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色四合,宋军大营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紧张。营火映照下,士兵们脸上尽是疲惫与饥馑。粮草官低头向毕再遇禀报:“将军,营中仅剩三日粮草,后方补给线被金兵切断,至今未能打通。”
毕再遇站在营帐前,身形挺拔如松,目光扫过远处金军营地的点点火光。两军在此对峙已逾月余,金兵十万,而他麾下仅有不到三万将士。
“传令各营,今夜口粮减半。”他的声音平静无波,仿佛只是在谈论明日天气。
副将曹纲忍不住上前:“将军,如此下去,不等金兵来攻,我军已自行溃散。不如拼死一战,或有生机。”
毕再遇摇头,指着远处金军营地道:“完颜翰鲁正巴不得我们冲动出战。敌众我寡,硬拼无异以卵击石。”
他转身走入大帐,曹纲紧随其后。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毕再遇坚毅的侧脸。他取出一封密信递给曹纲:“朝廷急报,金兵分兵五万,绕道直指襄阳。若襄阳失守,江南门户大开。”
曹纲阅信后脸色骤变:“这可如何是好?”
毕再遇目光落在帐角那面绣着“毕”字的军旗上,沉默良久,忽然道:“曹纲,你去寻几十只羊来,要活的,越快越好。”
“羊?”曹纲愕然,“将军,此时寻羊何用?将士们已经...”
“不是用来吃的。”毕再遇眼中闪过一丝莫测的光,“去办吧,顺便叫鼓手队长赵七过来。”
夜深时,曹纲带着二十余只羊回到大营,赵七也奉命前来。毕再遇将自己的计划低声告知,二人初时面露疑惑,随后渐渐睁大眼睛。
“悬羊击鼓?”曹纲喃喃道,“这能成吗?”
赵七却已兴奋起来:“将军妙计!鼓声不绝,金兵必以为我军仍在严防死守!”
毕再遇点头:“传令下去,全军轻装简从,三更造饭,四更出发。营帐、旗帜、战鼓一律原地保留,不得移动分毫。”
军令悄无声息地传遍大营,疲惫的士兵们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苗。
四更时分,月隐星沉,正是夜色最深重的时刻。宋军将士口衔枚,马裹蹄,悄无声息地撤离大营。赵七带着几名鼓手,将羊儿一一拴在战鼓上方,羊蹄悬空,不时踢蹬鼓面,发出断断续续的咚咚声。
毕再遇最后巡视一遍空营,确认无误,才对曹纲道:“走吧。”
“将军,何不烧了粮草辎重,免资敌军?”曹纲问道。
毕再遇翻身上马:“留着的不仅是空营,还有疑兵之计。若焚营,火光冲天,金兵立知有变。如今一切如常,完颜翰鲁才会确信我们仍在营中。”
他勒马回头,望向这片驻扎月余的营地,轻叹一声:“不出五日,金兵必会发现中计。届时我们早已抵达襄阳。”
“可二十只羊,如何能坚持五日?”曹纲不解。
毕再遇难得露出一丝笑意:“羊儿疲惫,鼓声会日渐稀疏,这才显得真实。若鼓声日夜如一,反倒惹人生疑。”
曹纲恍然大悟,对主帅的深谋远虑佩服不已。
宋军悄然南撤的同时,金军大营中,完颜翰鲁正与部下商议军机。
“宋营今日有何异动?”完颜翰鲁问道。
探子回报:“鼓声依旧,旗帜如常,只是炊烟似乎少了些。”
完颜翰鲁冷笑:“毕再遇粮草将尽,这是在硬撑。传令下去,严防宋军狗急跳墙,夜袭我营。”
副将哈喇迟疑道:“大将军,宋营鼓声似乎不如往日整齐,时密时疏,会不会有诈?”
完颜翰鲁摆手:“毕再遇用兵向来谨慎,鼓声杂乱正说明军心已乱。再等几日,待他们彻底断粮,不战自溃。”
如此,两日过去。金军探子每日回报,宋营旗帜依旧,鼓声不断,只是日渐稀疏。到第三日,哈喇再次求见完颜翰鲁。
“大将军,宋营鼓声已两日杂乱无章,且探马发现他们营前巡逻士兵身影稀疏,恐有变故。”
完颜翰鲁皱眉:“你可曾近前查探?”
哈喇低头:“未得军令,不敢打草惊蛇。”
完颜翰鲁思忖片刻:“明日拂晓,派一队精兵佯攻试探。”
第四日黎明,金兵一支千人队小心翼翼逼近宋营。营中鼓声零落,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却不见守军迎战。
带队千夫长觉出不对,壮着胆子冲入营门,顿时目瞪口呆——营中空无一人,只有几十只瘦弱的羊被拴在战鼓上,蹄子无力地踢着鼓面!
“中计了!”千夫长惊呼,急忙回报。
完颜翰鲁得讯,气得一剑劈断案几:“好个毕再遇!竟用这等诡计瞒天过海!追!给我追!”
然而为时已晚,毕再遇早已率军日夜兼程,抄小路赶至襄阳外围。
五日后,襄阳城外五十里处的鹰嘴峪,宋军埋伏已定。曹纲忍不住问毕再遇:“将军如何确信金兵会走此路?”
毕再遇指着峡谷地形:“金兵骑兵为主,必择平坦捷径。此峪虽险,却是通往襄阳最快路径。完颜翰鲁发现中计,定会急行军追赶,不会绕道。”
果然,日落时分,金兵先锋部队进入峡谷。待其全军入谷,毕再遇一声令下,滚木礌石如雨而下,堵住谷口。
金兵大乱之际,毕再遇站在高处,朗声道:“我乃毕再遇,尔等已中埋伏,何不早降?”
金军统帅完颜翰鲁在谷中怒吼:“毕再遇!你用诡计骗我,算什么好汉!”
毕再遇大笑:“兵者,诡道也。你十万大军围我三万,便算好汉么?”
金兵被困峡谷,粮草不继,又见宋军占尽地利,军心溃散,最终不得不投降。此战毕再遇不仅保全宋军主力,更生擒金兵统帅,解了襄阳之围。
捷报传至临安,朝廷震动,龙颜大悦。而“悬羊鼓”之计,也随之流传开来,成为后世兵家诡道之典范。
数月后,有士兵问毕再遇:“将军,当日若完颜翰鲁识破悬羊鼓之计,我军岂不危矣?”
毕再遇望着营中飘扬的旗帜,缓缓道:“用兵之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悬羊鼓不仅是骗敌之策,更是测敌之器。鼓声日渐稀疏,完颜翰鲁却不起疑,说明他刚愎自用,不纳谏言。知彼如此,此计方能成功。”
他顿了顿,又道:“况且,我早已在沿途设下三道伏兵,即便金兵早几日追来,也未必能讨得便宜。”
士兵听后,对这位智勇双全的将军更加敬佩。而“悬羊鼓”的故事,也随着岁月流转,渐渐演变成民间传说,成为智慧取胜的象征。
每当夜深人静,鼓声响起,总会有老人对围坐的孩童讲述:那南宋名将毕再遇,如何用几只羊儿、几面战鼓,骗过十万金兵,保全了三万将士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