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秋冬季节的“米饭杀手”——【腊味粉丝煲】来啦!它是一锅端的温暖,是腊肠的丰腴咸香与粉丝的柔韧吸汁的完美结合。
今天,我就把这锅让粉丝干爽弹牙、饱吸精华的秘诀,连同它那热气腾腾的治愈故事,一起煲给你“听”!
我对腊味粉丝煲的感情,是始于大学宿舍里那个偷偷使用的小电锅。每到冬日夜晚,饥肠辘辘的我们,就会贡献出从家里带来的腊肠、一根蔫了的青菜,还有一捆廉价的龙口粉丝。把所有东西往小锅里一扔,加水加酱油,盖上盖子,听着锅里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那便是深夜最动听的交响乐。
当盖子揭开,水汽氤氲中,腊肠的油脂渗入汤里,粉丝变得晶莹油润,我们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分食这一锅简陋却无比温暖的美味。那种由食物带来的简单快乐和同窗情谊,至今想起,仍觉得心头一暖。如今,条件好了,我用上了漂亮的砂锅,但那份对温暖的渴望,却从未改变。
其实,让这道菜好吃,关键在于如何让粉丝恰到好处地吸收汤汁,变得入味又干爽,而不是烂糊成一团。秘诀在于“泡、炒、焖、收”四步。
灵魂腊味:广式腊肠、腊肉是首选。将它们斜切成薄片,便于油脂和风味释放。
主食粉丝:龙口粉丝(绿豆粉丝)口感最佳。用温水提前浸泡15-20分钟,泡到粉丝变软即可。技巧一:粉丝千万不能泡得太软,七八分软即可,因为后续还要焖煮。泡好后用剪刀剪短,方便食用。
增香提鲜:干香菇泡发后切丝(泡香菇的水留用),蒜末、姜丝、葱花必不可少。还可以准备几只虾干,增添海鲜风味。
蔬菜搭配:几片白菜叶、一把金针菇或是一点洋葱丝,都能增加清甜的口感和层次。
砂锅烧热,加少许底油(因为腊肠会出油,油不用多)。放入腊肠和腊肉片,用小火慢慢煸炒。
技巧二:一定要将腊味的油脂煸出来。看到腊肠变得透明、边缘卷曲,油分析出时,腊味的醇香就彻底融入了油中。
接着放入香菇丝、虾干、蒜末、姜丝,继续翻炒出复合的香味。
在炒香的料头上,铺上一层白菜叶或洋葱丝。技巧三:这一层蔬菜铺垫非常重要,可以防止后续的粉丝直接接触锅底而糊锅,同时蔬菜自身的水汽能帮助焖熟粉丝。
将泡软并剪短的粉丝松散地铺在蔬菜上面。
调味:沿着锅边淋入生抽、蚝油,再加少许老抽调色,以及一点点白糖提鲜。
技巧四:加入高汤。将留用的香菇水(滤掉杂质)或者开水,沿着锅边缓缓倒入,水量刚好与粉丝平齐或略低于粉丝即可,千万不要没过粉丝。
盖上砂锅盖子,转中小火,焖煮5-8分钟。听着锅里“啫啫”作响的声音,香味会从锅盖的缝隙中丝丝缕缕地飘出来。
打开锅盖,撒上葱花。
此时,用筷子将粉丝和锅底的食材快速、均匀地搅拌在一起,让每一根粉丝都裹上酱汁和腊味的油脂。
技巧五:开盖再加热一分钟,让多余的水汽蒸发,粉丝的口感会变得更加干香弹牙。
看,一锅色泽油亮、香气扑鼻的腊味粉丝煲就完成了!粉丝吸饱了腊味的精华,变得晶莹剔透,柔韧爽滑;腊肠和腊肉咸香回甜,肥而不腻。这道菜,吃的是一种热热闹闹的烟火气和实实在在的满足感。
它特别适合在微凉的天气里,一人食或者两人分享。当你懒得做一桌子菜时,就这样暖暖的一锅端上桌,有肉有菜有主食,所有的慰藉都在其中了。下次当北风起时,别忘了用这锅暖意,来犒劳自己和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