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6年以后再上越野赛道,还是距离更长的50km,有很多话想跟大家说

因何成行熟悉我的小伙伴,是知道我平时跑跑马拉松的。不过今年不同于往年,参赛频率有点疯狂。这么说吧,如果说往年一年也就跑6

因何成行

熟悉我的小伙伴,是知道我平时跑跑马拉松的。不过今年不同于往年,参赛频率有点疯狂。这么说吧,如果说往年一年也就跑6-8个全程马拉松,今年光上半年,就已经跑了7个。

下半年的疯狂还在继续,竟然华丽丽地在8月份就开启了一周一赛的节奏,先是8.23的尧治河越野50km、8.31哈尔滨马拉松全马、9.6黑河马拉松、9.14沈阳马拉松。

我是喜欢写赛记的,因为趁热乎把一些宝贵的记忆碎片记录下来,回头翻看起来也是别有趣味,不过近几年,我越发懒散,经常是完赛很久都没写赛记,以至于最后把细节统统忘记,也就没有什么记录的必要了。这不,离8.23的尧治河越野50km已经过去两周多,我才开始提笔,也是强提精神,纯当流水账记录了。

从15年刚开始跑马拉松(兰州半马),十年过去,我跑的马拉松不算少,光全马都已经43个了,但越野却参加得很少,就19年黄山山地马拉松(爬升4000多米,其实已经是纯越野赛事了)、19年TNF莫干山越野35公里两个赛事。所以在23年重新开始跑马拉松时,压根没想着什么时候会重新开始跑越野。

也是前阵子,有个好朋友秦老师问我跑不跑尧治河越野,跑的话可以一起。然后我搜了一下“尧治河”,才知道是在襄阳市保康县,不过距离我大江西确实不远,而且之后一周我本来也是要跑哈尔滨马拉松的,算是顺路,襄阳距离我另外一个好朋友所在的南阳又特别近,赛后访友也方便,那就去吧,于是成行。

赛前

▲此生唯爱碳水,所以减肥一直难告成功,出门前先来了一大碗面条。

前往保康的交通便利度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像我从吉安出发,可以坐普快火车到襄阳(车次较少,加上正值暑期,票很难买)再坐高铁去保康,或者就普快/高铁坐到武汉,再从武汉高铁直达保康。到了保康,想要去尧治河景区就很简单了,赛事组委会安排了大巴在保康站接驳。

▲我是选择先到的武汉过个夜,第二天再去保康。每次到武汉,我首先要吃的不是热干面,而是生烫牛肉面/粉,真的是太爱这一口了。不过汉口站附近的这家分量有点小,害我晚上又补了顿炸鸡,我不胖谁胖!!!

我从家里去武汉也花费了几个小时,晚上就早早睡下了,第二天选的是最早去保康的那趟车——7:02的G3451。坏处是要早起,这对于经常跑赛事的我来说,倒不是什么问题;好处是这趟车是武汉到保康最便宜的一趟,170块,之后的车次就是188-220元不等。出门在外,能省则省嘛~

▲到保康县站,也才早上九点半左右,不过太阳已经是升起来了,这让我不由得有点担心第二天的比赛,到时会不会有点热呢?

▲保康县站只有一个出站口,而去往尧治河景区的接驳车,已经在那等着了,相当好找,车次也很多,从上午10点到下午五六点,基本1小时一趟,所以不管你是几点到保康县站,坐接驳车去起点附近,都是方便的。

▲可能是起太早,发车没多久,就睡着了,再醒来时,已经能够看到很好看的山峰,以及跟江西也差不多的乡间“大别野”了。

▲从保康县站到领物点也是起点的尧帝门,用时1个半小时左右。

▲因为足足6年没再跑过越野赛事,我的很多装备已经老化或者遗失。不过我是个比较严(胆)谨(小)的人,所以在来之前,就按着官方给定的强装清单,把东西都制备齐了。现场检查最严格的,就是看冲锋衣是不是做了压胶和防水系数,最好自带啦,虽然现场展销会也有售卖。

最搞笑的是,赛事工作人员看我装备准备得那么齐全,先是夸了一句“哇,装备准备得很全嘛”,然后又加了一句“一看就是新人”。呃,好吧,6年以后再跑,也确实是新人了。好气啊,但还是要保持微笑。

▲在完成强装检查后,就可以领取参赛号码簿、参赛服等参赛物资的领取了,参赛服是新中体旗下的果凡品牌装备。

▲因为已经是中午12点多,太阳还是有点晒的,我领完物资后,也是草草拍了个起点大门,就去酒店了。我跟秦老师就住在领物点旁边的尧帝门酒店,这可能是我住过离起点最近的一次了。

