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西方“战神”亚历山大大帝的军事指挥艺术

亚历山大大帝作为不可一世的天才领导者,建立了一个横跨亚欧非的庞大帝国。虽然短暂如昙花一现,但是在历史上却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亚历山大大帝作为不可一世的天才领导者,建立了一个横跨亚欧非的庞大帝国。虽然短暂如昙花一现,但是在历史上却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在兵学世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捕捉战机:以己之长击彼之短

公元前334年,在格兰尼库斯河畔,大流士三世早已严阵以待,布下天罗地网。面对气势如虹的波斯军队,亚历山大泰然自若。

他发现敌方的步军方队虽然密密麻麻,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却挡在了骑兵面前,使得骑兵没有回旋的余地,如果发动猛攻,他们之间必定互相践踏。

亚历山大命令自己的骑兵改成“一字型”战阵,而步兵方阵则未列其左右,然后以最迅猛的攻势朝波斯军队袭去。

果然不出亚历山大所料,波斯军队没能组织好有效的防御与进攻。最终自己的步兵被自己的马车践踏而死。

马其顿的方阵其实是亚历山大特意研究而形成一套严密的战术。每个方阵由9000名士兵组成,每行有16人,每256人为一个作战单位,其中又有一名号角作为总指挥,每名士兵听令于号角行动。

这种阵型最大的优点就是变化莫测,可以根据敌方的阵型灵活变动。而亚历山大大帝又能够非常及时地捕捉到敌方的阵型弱点,进而下达最准确的指令。

以正和,以奇胜:出其不意克敌制胜

公元前327年春,在攻打索格地亚山区时,本来是打算以和谈的方式和平解决该地,但是索格地亚人凭借天险并不惧怕亚历山大。

他们嘲笑亚历山大,说他除非搬来长着翅膀的天兵,否则想要攻上来,绝不可能。亚历山大并没有理会他们。

而是对他的士兵们说道:“只要第一个爬上崖顶的人便可得到10倍金钱的奖励。“士兵一听到奖励,个个欢心鼓舞、奋勇向前,最终多达270人,成功登上崖顶。

然后亚历山大令他们向索格地亚叫嚣道:“你们想要的天兵现在真的来啦。”索格地亚人见到竟然有如此多的人登上了崖顶,但又无法确切地知道他们的数量,但是见到他们竟如此嚣张,最终也只得缴械投降。

治军严明

亚历山大对于自己的部队每日都有严格的训练。而且对于每一名士兵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他对士兵们说道:“在进军的时候要做到鸦雀无声,以防打草惊蛇,但是在必要时,需要迸发出惊天的力量,需要用呐喊声就将敌人吓倒。每个人都需要严格地服从上级的命令,每个人也都需要将自己的命令严格的传到下一个人。“

而这就是马其顿方阵的最核心要素。只有做到纪律严明才能行动一致,才不会懒散无纪,才不会出现像波斯军队那样自己人被自己人践踏而死的情况。

身先士卒

“伟业源于艰辛,身教胜于言传。”亚历山大大帝虽然对士兵非常严格,但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更是苛刻。每场战斗,他总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是全军的楷模。公元前325年,面对躲在马利亚城内的印度人,亚历山大抢过士兵手中的登云梯,不顾个人安危,第一个登上了城楼。一支穿云箭透过胸甲射进了他的腹部,但是他二话不说继续与印度人搏杀在一起。

印度人见到亚历山大是如此的勇猛,城下的士兵也被统帅的勇气所鼓舞。个个眼里都充满了杀气。最终大破马利亚城。

事后他的朋友指责他作为统帅不应该如此鲁莽,但是亚历山大却说道:“如果统帅都贪生怕死,那你又如何严格要求自己的下属呢?”亚历山大这种大无畏的精神确实是同时代的将领都不具备的。

在每场战斗中,亚历山大总能捕捉到那微弱的机会,总能给予对方的弱点沉重一击。而对着自己的士兵虽然严苛却又关爱有加,自己更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可以说是一名近乎与完美的统帅,无愧于作为西方史上的“第一战神”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