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今天真是个好天气啊!”李善德刚一走出家门便发出如此感叹。看来他今天心情不错。
李善德今天上午久违地请了半天假,径直去到了“长安中介所”。
他来到长安十八年了,终于可以在这里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了,虽然是在五环外。
不过对妻子来说比较方便,附近的吃食也不错,他自己上班远一点就远一点吧。
跟中介谈好,开始办理贷款手续,嘿,银行的人还想欺负他不懂规矩,想要多吃点利息,殊不知他可是理科毕业的。
一切手续办好已是中午,他得赶回上林署上班了。
刚一进门便被领导叫去吃饭,丰盛的饭菜和美酒不一会儿就让李善德晕晕乎乎。
就在此时,领导给了他一个肥差,正好他还在发愁贷款要怎么还呢。
结果等他酒醒了,看清楚了,才知道是领导和同事一起给他做了一个局。
皇帝想要岭南的“鲜荔枝”,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几乎必死的差事。
于是呀,从上面一层一层地往下传,终于是传到了李善德这个底层的小职员手里。
一想到刚买的套房,家里的妻女,未来美好的生活,李善德就悲从心来,如行尸走肉一般。
李善德已心如死灰,恰在此时,他遇见了杜甫与韩洄,二人给了他两条路。
杜甫说:“天无绝人之路,何不在绝境中劈出一条路来?”
韩洄说:“趁着手上有权利,多为自己和家人谋点好处,逃亡去吧。”
李善德想了很久,终还是决定去试一试,不然自己死不瞑目。
凭借着“荔枝使”的身份,他从上林署取了三十贯路费便要前往岭南。
可他哪里出过远门,就这点路费,他能顺利来到广州城已是万幸,更不用说运送荔枝了。
李善德先去拜访了当地的经略使,过程一言难尽,如果不是经略使怕沾上“运荔枝”这个烫手山芋,李善德估计得“出师未捷”了。
可他也只是一个小职员,没有经历过那么多官场博弈,所以轻而易举就被人家打发了。
没钱怎么办呢?自己运荔枝的设想还没开始就要结束了吗?
转折来了,一张对他来说毫无用处的通行符牒,居然有胡商愿意出高价购买。
不过该说不说,李善德是老实呢还是眼界浅呢?
明明已经决定要贪了,连符牒都敢买,却不敢开价,仅是卖了九百九十六贯,其中三成还是胡商主动加的。
这不得去“和珅进修班”学习学习。
有了钱,李善德便开始实验,实验并不顺利,而且花钱如流水,很快就捉襟见肘了。
不得已,赌上性命,又去经略府讨要了五张符牒卖与胡商。
几经周折,终于是有了转运荔枝的方案,李善德边动身前往长安。
不过钱又不够了,也许是因为他为人老实,也许是这个项目有利可图,胡商再次资助了他。
返京途中,遭遇了经略使截杀,多亏了那个昆仑奴,得以逃出生天。
终于回到长安,拿着方案书便去要钱要人。
可所有的官员都开始踢皮球,就是不给办,方案书还被骗走了。
李善德才后知后觉为什么经略使要杀他,各部官员都不给他办事。
原来,一个人想走到最前面,身边的人都会拉住他,更何况是他这么一个小小的职员。
幸运的是,经由“冯元一”的指点,李善德见到了右相,右相给了他一块腰牌。
这一刻,他见识到了权利的力量:银行的贷款不用还了;各个部门的人都愿意做事了;就连经略府的态度都大为转变…
可不幸的是,指挥的人不再是他,右相的决定他不敢违背。
他伤害了帮助过他的胡商和阿僮,他变成了他曾经讨厌的样子。
荔枝顺利送到了长安,可路上花费巨大,这些花费却都被压到了百姓头上。
李善德终将是过不去心里的坎,不顾性命,与右相争辩。
第二天,弹劾他的奏折便堆成了小山。
尽管有“冯元一”,也就是高力士给了他一个入皇帝眼的机会,全家却也还是被流放岭南。
李善德是一个有本事的人,却也只能成为底层的吏员,好事没有他,背锅少不了。
他有了部分“权利”,依然坚守本心,没有贪赃枉法。
他看见百姓疾苦,也会为其仗义执言。
他终于还是在绝境中劈出了一条路。
他最终还是没有学会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