▲感觉还是舒适宽敞的,具体价格我不太清楚,因为我是直接抱的秦老师大腿。不过在领物现场也认识了北京来的李姐,她没有提前订住宿,后来在附近找的民宿,也是一百出头就搞定了,所以住宿方面不用太担心。

就算实在找不到住宿,也可以住马桥镇,组委会早上5点会安排接驳车从马桥镇接选手到起点,就是这样的话,就需要起得更早了。

▲参赛包里的物资不算特别多,不过有的就很实用了。比如“参赛包”,容积很大,可以装下很多东西,手提或者肩挎都很方便;组委会还为选手提供了尧治河旅游度假区、野人洞和三界洞天3个景区各10张门票,我查了下,单价都在几十以上,你可以带着很多家人、朋友自驾而来,赛前赛后旅游观光什么的;喷雾也可以在赛后起到迅速的舒缓作用。

▲在酒店里休整了一下以后,决定在酒店附近走走。彼时已经是18:10,天色渐渐暗下来了,远处的尧帝门牌坊看着还是很有气势的。

▲尧治河景区的几个主要景点相距不远,而且会有观光车接驳,如果想去各大景点玩,也都是方便的。

▲转到尧帝门的另一面,这个牌坊越发显得古色古香。

▲中午简单吃了点干粮,晚上是打算正经吃顿饭的,我在酒店附近随便溜达了一下找了家饭馆,菜的定价不一,有的也还算便宜,有的却很贵。本着尝尝当地特色的想法,点了个酱豆烧尧乡腊肉。

▲不过用餐体验是比较糟糕的,一是等餐等了将近1个小时,二是菜并不好吃,腊肉一看就是没好好洗,咸得要命。吃饭嘛,贵或者便宜本来没什么,但又贵又不好吃,还是让我有点不开心。早知道在酒店餐厅里吃得了,反正再贵又能贵到哪里去呢?

▲等我吃完饭,起点大门舞台那已经热闹起来了,一是赛前技术说明会,然后还有各种搞气氛的节目,比如就请了襄阳人北京兰凤剧社社长、京剧梅派传人刘冰,以及央视主持人苹果姐姐过来。

▲第二天就是比赛日了,现场还是很热闹的,也有不少美食摊位供选手体验打卡。甚至还有篝火晚会,不过我没特别留意,以至于等我看到的时候,已经快要散场了。

在外面溜达了一圈,消食也消得差不多,就回了房间收拾东西。秦老师也已经到了,两个人聊了下天,竟然也是没有早睡,不过好在离起点近,五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还是能保证的,也就无所谓了。是夜无事。

▲早上五点多就起了,去吃了早饭(酒店含早),排空,就往起点检录去。检录入口那有水站,可以先把水袋和水壶装满,以备赛道上随时取用。不过早上7点就起跑,彼时温度不高,太阳也没出来,如果觉得背着水上山是个累赘,也可以考虑在CP1再把水补上(第一个CP点只有4.79公里,虽然爬升大,但距离近)。

▲起跑仪式里,还有奏国歌环节,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跑友们的热情也很高涨,在起点前拍照的人很多。

▲随着发枪嘉宾手里的喇叭响起,尧治河越野赛也就拉开了帷幕。小比赛就是好,我的位置还能靠前一些,不然像有时候参加大赛时一样,过起点就要10多分钟,就会挺泄气的。

起点→CP1龙池湿地

▲穿过尧帝门,进入的是一小片居民区,都是独栋小别墅,想必住在这片清幽的所在,平日里还是很自在的,可惜也只能简单羡慕一下,跑完尧治河,我自己还是得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做牛马。

▲起跑的组别包含5、15、30、50km全组别,所以人数不少,不过较短距离的选手更多可能是玩票性质,在这个上山的连续螺旋坡上,已经是有跑友开始走路了。

▲从6月跑完贵阳马拉松后,我也是只有训练,没有参赛,初开跑还是能跑一下的,所以再回头看后面的时候,也是能把人看成小点了。我跟秦老师其实是一起出发的,不过跑两步后,就看不到他人了,于是干脆直接往前面跑,想着我后程肯定掉速的,而他耐力很好,一定能追上我。

▲然后赛段上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桥段出现了。因为赛事强装里,是包含保暖衣物或者长袖的,我想着保暖嘛,干脆做到位,带件羽绒服吧,但是我又没有很多专业小伙伴的轻薄型羽绒服,只有这件足足有700g鹅绒的压缩型羽绒服,于是我就用绑扎带很细心地把它绑在我的越野背包上,然后赛道上一路下来就有不下于10位跑友,问我这个鼓鼓囊囊的东西是什么。然后几乎每位跑友在得知我这是羽绒服时,都直呼牛X(当然,心里可能会觉得这个人二不拉几)。

