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词汇,对于不幸罹患癌症的人及其家属,它就像一个阴影般的雾霾,笼罩着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而癌症治疗,更是一场艰难的战役。传统化疗虽在抗癌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其高强度、间歇性的给药方式,常使患者承受巨大身体负担与心理压力,并且大多数的传统化疗需要静脉输注,患者和家属频繁往返医院接受治疗,也带来诸多不便。然而,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一种全新的抗癌治疗模式—节拍化疗(MetronomicChemotherapy,MC),正悄然兴起,为抗癌之路带来新曙光,开启抗癌新节奏,让患者有机会低毒、便捷地在家对抗肿瘤。

节拍化疗是一种创新抗癌策略
节拍化疗,是基于对肿瘤生物学特性及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而发展起来的新治疗策略。与传统化疗方式不同,节拍化疗是采用低剂量、连续给药模式,使药物在患者体内保持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而传统化疗一般是以药物最大耐受剂量、长间隔、多周期用药的方式,力求最大限度杀灭肿瘤细胞。节拍化疗这种连续的药物存在,犹如给肿瘤细胞施加了一道紧箍咒,可持续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扩散,同时避免了传统化疗中因药物浓度大幅波动而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从作用机制上看,节拍化疗不仅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还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间接途径发挥抗癌作用。持续低剂量的药物可破坏肿瘤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阻碍肿瘤的血液供应,从而切断肿瘤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氧气,使肿瘤难以进一步发展壮大,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和生存机会。

一种在家治疗的节拍化疗方案,已成为抗癌得力战士
在节拍化疗方案的抗癌军团中,司莫司汀胶囊凭借其独特药理特性,成为关键药物之一。作为一种亚硝脲类烷化剂抗肿瘤药物,司莫司汀胶囊有着出色的脂溶性,这使得它能够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在脑原发肿瘤及转移瘤的治疗中发挥独特优势。给药30分钟后,其在脑脊液中的放射活性可达血浆中浓度的15%-30%。
深入探究其作用机制,可以发现,司莫司汀胶囊分子在人体内会发生断裂,产生氯乙胺部分和氨甲酰基部分。氯乙胺部分释放氯离子形成乙烯碳正离子,通过烃化作用使DNA链断裂,并对RNA和蛋白质产生烃化影响,直接发挥抗肿瘤作用;氨甲酰基部分则转变为异氰酸酯或氨甲酸,发挥氨甲酰化作用,破坏蛋白质,尤其是与蛋白质中赖氨酸末端的氨基等反应,这不仅与骨髓毒性作用相关,还能破坏酶蛋白,阻碍被破坏的DNA修复,增强抗癌效果。
而且,司莫司汀胶囊作为口服制剂,服用便捷,患者只需按照医嘱在家按时服用即可,无需忍受静脉注射痛苦,也无需依赖医院专业设备。其药效持续时间较长,给药周期相对宽松,一般每6-8周给药一次的方式,或者采用小剂量、持续的每周顿服一次的方案,大大减少了患者频繁服药的负担,作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产品、医保甲类药品,司莫司汀已成为患者经济性最佳选择用药,让患者在熟悉的家中就能完成治疗,最大程度降低了就医过程中的感染等风险,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以胃肠癌术后口服“卡培他滨+司莫司汀”的节拍化疗方案为例。患者只需在餐后30分钟内用温水吞服卡培他滨片,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250mg/m²,连续服用2周后停药1周,21天一个疗程,之后重复这个用药周期。联合司莫司汀胶囊每周顿服一次(顿服,即将一天的药一次服下),每次30-36mg/m²,跟随化疗周期,连用2周,停1周。一个完整的治疗周期为六个月。这一方案适用于不愿住院治疗的患者、高龄老年患者、体力评分ECOG≥2的患者以及合并远处转移(脑转移)或有转移高风险的患者。多次、持续、小剂量使用司莫司汀的用法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实用肿瘤内科治疗》、《新编药物学》及指南共识的支持和推荐。

司莫司汀胶囊在家使用的注意事项
司莫司汀胶囊在家使用时,患者和家属需高度重视规范化管理,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在家使用司莫司汀胶囊抗癌时,用药前要全面检查身体并告知医生个人情况,如过敏史、既往病史等,遵医嘱严格用药,关注不良反应,定期复查,同时做好心理与营养支持。服药时建议睡前与止吐剂、安眠药同服,用温水送服。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用药调整和监护。
在家中使用司莫司汀胶囊时,药物储存要注意遮光、密封,置于2~10℃冰箱保鲜环境中(切勿冷冻),避免儿童接触。同时,患者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预防感染,若同时服用其他药物要注意相互作用。家属要关注患者身体和精神状况,协助记录症状变化,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支持。
节拍化疗的出现,为抗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而司莫司汀胶囊的加入,更是让这种治疗方式更加便捷和高效。在家化疗不仅减轻了患者的负担,还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患者和家属应做好充分准备,严格遵循各项注意事项,积极学习相关知识,配合医护人员共同对抗肿瘤,拥抱健康生活的希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20年版,国家药典委员会编,p1185-1186
[2]第18版新编药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p856-857
[3]权亚萍,张倩,付曦,等。节拍化疗的作用机制及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山东医药,2019,59(8):93-96.
[4]李明辉,等。卡培他滨节拍化疗的分子机制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23,50(8):4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