的选择越来越丰富,各家车企都在续航、智能配置上不断发力。朋友对长途出行的续航有要求,同时也看重日常驾驶的科技感,在对比多款车型后,我们把目光停在了 2026 款深蓝 S07 上 —— 它标注的综合续航超过 1300 公里,还搭载了华为的驾驶系统,这些特点确实让人好奇实际表现。接下来,我会结合这段时间的静态体验和短途试驾感受,从外观、内饰、驾驶辅助、智能座舱、动力续航、底盘这几个方面,客观聊聊这款车的优劣势,也给有类似需求的消费者一些参考。

一、外观:比例协调,细节藏着实用设计

第一次在 4S 店见到深蓝 S07 时,它的整体轮廓让人觉得很舒展,没有同级别部分车型那种紧绷感。后来了解到,它的高宽比是 0.842,轴长比 0.618,这些数值或许就是视觉平衡感的来源,不管从正面还是侧面看,都不会觉得头重脚轻。2900mm 的轴距是个实打实的亮点,我 178cm 的身高坐在后排,膝盖到前排座椅还有两拳多的距离,就算长时间乘坐,腿也不会觉得憋屈,对家庭用户来说这点很友好。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风阻系数,0.258Cd 的数值在同级别里算不错的水平。试驾时特意留意了一下,在高速上开到 110km/h,车身没有明显的飘动感,方向盘也比较稳,想来低风阻确实帮了不少忙,而且对降低能耗应该也有帮助 —— 毕竟新能源车,续航和能耗总是绕不开的话题。

前脸设计有两种风格,一种线条锋利,格栅和保险杠的造型透着运动感,适合喜欢年轻风格的用户;另一种则用了更简洁的封闭式设计,搭配细长的灯组,科技感更浓。我们看的展车是双色车身,配合无框车门和隐藏式门把手,侧身线条很流畅,不会显得臃肿。晚上试驾时,智慧星河灯组的效果也挺惊喜,灯光亮度足够,而且转向灯的流水效果很清晰,后方车辆能清楚看到变道意图,安全性上多了一份保障。

二、内饰:软质材料占比高,舒适感因人而异

拉开车门,内饰的游艇风格设计很直观,中控台的弧度比较柔和,没有太多棱角。触手可及的地方基本都是软质材料,销售介绍说软包面积有 10.7 平方米,实际摸下来,仪表台、车门内侧这些经常接触的部位,触感确实细腻,不会有廉价的硬塑料感。我们看的那款是暮烟紫色内饰,颜色不张扬,搭配浅色座椅,整体氛围很温馨,不过这种浅色系可能比较容易显脏,日常打理需要多注意。

前排的零重力座椅是个加分项,坐上去能明显感觉到腰部和腿部有支撑,不像有些座椅那样坐久了会腰酸。我试着连续坐了一个小时,起身时没有明显的疲劳感,对经常跑长途的人来说应该挺实用。车内的氛围灯有星河律动和浮光律动两种模式,晚上开车时调至柔和的亮度,能缓解驾驶时的视觉疲劳,不过同行的朋友觉得灯光有点暗,可能每个人的喜好不同。

这里想提个小建议:如果对内饰的质感和座椅舒适度有较高要求,最好还是亲自试乘一下。毕竟每个人的身材和体感不一样,别人觉得舒服的设计,不一定适合自己 —— 比如我觉得座椅靠背角度刚好,但朋友就觉得稍微有点陡,调整后才觉得合适。

三、驾驶辅助:华为 ADS SE 系统,适配多数日常场景

深蓝 S07 全系都配了华为乾崑智能 ADS SE 系统,这也是朋友关注它的重要原因之一。试驾时重点体验了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在高速路段开启后,系统能自动跟车、调节车速,过弯时的角度控制也比较平稳,不会有突然的加速或减速。官方说系统的端到端时延降低了 50%,实际感受是,当前方车辆变道离开后,系统能较快地识别并加速到设定车速,反应比预期中要灵敏。

变道辅助功能也值得一提,打转向灯后,系统会先检测侧后方是否有来车,确认安全后才会完成变道,整个过程比较顺畅,没有明显的顿挫感。不过在车流较密的路段,变道的频率会有所降低,估计是系统在优先保证安全。全向防碰撞系统 CAS 4.0 有 20 项功能,试驾时遇到前方车辆急刹,系统很快发出预警,同时轻微制动,给了我足够的反应时间,这点让人比较安心。

智能泊车功能试了两种场景:一种是商场的标准车位,另一种是小区里比较窄的车位。在标准车位里,系统定位很准确,入库过程顺利;窄车位则用了遥控泊车功能,通过手机 APP 操作,车辆能缓慢倒入,不用自己在车内调整方向,对新手来说很友好。不过要注意的是,在光线较暗或者地面标线不清晰的地方,系统的识别速度会变慢,这时最好还是手动操作,避免出现误差。

需要提醒的是,驾驶辅助系统只是辅助工具,不能完全依赖。试驾时遇到突发情况 —— 有行人横穿马路,系统虽然发出了预警,但最终还是需要我手动刹车。所以不管系统多智能,开车时还是要集中注意力,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四、智能座舱:高通芯片 + 多屏设计,操作流畅度在线