▲春满楚天门牌石,由书法家杨斌庆题,石艺张雕刻制作,是湖北电视艺术林的纪念。

▲除了树林,这里还种了一片玉米,也是饶有趣味了。我想着这片玉米地距离山脚下并不算近,即便交通便利,灌溉可能也是问题,不过看着却长得挺好,应该还是有什么超越我认知的事情在发生。往远处望去,风景确实很好,令人心旷神怡。

▲距离开跑已经过去40分钟,一路都顶多几个缓上坡,相比于刚起跑那一段路,要简单很多,而且前面也是CP1点的补给站了,食物的魅力在召唤!对于尧治河,可能很多小伙伴都不算熟悉,但神龙架,大家应该就都久仰其名了,两个地方其实就离得很近的,说是一块地方也不为过。

▲CP1龙池湿地,距离4.79公里,耗时38分钟。爬升259米,下降6米。

▲哇哦,水果、干果一大堆,不过我刚开始跑这点距离,早饭还没消化,也就没怎么吃。

▲沙琪玛、粗粮饼、巧克力和蛋黄派。

▲我就浅喝一杯可乐吧~冰爽带劲!

CP1龙池湿地→CP2长岭下

▲吃完继续前进,就是又一个陡坡,这个补给点简直太到位了,再晚点,我就该跑不动了。

▲不过没想到往爬公路坡没多久,就告别公路,进入真正的越野赛段了。

▲虽然公路变野路,不过却是成熟的机耕道,而且比较平坦,所以很多跑友也是在这里开始跑起来了。

▲又见玉米地,住在这样的深山里,我们那已经不太多见了,倒是挺适合社恐人群的。

▲路好跑,又是历经CP1连续爬坡的折磨后,大家在这段平路,仿佛浑身的力气都得到了释放。

▲也就在这里才有了一点缓坡,不过难度不大。

▲回到一段土路上,坡度会相对大一些,看来对于大部分跑友来说,爬坡都是有些难度的,这不,大家又开始“徒步”了。这段土路还有一点值得提防,有土蜂。

▲已经是早上8:10,太阳已经出来了,天真蓝啊~

▲上坡路段,大家也都用上杖了。

▲在密林深处,竟然还有个补水点,我觉得耐吉赛事的保障工作做得很到位了,工作人员也是辛苦了。

▲从好走的机耕道,进入树林中,难度会稍大一些,不过道路事先都做过修正,通过倒是不难。

▲咦,竟然跑出去这么远,还能出现一次塞车。

▲回到平路,大家又开始狂奔了,不讲武德啊,一个个离我而去的。

▲这大哥走累了,看着前面的坡驻足的样子,我是能感受到他的无奈了。

▲15公里组和30/50公里组要在这里分开了,有大喇叭提前提醒,倒是不容易走错的。

▲工作人员也是很尽责了,赛事总监张宇和同事们在一起,哈哈哈~

▲这种路比土路还要好走,因为树叶已经攒下了一层厚厚的腐殖质,脚踩上去就很松软的。

▲不过我们是踏在山脊上,所以还是要多注意安全,毕竟旁边可就是深谷了。

▲这是蓝天救援队的小伙伴?我路过的时候,很热情地为我加油呢,感谢~

▲我自己很喜欢这张照片,道路上升,但前景光明的感觉。

▲碰到这种下山路段,我可就太爱了,我一直都标榜自己是“下山猛虎”的,19年在莫干山的时候,就是下山一路超过了好几十人。

▲哇,看样子我要走出森林,进入盘山公路了,我有个预感...

▲果然,CP2补给点出现在我面前。

▲CP2长岭下,距离10.11公里,这也是整个赛段最长的一段距离,从开赛开始总用时2小时54分,爬升514米,下降392米,领先关门时间约1小时。这里也是30km组和50km组分路的地方,听说30km组是水泥大马路一路向下,羡慕死我了。因为我这50km组,即将迎来最难的一段爬坡。

CP2长岭下→CP3三界洞天

▲我对赛道并没有做事先研究,我还以为50km组也是一路大马路向下呢,没想到没跑多远,就是硬土路,虽然是下坡,但跑感并不舒适。

▲跑着跑着,硬土路干脆变成碎石路,更难跑了。

▲彼时上午10:19,是不是从照片就可以看出,阳光不小了。

▲跑完下坡路,是一个小土坡,爬完小土坡,会经过一段小竹林,然后有间旧挖方,有耐吉的工作人员在那。我经过的时候,人家也是很友好地跟我打招呼,为我加油。

▲然后就来到了这段可以说整个赛事最虐的一段爬坡。完全没有路的光面坡,耐吉事先在上面挖了一些小凹槽,可供选手手脚借力,顶着太阳,尤其消耗体力。我在爬完后还想,幸亏没下雨,不然更完蛋,估计只能用牵引绳才能上去了。

