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武汉地铁“虚拟换乘”终于来了,这些人坐地铁要便宜啦!

就在今天,武汉地铁正式开通“虚拟换乘”啦,乘坐4号线、5号线、19号线在武汉站换乘的市民,以及乘坐4号线、7号线、11号

就在今天,武汉地铁正式开通“虚拟换乘”啦,乘坐4号线、5号线、19号线在武汉站换乘的市民,以及乘坐4号线、7号线、11号线在武昌火车站换乘的市民,以及乘坐4号线5号线在复兴路站与11号线紫阳湖站换乘的市民,都可以享受虚拟换乘带来的便捷和优惠啦!

那么什么是虚拟换乘,为什么要开通虚拟换?开通后乘后坐地铁为什么会更便宜,虚拟换乘对武汉地铁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一一解答。

什么是虚拟换乘?

所谓虚拟换乘就是指乘客在特定车站出站后,在规定时间内前往关联车站进站,系统按照换乘标准进行计费,以保持行程的连续性。

通俗点说就是两个相邻但是不互通需要站外换乘的地铁站之间采取同站换乘的票务计费模式。

比如在开通虚拟换乘之前,你从地铁11号线紫阳湖站换乘地铁5号线,需要先刷闸机出站,这时你就已经支付了前一段行程的费用,然后你在站外走一段路去复兴路站刷闸机进站坐5号线,这又是一个新的行程,重新按照里程计费。

而武汉地铁的计费模式是里程越长,收费就相对更划算,站内换乘是不需要进出闸机的,只扣一次费用,但是站外换乘需要进出闸机,扣两次费,且两次行程的里程单独计算。

有了虚拟换乘之后,在规定时间内在相关联的站点组合之间换乘,系统将默认两段行程为一段行程,即使你第一次出闸机扣了一次钱,但是只要满足虚拟换乘条件,第二次出闸机时就按照站内换乘的计费方式扣除剩下的部分,比按两段行程单独计费要划算。

小编查了下,在没有开通虚拟换乘之前,如果从武汉东站坐11号线转5号线到白沙洲六路,需要花费8元,而开通虚拟换乘之后只需要6元,往返就比之前节约了4块钱。

所以对于需要在4号线、5号线、7号线、11号线之间换乘以及4号线、5号线、19号线之间换乘的市民来说,尤其是通勤距离长的人来说,确实便宜了不少。

为什么要开通虚拟换乘?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为什么要搞这么复杂,直接在地下做个站内通道实现站内换乘不就行了吗?

诚然,站内换乘肯定比站外方便,特别是像武昌站和武汉站这种人流密集的区域,提着大小包站外换乘确实不方便,但是由于建设时序错位、站体结构差异及规划协调不足等多种原因,导致一些地铁线路出现交而不换无法实现站内换乘的情况。

以11号为例,它与4号线、5号线、7号线都交叉但是无法同站换乘,背后的原因很多。

首先是在规划上,4号线属于早期规划,2014年就通车了,建设之初11号线还没有规划,压根没有预留很多位置。同样的,5号线的规划也早11号三期,也并没有预留位置。这就导致后期11号线落实的时候无法和它们并站换乘。

然后就是技术上也存在很多难题,因为武汉是多湖泊城市,修地铁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地质。

比如7号线南延线虽然和11号线属于同期规划,但是11号线作为大快线,站台地下埋深度较深,而7号线南延线地质比较差溶洞多导致下埋深度和11号线差距大,据说两条线站台整体高度差为12米,技术上难以攻克,因此无法做到同站垂直换乘。

交而不换不仅让市民出行不方便,也会影响地铁的使用率,比如白沙洲去光谷上班的人,在没开通虚拟换乘之前,从5号线出站转11号线不仅不方便还贵,但是经过5号线转4号线你再换2号线转11号也特别麻烦,于是很多人索性要么开车上班要么和其他同时拼车,而不是选择坐地铁。

但虚拟换乘开通后,费用少了,也不需要为了省钱各种绕路了,那么部分市民选择地铁的机率就会大一些,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早起开车为堵车买单的。

因此为了方便市民出行,也为了加大地铁的使用率以及提高换乘系数,所以对一些“交而不换”的站点之间采取虚拟换乘是必须的。

虚拟换成会影响地铁规划吗?

最后再来说说虚拟换乘对地铁规划的影响,会不会因为有了虚拟换乘,后面地铁的规划就更多地采取虚拟换乘,从而出现更多“交而不换”的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肯定是交而不换的本质原因还是上文提到的规划、技术难题等原因,虚拟规划是对地铁交而不换的“补救”,不仅武汉有,其他城市也有,比如上海,无法换乘的原因其实也和武汉差不多。

因此不会说因为有了虚拟换成,决策者故意交而不换?毕竟武汉当初可是站内换乘的先锋,甚至很多换乘站都搞了商业街,比如岳家嘴和武汉商务区,同站换乘带来的客流量和商业价值不容小觑。

但是也正是因为有了虚拟换乘,未来一些因技术难题或者是规划预留等原因导致的难以同站换乘的站点,可能也不会强行同站换乘。

比如说徐家棚地铁站,7号线站台与5号线和8号线的站台相隔是非常远的,地下换乘通道也非常复杂,造成这种换乘的原因也跟规划预留有关,而且这种换乘也饱受市民吐槽,毕竟武汉4号线和2号线之间的换乘才是真正的无缝衔接。

因此有了虚拟换乘之后,像徐家棚这种距离远建设换乘通道复杂且成本大的换乘模式,可能不再被采用,转而选择站外虚拟换乘。毕竟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修一个超长的换乘通道,确实不如开通虚拟换乘来得实在。

因此虚拟换乘不仅能弥补武汉“交而不换”的不足,也可能对武汉地铁换乘站的规划有影响。

///////////////////////////

综上,虚拟换乘的开通,能让部分市民换乘费用更便宜,也能提高地铁的换乘率和客流量,更能弥补武汉部分地铁交而不换的不足。

但虚拟换乘并非解决“交而不换”的良药,希望规划者能更有前瞻性,在排除技术难题等无法避免的前提下,减少交而不换的设计,毕竟站外虚拟换成,哪有站内无缝换成更便捷呢。

编辑:筱攸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