智能座舱的硬件配置很扎实,高通骁龙 8295P 芯片的表现没有让人失望。试用车机系统时,切换导航、播放音乐、打开空调这些操作,都没有出现卡顿,响应速度和手机差不多。3D 智控桌面的界面很直观,图标排列清晰,就算是第一次使用,也能很快找到需要的功能。分屏显示功能也很实用,主驾这边看导航,副驾可以同时看视频,互不影响。

视听体验方面,20 个扬声器搭配杜比全景声,效果确实不错。播放音乐时,能清晰听到乐器的细节,人声也比较通透,就算把音量调大,也没有明显的杂音。不过在高速行驶时,风噪会对音质有轻微影响,这时需要把音量调高一些才能抵消风噪。

55 英寸的 AR-HUD 是个大亮点,导航信息能直接投影到前挡风玻璃上,和路面场景结合得很自然,不用频繁低头看中控屏,驾驶时的安全性提高了不少。后排的触控屏操作起来也很方便,孩子在后排可以自己调节空调温度或者切换音乐,不用麻烦前排的人。车载冷暖箱的温度能在 3-50℃之间调节,夏天放几瓶饮料,随时能喝到冰镇的,冬天加热牛奶也很方便,实用性很强。

五、动力与续航:增程版本适配长途,纯电适合城市代步

我们试驾的是增程 300 Ultra 版本,搭载的超级增程 2.0 系统,用的是 1.5L 自然吸气发动机加后置单电机的组合。起步时动力很平顺,没有明显的延迟,加速到 60km/h 的过程很线性,在市区道路行驶时,超车也比较轻松。百公里加速约 7.6 秒,这个成绩在同级别里不算特别突出,但日常使用完全足够,毕竟大多数人开车不会追求极致的加速性能。

续航方面,纯电模式下能跑 300 公里(CLTC 标准),朋友平时上下班单程 20 公里,一周充一次电基本够用,不用频繁跑充电站。馈电状态下的油耗是 3.8L/100km,我们试驾时跑了一段郊区路段,全程开空调,油耗显示 3.9L/100km,和官方数据相差不大,燃油经济性还算不错。满油满电的情况下,综合续航能到 1385 公里,这个续航里程对经常跑长途的人来说很友好 —— 比如从老家到工作地有 600 多公里,往返一次不用中途加油或充电,能节省不少时间。

新蓝鲸增程专用发电机的热效率有 44.39%,一升油能发电 3.7 度,这也是它油耗低、续航长的重要原因。不过选择版本时要结合自己的用车场景:如果平时主要在市区代步,充电方便,纯电版本更划算;如果经常跑长途,或者充电不方便,增程版本会更合适。

六、底盘:FSD 悬架 + 液压止振器,滤震效果均衡

底盘的表现超出了预期,深蓝 S07 全系都配了 FSD 可变自适应悬架和液压止振器,在不同路况下的表现都比较稳定。在市区的柏油路上行驶时,路面的小颠簸基本能被过滤掉,车内感觉不到明显的震动;遇到减速带时,悬架的回弹很干脆,没有多余的晃动,车身也不会有明显的倾斜。

郊区的非铺装路面是个不小的考验,路面有不少碎石和坑洼,不过底盘的滤震效果依然不错,坐在后排不会觉得颠簸,只是能听到轻微的胎噪。高速行驶时,底盘的稳定性很好,就算遇到侧风,车身也没有明显的偏移,方向盘的指向性也比较精准,转动时没有虚位。

整体来看,这套底盘兼顾了舒适性和稳定性,不管是日常通勤还是长途出行,都能提供不错的行驶质感。不过如果经常走烂路,建议还是放慢车速,毕竟它不是硬派越野车,过度颠簸可能会对底盘造成损耗。

七、用车小贴士

综合这段时间的体验,深蓝 S07 在续航、智能配置和舒适性上的表现都比较均衡,适合那些注重实用性和科技感的消费者。如果有长途出行需求,增程版本的长续航能解决续航焦虑;如果主要在市区代步,纯电版本的使用成本更低,而且日常通勤基本不用充电。

驾驶辅助系统虽然功能丰富,但一定要先熟悉系统的操作逻辑和限制。比如在城区道路,有些复杂路口的信号灯可能无法被系统准确识别,这时就需要手动控制车辆;在暴雨或大雾天气,系统的识别精度可能会下降,最好关闭辅助功能,手动驾驶。

结语

2026 款深蓝 S07 给我的整体感觉是 “务实”—— 它没有追求某一项极致的性能,而是在续航、智能、舒适、操控这些用户关心的方面做了均衡的提升。比如长续航解决了新能源车主的核心焦虑,华为的驾驶辅助系统适配了多数日常场景,舒适的内饰和底盘则保证了出行的体验感。

不过它也不是没有可改进的地方,比如浅色内饰容易显脏、高速行驶时的风噪略大,这些细节如果能优化,会更完美。但总的来说,在 15 万级中型 SUV 里,它的综合实力还是比较突出的。

购车终究是件因人而异的事,有的人看重续航,有的人在意智能配置,有的人则更关注舒适性。希望这篇解析能给正在选车的你一些帮助,也欢迎已经买了深蓝 S07 的车主分享更多实际用车体验,让大家能更全面地了解这款车 —— 毕竟真实的用户反馈,才是最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