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星陨光未熄——2023年初辞世的四位中科院院士科学生命纪实(五)

2023年的第一片雪花尚未消融,中国科学界的天空却接连划过四颗璀璨巨星。1月3日至14日,赵其国、陆熙炎、杨福愉、钱逸泰

2023年的第一片雪花尚未消融,中国科学界的天空却接连划过四颗璀璨巨星。1月3日至14日,赵其国、陆熙炎、杨福愉、钱逸泰四位中科院院士相继辞世,平均年龄92岁的他们,用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科学生命,在各自领域刻下不可磨灭的坐标。这些将一生熔铸于科学的“追光者”,虽身形渐远,却以学术遗产与精神火种,继续照亮后来者的征途。

赵其国:大地之上的“土壤诗人”

1930年出生于武汉的赵其国,与土地的羁绊始于1953年华中农学院的课堂。从黑龙江荒原到海南岛橡胶林,他的足迹踏遍中国南北:26岁参与南方橡胶宜林地考察时,为获取第一手数据,他背着罗盘、挎着土样袋,在烈日下徒步丈量红壤;40岁主持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治理,蹲守田间观察土壤板结规律,裤脚总沾着未干的泥渍。

这位被农民称为“土壤先生”的科学家,将土壤学从“定性描述”推向“定量解析”——他系统揭示红壤退化机理,提出“以肥调水、以水促肥”的改良模式,让南方红壤区粮食单产大幅提升;更率先从“地球圈层相互作用”视角切入,将土壤学与大气圈、水圈研究结合,为生态高值农业奠定理论根基。93岁仍坚持每年下田的他,用60余年耕耘证明:真正的科学,永远扎根于大地的需求。

陆熙炎:有机合成界的“反应捕手”

1928年生于苏州的陆熙炎,是有机化学界的“多面手”。上世纪50年代,他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加入上海有机所,首项任务便是从链霉素发酵液中提取结晶——在没有精密仪器的年代,他用分液漏斗和抽滤瓶反复试验,最终制得纯度达标的链霉素盐酸盐,为当时稀缺的抗生素生产打开突破口。

真正让他名垂学界的,是对金属有机反应的“精准捕捉”。70年代末,当国际上刚兴起钯催化研究,他便敏锐聚焦“基元反应”,通过调控金属与有机基团的配位方式,发展出一系列高效合成新反应;90年代,他发现的叔膦催化[3+2]环化反应(被学界称为“陆氏反应”),成为合成复杂天然产物的“万能钥匙”,从抗癌药物到昆虫信息素,都能见到它的身影。95岁的他在病榻前仍惦记着学生的实验数据,正如他常说:“有机化学的魅力,在于创造新分子的无限可能。”

杨福愉:线粒体膜上的“结构解密者”

1927年出生于上海的杨福愉,将96年生命献给了“膜”的研究。1956年留学苏联时,他选择师从谢韦林院士,专攻当时冷门的“线粒体膜结构”——这种被称为“细胞动力工厂”的细胞器,其膜蛋白如何调控能量转换,在当时几乎是科学盲区。

回国后,他带领团队用最原始的超速离心机分离膜组分,用放射性标记追踪蛋白定位,历时20年构建起“线粒体膜脂蛋白相互作用”理论体系:首次证实膜脂成分影响膜蛋白功能,阐明膜流动性与能量转换效率的关联。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更让中国线粒体研究跻身国际第一方阵。他主编的《生物膜》专著,至今仍是相关领域研究生的“必读书目”。晚年的他常说:“膜是生命的边界,也是探索生命本质的起点。”

钱逸泰:纳米世界的“造材巨匠”

1941年生于无锡的钱逸泰,是中国纳米材料化学的“拓荒者”。上世纪80年代,当多数人还在研究宏观材料时,他已将目光投向“纳米尺度”——如何用化学方法精准合成纳米颗粒?当时国际主流是气相沉积法,但设备昂贵、产量有限。

钱逸泰另辟蹊径,提出“溶剂热合成”新思路:在密闭高压釜中,用有机溶剂替代水,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让纳米颗粒在溶液中均匀生长。这一技术不仅成本降低70%,还能合成传统方法难以制备的碳化物、氮化物纳米材料。他的实验室因此成为“纳米材料摇篮”,培养出10余名国家科研人才,《自然》《科学》等期刊多次引用其成果。2015年获得何梁何利奖时,他说:“做科研要像纳米颗粒一样,小处着手,大处着眼。”

科学生命的永动轮回

四位院士的人生轨迹各有不同,却共享着相同的精神基因:赵其国的“泥土情怀”、陆熙炎的“反应敏锐”、杨福愉的“结构执着”、钱逸泰的“创新勇气”,本质都是对科学真理的赤诚追寻。他们离开的是实验室的长椅,留下的是1200余篇论文、数十项关键技术、代代相传的学术梯队——这正是科学生命最动人的延续:星虽陨落,光未熄灭,总有人沿着他们的轨迹,继续向未知深处探索。

喜欢我们的内容吗?那就点个赞加关注吧!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下期更精彩!

星陨光不灭——2023年五位中科院院士的科学生命史纪实(二)

星陨光不灭|2024年我国逝世的1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追思录(上篇)

深切缅怀 ▏巨星陨落——2025年我国逝世的1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纪实

从“周模型”到“传家宝”:冶金泰斗的科技报国人生

流动的文明图腾:四座高铁站里的城市诗学

那些绝美的高铁站:每扇窗都藏着城市密码,解码高铁站的文化基因​

END 欢迎关注

(部分文字图片视频等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敬请联系本号进行删改)参考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