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与贸工部 11 月 24 日联合发布的最新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该国 10 月份核心通胀率同比升至 1.2%,较 9 月的 0.4% 实现显著反弹,环比涨幅也达到 0.5%;包含住宿及私人交通费用在内的整体通胀率则从 9 月的 0.7% 增至 1.2%,结束了此前的温和走势,通胀升温态势明显。

AI制图
核心通胀率是新加坡金管局重点监控的物价指标,剔除了波动较大的住宿和私人交通费用,其显著回升主要受服务业、食品、零售及其他商品价格增幅加快的驱动。而整体通胀率的上涨,则主要得益于私人交通价格的加速上涨,这一领域的成本变动持续对新加坡居民生活开支产生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整体通胀同比升温,但环比层面保持平稳,未出现大幅波动。
回顾通胀走势,新加坡核心通胀率在连续两个月放缓后,于 9 月率先转而上浮且超出市场预期,10 月进一步延续上涨态势,显示物价上涨压力正在逐步累积。金管局和贸工部在联合文告中分析指出,未来几个月新加坡进口成本预计将继续下降,但下降速度可能放缓;同时,国内此前用于抑制通胀的行政因素,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将持续减弱,这可能进一步为通胀上行提供支撑。
对于通胀前景,当局强调仍存在多重不确定性,其中地缘政治发展带来的供应冲击风险,可能导致部分进口成本突然上升,进而影响整体物价走势。基于当前形势预测,2025 年全年核心通胀率预计为 0.5%,2026 年将升至 0.5% 至 1.5% 之间;今年整体通胀率平均预计在 0.5% 至 1%,明年则将与核心通胀率保持相近区间。
作为高度依赖贸易的经济体,新加坡通胀变动既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汇率波动等外部因素影响,也与国内劳动力市场、政策调整等内部因素密切相关。此前市场曾预期新加坡通胀将保持温和态势,此次 10 月数据的显著升温,可能引发对未来货币政策调整的关注。金管局此前曾表示,将通过汇率工具调控宏观经济,在通胀可控的前提下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