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八十年代科幻梦想的具象化:标致Proxima

1986年巴黎车展上,标致汽车推出了一款名为Proxima的概念车,这个名字源自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暗

1986年巴黎车展上,标致汽车推出了一款名为Proxima的概念车,这个名字源自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暗示着太空旅行和科幻主题。这款概念车是1984年Quasar概念车的继任者,也是1988年Oxia概念车的前身,其设计灵感来源于科幻作品。彼时,标致刚刚凭借205 Turbo 16赛车在1985年和1986年连续两年赢得世界拉力锦标赛冠军,Proxima的诞生某种程度上是对这一辉煌成就的纪念。

Proxima的外观设计出自设计师杰拉尔·韦尔特之手,内饰则由保罗·布拉克负责。韦尔特从1960年便加入标致设计部门,1975年成为外观造型主管,后来在1998至2007年间担任造型中心总监,他同时也是标致经典车型205的设计者。值得一提的是,Proxima的设计还受到了当时颇具争议的设计师路易吉·科拉尼的影响,后者以激进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而闻名。

这款概念车采用了极具未来感的造型,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几乎与车身分离的后轮罩,以及几近消失的前后悬。车身长4420毫米,宽2060毫米,高仅1140毫米,重量控制在1080千克。车身采用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制成,座舱被大面积聚碳酸酯玻璃罩覆盖。进入车舱的方式也颇为科幻——使用电子钥匙卡启动后,玻璃顶棚向后滑开,乘客需要跨过车身侧面进入。

动力系统方面,Proxima搭载一台2.8升双涡轮增压V6发动机,采用24气门设计,最大功率达到600马力,最大扭矩608牛·米。这台发动机很可能基于韦尔特赛车队在勒芒原型车上使用的发动机改进而来。值得注意的是,Proxima采用了四轮驱动系统,但并非永久四驱——当车载电脑检测到后轮打滑时,牵引力控制系统会自动将动力传递到前轮,变速箱和离合器也都采用电子控制。

技术配置上,Proxima在当时堪称超前。车内配备了两台车载电脑和五块高清彩色屏幕,通过后置摄像头和防碰撞雷达辅助驾驶员全方位观察车辆周围环境。更令人惊讶的是,在1986年,这款概念车就装备了卫星导航系统的原型。车顶还集成了太阳能电池板,用于为通风系统供电。此外,Proxima还配备了带ABS的通风碳纤维刹车盘。

尽管外观看似双座超跑,Proxima实际上采用2+2座椅布局,可容纳四名乘客,只是后排座位空间极为有限。鲜红色的内饰与科幻外观相得益彰,整个座舱由一体成型的包围式结构构成,传统手工皮革与创新技术和谐共存。

Proxima代表了标致在八十年代对未来汽车的大胆想象,将赛车运动的工程技术与科幻美学完美融合。虽然这款概念车从未量产,但它所展示的许多技术——如四轮驱动系统、电子牵引力控制、车载电脑、后视摄像头和卫星导航等——如今已成为现代汽车的标准配置。Proxima至今仍保存在标致的企业收藏中,并定期出现在美国的经典车展上,继续向人们讲述着那个充满想象力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