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文化旅游】山河入画 盛装迎客!孝义市奋力描绘文旅融合立体画卷

“1955年离开孝义到太原读高中,一直在外地上学工作,去年听说孝义要改造,后面在微信上看到南稍门,就想回来看一看,这次回

“1955年离开孝义到太原读高中,一直在外地上学工作,去年听说孝义要改造,后面在微信上看到南稍门,就想回来看一看,这次回来,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漂亮,咱孝义的变化真大,真好!”盛世华诞,城启新篇。10月1日,国庆假期第一天,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孝义老城正式与游客见面。眯眼仰望焕然一新的南稍门,今年已经90岁,专程从外地赶回来的任林森眼角泪光闪动。

老城保护更新是孝义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善老城人居环境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自2022年3月启动以来,先后完成雨水箱涵、道路管网、桥梁等基础设施及拱极门广场、文化水游园、儿童乐园、东市场及北门片区、南稍门片区等建设改造。此次正式亮相,标志着孝义市“一城一河一湖”文旅标志性项目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在国庆假期,该市围绕孝义老城,组织了音乐嘉年华、中秋朗诵音乐会等活动,以“老味道+新活力”的独特魅力吸引全国各地游客驻足游览、沉浸式体验,在古城街巷中解锁多元玩法。

不仅孝义市在抢抓国庆节黄金周,组织各种文旅活动,奋力吸引游客前来打卡。今年国庆黄金周,全市各县(市、区)纷纷发挥自身旅游资源禀赋,推出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活动,向祖国献上最炽热的祝福,也向四海游客发出“英雄吕梁”的深情邀约。

在汾阳市文湖景区半岛营地,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的2025年“汾阳王杯”吕梁青年歌手大赛,也在国庆节期间迎来了决赛。大赛通过连续6场线上直播,每场吸引近10万人次观看,将吕梁的山河之美、人文之韵、美酒之香,转化为一道可听、可看、可感的流行文化大餐。

“作为吕梁市推动文旅融合的一次创新实践。我们将努力搭建一个平台,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为吕梁新形象的传播者,成为汾阳旅游的城市记忆点。”大赛相关负责人樊龙说。

位于黄河岸边的碛口古镇,因浓郁的晋商文化和黄河大峡谷的地理风情也在假期受到各地游客热捧,临县秧歌等非遗文化展演更是为热度再添一把火,日均游客达到九千多人,逼近承载能力的极限。

东征胜地、青铜之乡石楼县,也抓住机会推出60余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旅项目,涵盖红色教育、非遗体验、乡村休闲、民俗节庆等多个类别,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游客体验,让“黄河明珠”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让“红色石楼”的故事传播得更远。

从10月1日到10月5日,在泊河村的文创市集上,石楼出土的青铜器“龙形觥”与“鸮卣”,在志愿者的巧思下跃然于非遗拓印和冰皮月饼之上。游客亲手拓印纹样、压制月饼,在沉浸式体验中,悄然读懂石楼文物的故事。在毛泽东路居地留村,《留村记忆-再忆沁园春》红色文旅情景剧深情上演,观众凝神聆听,不少人在朗诵至“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时眼含热泪,沉浸于那段峥嵘岁月的历史回响。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山河锦绣,盛世欢歌。从孝义老城的开城鼓声,到汾阳文峰塔下的民谣吉他,再到碛口古镇的非遗展演、石楼的红色情景剧……一幕幕场景、一张张笑脸,这个国庆,吕梁把“家国”写成可以触摸的城墙、可以品尝的月饼、可以带走的歌声。长卷未收笔,英雄吕梁正以持续的努力向各界发出下一程邀约:“山河入画,等你入镜!”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