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太阳系的“颜值担当”,土星绝对榜上有名——它周身环绕的明亮光环,像一顶镶满碎钻的宽边草帽,也像给行星戴上的华丽项圈,让它在八大行星中格外耀眼。
其实太阳系里有光环的不止土星,木星、天王星也有,但土星环最亮、最复杂,也最让人着迷。用望远镜观测会发现,它不是单一的圆环,而是“环环相套”的结构:无数细环紧紧挨在一起,像一张巨大的密纹唱片,表面布满螺旋纹路;组成光环的,是大大小小的“碎块”——大的有几十米宽,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细如沙尘,而这些碎块外面都裹着一层冰壳,太阳光一照,就反射出迷人的光亮,让光环变得格外醒目。

更神奇的是土星环的“尺寸反差”:它特别宽,最宽处能达到20万公里,相当于10多个地球并排放在上面;但它又特别薄,最厚的地方也不超过150公里,薄到从地球观测时,能透过光环看到后面闪烁的星星。而且每隔15年,土星环还会“消失”一次——这不是真的消失,而是因为土星赤道面和它绕太阳的轨道面有27°的倾斜角,当光环侧面正好对着地球时,150公里的厚度在望远镜里就像一张薄纸,几乎看不见了。历史上,1950-1951年、1995-1996年都出现过这种“消失”现象。
不过这顶“华丽草帽”,至今还藏着不少科学家没解开的谜:组成光环的冰碎块,是土星诞生时就有的“原始遗物”,还是后来土星的卫星和小天体相撞,碎掉的碎片形成的?它那“环环相套”的奇异结构,又是怎么来的?这些问题,还等着未来的探测任务去寻找答案,而我们,或许能在不久的将来,揭开这颗太阳系“宝石”的终极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