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当局再次打出熟悉的“悲情牌”,却忘了APEC会场的大门开向何方,钥匙始终握在祖国大陆手中。
“如果条件不满足,台湾可能不参加2026年APEC峰会。”11月3日,台湾“国际组织司司长”孙俭元向大陆提出两项要求:给予台湾“平等对待”并提供“人身安全书面保证”。

这出戏码恰似幼儿园小朋友赌气说“不跟我玩我就回家”,只不过这次的政治剧场舞台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平台。
大陆外交部回应简洁有力,仅有六个字:“一个中国原则”。这直接表明台湾地区的参与必须严格遵循一个中国原则和APEC的相关谅解备忘录。
条件风波:台当局的“最后通牒”孙俭元代表台湾当局提出的两项条件,表面听来冠冕堂皇。第一条是要求大陆给予台湾“平等对待”,第二条是要求大陆提供“人身安全书面保证”。

台岛代表参加了今年韩国APEC峰会
台当局宣称,这是为了确保台湾代表在2026年深圳APEC会议上能得到公平待遇和安全保障。但仔细推敲,这两项条件背后另有文章。
所谓“平等对待”,实质是想突破其作为中国一部分、以“中国台北”名义与会的既定安排。而“安全保证”更是虚构命题,仿佛参会代表面临特殊风险。
大陆方面明确表示,作为东道主,会依照APEC规则确保会议顺利,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安全问题。台湾当局的这番表演,不过是想在国际社会面前扮演“受迫害者”角色。

今年的韩国APEC峰会
台湾参与APEC并非毫无限制。回顾历史,台湾地区参加APEC活动的安排是有明确规定的。
1991年,中国同APEC就大陆、台湾和香港三方加入问题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明确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台湾和香港作为地区经济体分别以“中国台北”和“香港”的名称加入。
备忘录明确规定,台湾只能派主管经济事务的官员参会,其“外长”和“副外长”不得参加APEC会议。

李登辉
1993年,美国倡议召开首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台湾当局试图让李登辉与会,遭到拒绝。最终,萧万长仅以“经建会主委”身份参加,由此形成“西雅图模式”。
2001年上海APEC峰会时,台湾方面就因不接受安排而最终缺席。那次事件已经充分表明,在任何国际场合挑战一个中国原则都不会得逞。
台湾当局此次为何又要闹这一出?分析其动机,主要有三方面考量。

转移岛内视线是首要目的。最近台美军售出现严重延迟,让当局面临巨大压力。民进党当局已向美国军火商支付超过200亿美元预付款,但美方承诺的交付却迟迟未能兑现。
中美关系回暖让民进党当局感到不安。美国防长近期表示,华盛顿和北京应该建立军事交流管道以化解矛盾。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坦言,“中美可以协作”。这些表态打破了民进党当局对中美关系的预期。
为选举造势也是重要因素。每逢选举,民进党惯用“反中”牌来动员支持者。国际场合的“受迫害”叙事,可以转化为岛内政治斗争的筹码。
大陆立场:原则与包容并存面对台湾当局的无理要求,大陆方面的立场明确而坚定。外交部发言人强调,台湾地区的参与必须严格遵循一个中国原则。

大陆作为东道主,有足够的经验和气度来安排好一切。规则就是规则,谁都不能例外。只要按规矩来,大家都能有序参与。
大陆对台湾同胞始终充满善意。在2013年印尼巴厘岛APEC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时强调:“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
大陆曾两次主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在上海,2014年在北京,铸就APEC发展史上两座重要里程碑。2026年在深圳的会议,将是第三次向世界展示中国开放包容的舞台。

2014北京APEC峰会
APEC成立36年来,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21个成员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3,GDP约占世界总量的56%。
APEC成员接受了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作为地区经济体参与APEC活动的安排。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台湾地区参与任何国际活动不可逾越的红线。
台湾当局声称大陆以遵守一中原则作为台湾地区参与APEC活动的前提条件,“严重违反了APEC峰会规范及实践”。这一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正是基于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地区才得以以“中国台北”的名义参与APEC活动。否定这一原则,就是动摇台湾地区参与国际活动的法律基础。
未来展望:亚太合作的主流不可阻挡2026年APEC会议将在广东深圳举行。这座“创新之都”几十间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本身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

深圳
两岸同胞都期待加强交流合作。岛内网红“馆长”陈之汉近日到访漳州赖氏家庙,并公开喊话赖清德:“你祖先的牌位就在这,你敢进来磕个头说你不是中国人吗?”
台湾政治人物应当认清现实: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台湾当局的政治操弄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实,也影响不了亚太地区合作的主流。
深圳市政府已经开始筹备工作,这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将为APEC会议提供一流设施和服务。亚太各经济体代表将亲身体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共同开拓亚太合作的新前景。

台湾当局若真拒绝参会,最终受损的是台湾民众的利益。他们将被排除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对话之外,错失与各经济体交流合作的机会。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不会因为政治作秀而停止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