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苹果CEO库克在抖音直播卖手机,这事到底意味着什么?

2025年10月13日晚上8点,一个看似平常的周二夜晚,却发生了一件让很多人觉得“不太像苹果会干的事”:苹果公司CEO蒂

2025年10月13日晚上8点,一个看似平常的周二夜晚,却发生了一件让很多人觉得“不太像苹果会干的事”:

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出现在了抖音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里,拿着一台新手机,笑着对镜头说:“非常轻,好像能飞走。”

这不是某个网红模仿秀,也不是营销号剪辑的恶搞视频,而是库克本人在中国市场完成的首次直播带货。

短短几十分钟的直播,观看人数稳定在10万以上,话题“库克来抖音直播了”迅速冲上热搜,相关短视频播放量累计超过2亿次。

更关键的是,他宣布了一个实打实的消息:iPhone Air将于10月17日开启预售,10月22日正式发售。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苹果怎么也开始“接地气”了?

那个曾经高高在上、连发布会都像科技布道会的苹果,现在居然也学着李佳琦的样子,在直播间里喊“家人们”?

但如果你仔细看这场直播的细节,就会发现,这根本不是一次临时起意的“试水”,而是一场精心策划、层层铺垫、目标明确的本土化行动。

库克不是来“玩票”的,他是来认真做生意的。

先说说这款新机——iPhone Air。

它在今年9月的苹果秋季发布会上首次亮相,主打一个“极致轻薄”。

官方数据显示,机身最薄处只有5.5毫米,重量不到150克,是苹果历史上最轻最薄的iPhone。

库克在直播里反复强调“轻若鸿毛”,还现场用它拍全景、演示双摄同步,甚至蹲下来比划厚度,动作自然得像个老练的带货主播。

但这款手机在中国迟迟没能上市,原因很具体:它取消了实体SIM卡槽,只支持eSIM。

而中国的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直到10月13日当天,才正式宣布eSIM手机业务全面落地。

也就是说,库克这场直播,其实是踩着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块砖”进来的。

没有运营商的配合,iPhone Air根本没法在中国卖。

而苹果显然提前和运营商达成了高度协同。

这背后透露出一个信号:

苹果正在前所未有地适应中国市场的规则,而不是等着中国市场来适应它。

回想十年前,苹果进入中国时,几乎是“降维打击”式的存在。

iPhone 5s一出,黄牛加价几千块照样抢空;

苹果店门口排长队是常态;

消费者愿意为那个被咬了一口的Logo多付几千块。

那时候的苹果,不需要讨好谁,只要把产品做好,市场自然会买单。

但今天不一样了。

根据多家第三方机构的数据,苹果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近年来持续承压。

华为Mate 60系列凭借卫星通信、鸿蒙生态强势回归;小米、vivo、OPPO也在影像、快充、设计上不断突破。

消费者的选择变多了,忠诚度也没那么坚不可摧了。

更关键的是,中国用户越来越看重“本地体验”,比如双卡双待、本地支付、社交分享、短视频适配,甚至手机壳好不好买、有没有联名款潮玩。

苹果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

今年8月29日,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正式入驻抖音商城。

这不是简单挂个链接,而是组建了本地团队,定期直播,讲解产品功能,演示拍摄技巧,甚至教用户怎么用iPhone拍vlog。

这种“手把手教学”式的沟通,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而库克亲自下场,更是把这种姿态推到了顶峰。他不仅用中文打招呼,还在直播中回应网友提问:

“信号会不会差?”

“没有超广角镜头够用吗?”

“配色为什么选午夜绿?”

这些问题都不是发布会PPT能回答的,而是真实用户在评论区刷出来的。

库克没有回避,而是当场用WiFi测网速、展示样张、解释设计逻辑。

更有趣的是,直播当天下午,库克还去了上海的Labubu十周年潮玩展,和泡泡玛特创始人合影,拿到了一个戴眼镜的定制版公仔。

这个公仔当晚就出现在直播间里,成了弹幕热议的“彩蛋”。

年轻人一边刷“库克太会了”,一边截图发朋友圈。

这种“科技+潮流”的联动,精准击中了Z世代的兴趣点。

说白了,苹果正在学着用中国年轻人的语言说话。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营销吗?

