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暴躁鸭雅思学员伊妍:决定学雅思的那个下午,其实挺迷茫的

决定学雅思的那个下午,其实挺迷茫的。朋友圈里又有人晒出6.5分的成绩单,配文“终于和雅思分手了”。我盯着手机发呆,考研英

决定学雅思的那个下午,其实挺迷茫的。朋友圈里又有人晒出6.5分的成绩单,配文“终于和雅思分手了”。我盯着手机发呆,考研英语二的58分像根小刺,一直扎在心底。说实话,我压根没想好考来具体干嘛,但爸妈总念叨“多本证书多条路”,加上这学期课确实不多...啧,那就学吧。

选择暴躁鸭的基础班纯属偶然,被他们家魔性的鸭头logo吸引了。试听课上听到个新鲜说法:别把雅思当考试,就当是学怎么在英语世界里活下去。

第一节听力课简直灾难现场。Section1的租房对话快得像说唱,我连电话号码都记不全。那时候每节课只能勉强啃完1个section,笔记本上全是鬼画符。不过定位词三角”确实有意思,把题干里像人名、日期这种锚点圈出来,自然的就觉得难度没有那么高了。

阅读我最怕三页长的学术论文。以前习惯通读全文,结果总在找答案时迷路。在基础班学到画路”的方法:段落首句画箭头,转折词打星星,匹配题先抓人名机构名。慢慢发现,很多长难句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嘛,核心意思就藏在那三五个单词里。

第一次写大作文时,我自信满满地套用考研模板,结果批改回来发现,原来学术写作不需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这种空话,而是要像搭积木,每段先摆出主题积木,再用数据例子当支撑架,最后用逻辑胶水粘牢固。

现在回头看,这三个月的学习就像在玩通关游戏。从最初每节课被1个section虐到想弃游,到后来能一口气刷完3个section还不忘调侃听力里的澳洲口音(他们说话真的像含着薄荷糖啊喂)。最让我意外的是,某天看美剧时居然能听出演员即兴改词,这种小确幸比分数更让人开心。

如果你问我学外语要不要天赋?记得有个很形象的比喻:语言就像炒菜,刚开始总把糖当盐,但锅铲挥多了自然就知道火候。在暴躁鸭遇到过的老师也不是个个都合拍,有个口语老师语速快得像报菜名,后来换了个风趣的老师,突然就懂了什么叫合适的老师让你愿意主动开口。昨天模考成绩出来:6分。虽然对于大神来说只是起步价,但对我这个考研英语挣扎党来说,就像终于爬出了迷雾森林。其实考雅思最珍贵的不是最后那个数字,而是这个过程让我相信:哪怕是没有明确目标的漂流,只要桨在手里,总能看见新的海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