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侵华日军镜头里的湖北随州:涢水河上的捕鱼人,北城门外的鬼子墓

随州位于湖北北部,是连接豫南、鄂北的交通枢纽,也是南下枣阳、西进宜昌的门户。1939年5月1日,约十二万侵华日军在冈村宁

随州位于湖北北部,是连接豫南、鄂北的交通枢纽,也是南下枣阳、西进宜昌的门户。1939年5月1日,约十二万侵华日军在冈村宁次的指挥下,兵分两路向驻守随州及周边的中国军队发起全面进攻,“随枣会战” 爆发。

历山激战

历山位于随州市西北 十八公里处。1939年5月5日拂晓,日军集中火力对历山中国守军的主要阵地进行地毯式轰炸,然后以坦克集群突破中国守军的正面防线,迅速向随州方向推进。图为向历山中国守军阵地发起冲锋的日本士兵。

进犯随州

历山失守之后,侵华日军马不停蹄地向随州进犯。图为日军部队行进在历山前往随州的途中,其中一个日本兵的胸前挂着余温尚存的同伴的骨灰,这家伙在历山突防战中被打死,直接就地火化。

鬼子进城

5月7日,兵临城下的日军对随州城发起总攻,在日军飞机和重炮的狂轰滥炸下,古城墙多处被毁,次日清晨,日军从城墙缺口攻入城内,随州沦陷。图为从东门进入城区的日本兵。

东门内

日军的入侵,使原本繁华的东大街变得异常冷清。一个鬼子兵站在空荡荡的大街上拍照,不远处有一个日本兵扛着枪在巡逻。

青城城门

随州古城有内、外二城,外城被称为土城,内城被称为青城。两道城墙共设有十三座城门,其中青城有东门、西门、大南门、小南门和北门五座城门,图为青城的大南门,城墙上有一座两层飞檐的楼阁,气势恢宏。

兔死狐悲

随州东北角的一座鬼子墓,墓标上写着“故陆军步兵军曹山本宽一之墓”的字样,一个相貌丑陋的日本兵蹲在旁边,露出兔死狐悲的神情。

北门

随州的城门建筑风格多样,有的大气,有的小巧。图为青城的北门,城门很窄,只能容得下一辆马车通过。城门之上是一座两层碉楼。

鬼子墓

在北城门的一侧,也有一座日本兵的坟墓,墓标上写着“故陆军步兵准尉柴田廊一之墓”,墓前放着一只瓷碗和一个香炉。

另一座

这是北门外的另外一座鬼子墓,从墓碑看是一个叫山田昇的日本步兵伍长,估计是在攻城的时候被中国守军击毙的。从这些墓标上的字看,都是一些低级军官。

警戒

在随州城内的一座中国守军留下的碉堡上,两个日本兵端着枪,装出一副正在警戒的样子。旁边还蹲着一条狗。

合影

一群士兵官兵在另一处地堡前合影,两个军官拄着战刀,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架势。他们的脚边蹲着五个日本兵,人手一个掷弹筒,显然是在炫耀武力。

步哨

站在街边日军驻扎地前放哨的上等兵,手里端着三八大盖,枪身上挂着的膏药旗上满是涂鸦,看上去像一块肮脏不堪的抹布。他手里枪的长度为一米二七,两相对比,这个鬼子的身高不超过一米四。

理发

在鬼子摄影师的镜头里,还出现了一些随州百姓的影像。这是一名妇女抱着婴儿坐在剃头挑子的工具凳上,理发师正在给小婴儿理发。

街头

为了蒙蔽外界,混淆视听,日本人的镜头里时不时会出现这样的场景。这些照片显然是有意选择性拍摄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外宣传所谓的“中日亲善”。

洗衣服

在淅河镇涢水河中洗衣服的两个日本兵,腰间挂着丑陋的兜裆布。从老百姓家抢来的小饭桌成了他们的搓衣板。

捕鱼

在涢水河里捕鱼的两个淅河镇百姓,一个负责用竹篙撑船,一个负责撒网。在船舱里,还站着一个日本士兵。

收网

渔夫正在收网,鬼子兵双手抄兜,伸着脑袋观看收获。在河面上,还有一条捕鱼船正在作业。

收获

这一网下去只收获了一条大鱼,这条鱼很快被日军抓在手里,脸上露出可憎的狞笑,不出意外的话,这条鱼很快会成为他的盘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