库克不过是演了一场戏。

但问题在于,这场“戏”演得是否真诚,是否可持续。

过去很多国际品牌也尝试过“本土化”,结果只是找几个明星代言、发几句中文祝福,就被网友嘲“敷衍”。

而苹果这次的动作,从入驻抖音、组建本地直播团队,到协调运营商推进eSIM、调整发售节奏,再到CEO亲自参与互动、融入潮流文化,是一整套系统性的策略,不是临时拼凑的“节日限定”。

而且,库克在直播结尾说了一句很朴素的话:“谢谢你们爱苹果。”

这句话没有华丽辞藻,但恰恰是很多品牌缺失的——对用户的尊重。

当然,也有人担心:苹果这么“放低身段”,会不会损伤品牌调性?

毕竟,苹果一直以“高端”“简约”“克制”著称,现在跑进直播间喊“快下单”,是不是有点“掉价”?

但现实是,品牌调性从来不是靠“高冷”维持的,而是靠产品力和用户信任。

如果用户觉得你离他们越来越远,再高的调性也留不住人。

相反,当你愿意走进他们的生活场景,理解他们的使用习惯,甚至为他们调整产品设计,比如为中国市场定制配色、优化eSIM适配,这种“亲近感”反而会增强品牌黏性。

更何况,抖音不是“地摊”,而是中国最大的内容和消费平台之一。

日活用户超7亿,覆盖从一线城市白领到县城青年的全人群。

对苹果来说,这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用户沟通的入口。

通过直播,苹果可以直接听到用户的声音,快速反馈问题,甚至影响下一代产品的设计方向。

从这个角度看,库克的抖音首秀,远不止是一次带货,而是一次“用户关系重构”。

再往深了说,这件事也反映出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策略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过去,很多外企把中国当作“制造基地”或“销售市场”,产品设计、营销策略都由总部主导,本地团队只是执行者。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中国不仅是市场,更是创新策源地。

抖音的算法、微信的生态、支付宝的支付体验、华为的通信技术……

这些都在倒逼国际品牌重新思考“全球统一策略”是否还适用。

苹果显然走在了前面。

它没有固守“加州设计、全球通用”的老路,而是开始在中国做“本地决策”。

比如,iPhone Air虽然全球发布,但首发节奏、营销方式、甚至发售日期,10月22日是个“黄道吉日”,都明显考虑了中国市场的偏好。

这背后,是库克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投入。

他多次访华,担任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和中国供应链、运营商、开发者保持密切沟通。

他清楚地知道,中国不仅是苹果最大的制造基地,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更是未来增长的关键引擎。

所以,别小看这场直播。

它不是一个CEO的“即兴表演”,而是一个万亿市值公司对中国市场态度的缩影。

最后说说iPhone Air本身。起售价7999元,256GB版本半小时预约破10万,库存一度紧张。

这个价格并不便宜,但相比Pro系列还是低了一档,瞄准的是那些想要苹果生态、又追求轻薄便携的用户。

尤其在一线城市,通勤时间长、地铁拥挤,一台轻巧的手机确实更受欢迎。

而且,iPhone Air虽然只有一颗后置摄像头,但依靠A19芯片和计算摄影技术,日常拍照完全够用。

对大多数用户来说,他们不需要专业级的影像系统,只要“随手一拍就清晰好看”就够了。

苹果显然在做减法,去掉冗余配置,聚焦核心体验。

这种“精准满足”而非“堆料炫技”的思路,或许正是苹果应对激烈竞争的策略之一。

总结一下:库克来抖音直播,不是苹果“变了”,而是苹果“长大了”。

它学会了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尊重本地市场的规则和用户习惯。

这不是妥协,而是成熟。

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类似的场景:不只是库克,其他国际品牌的高管也可能出现在小红书、B站、甚至视频号里,和用户面对面聊天。

因为在这个时代,最好的营销,不是告诉你产品有多好,而是让你感受到品牌真的在乎你。

而对中国消费者来说,这当然是好事。

当巨头愿意弯下腰来听你说话,你的选择权、话语权,自然就变大了。

所以,别急着嘲笑“库克也开始带货了”。

真正值得思考的是:

为什么他愿意这么做?又为什么偏偏是在今天?

答案很简单:因为中国市场,值得他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