▲看,图中红圈就是我上山的地方,你就可以想见我爬的这个山坡有多陡了。

▲爬完这个山坡,可以说是“苦尽甘来”,进入了这条特别漂亮的彩虹盘山公路。有位后来还会遇见的跑友,在宣传栏下坐着休息。

▲再这样多彩而风景秀丽的山路上跑步,还有微风吹来,整个人还是很舒服的,这也是越野赛后的尧治河半程马拉松的赛段之一。而这种隧道在尧治河景区很常见,我也是有幸从1号隧道经过。

▲隧道里面,都比外面要凉快许多,我都有点舍不得出去了。

▲在这样的赛道上奔跑,就很出片啊,可惜这个赛段反而没有摄影师(或者已经“弃”我们这群跑得慢选手而去),有点遗憾呢~

▲当我第一次看到对面的山体上有灌木组成的字样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我后来要跑到那边去。

▲路边总是能看到各种值得一看的果树,比如这里就有一棵核桃树。就是不知道是否有主,要是没有的话,我是想摘几颗核桃的。

▲可能是前面爬坡的消耗太大,所以这段马路即便很好跑,我其实也跑不太动,我事后看了一下,在这个路段,我慢的时候,公里配速已经来到了21分51秒,不过下一公里,又追回了11分46秒,整体呈现个没怎么好好训练,就瞎跑50公里的状态。

▲然后就在这里被“郝妹妹”追到了,这会我还没意识到,在后面的赛段,我们会你追我赶好几次,然后她最后还是最后一位完赛选手,被赛事总监鲜花和安排车送站,如此大排面,我是很羡慕了。前面警察叔叔那,也是开始从马路下到野路上去。

▲因为是下山,这样的松软路面特别适合我,我也是在这个赛段,将配速重新拉回到11分46秒,不愧“下山猛虎”之名。

▲不过跑了1公里左右,就塞车了。前面两位跑友都是资深户外爱好者,一位徒步了几条路线去西藏,一位不是垂降,就是瀑降,我在后面听着好生崇拜。不过前面进藏几次的哥们眼睛有点疾病,所以下坡时尤其需要小心谨慎,然而路又很窄,我没办法在保证他们安全的情况下实现超越,所以我也就只能有点无聊地降速跟在他们身后,走了又是差不多1公里,配速降低到20分14秒,老实说有点浪费我下山的优势,不过没办法,安全第一嘛~

▲即便是下完山,来到这样的阶梯路,我还是不好超过他们,且跟着吧~

▲直到进入老龙宫景区,路宽敞了,我才超过他们,直往前去。这段路毕竟是石头路,出于保险,我还压了下速度,配速为14分53秒。

▲这么可爱的猪,我肯定要拍下来发给朋友,问他怎么来老龙宫了。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来源于李白的《上安州裴长史书》,意思就不用解释了,跟“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差不多。

▲回望一眼老龙宫,风景确实不错,如果从山上那管道滑下来,应该挺有意思。

▲下了老龙宫,就是往三界洞天的上升路,我恢复了一点体力,是跑上去的。路边有很多这种酒坛状的饰物,蔚为壮观。

▲前面就是三界洞天了,没进去前,我还没意识到进去后会多爽。

▲因为三界洞天的溶洞里温度长期比室外低10℃以上,刚进去的我,还以为开了空调,就很凉快。一进去就是个酒肆,可惜还要继续跑步,不然就可以尝尝这尧治河水酿造的粮食酒味道如何了。

▲溶洞内的石板有点潮湿,我跑得相对谨慎,不过整体感受还好,仍然是十多分的配速。

▲听三界洞天这名字,想必大家也知道这里面会是个神话世界,比如这个哪吒闹海雕塑,就做得挺传神。

▲还有这四大天王雕像和腾空柱,从中间跑过,就很有一种庄严感。景区并没有因为选手而封闭,我觉得这样挺好,当我从游客身边跑过时,也能收获他们的加油和喝彩声,对于彼此,应该都是比较独特的体验吧~

▲虽然三界洞天里很凉快,我舍不得出来,但终归是还要出来的。出来就是CP3补给点,也挺好的,刚好补充下。此时距离开赛已经过去4小时45分,单段距离6.7公里,总完成21.6公里,爬升231米,下降544米,领先关门时间为1小时15分,也就是说还追回来一点时间。事实也确实如此,除了CP2→CP3刚开始那段爬坡过于变态,后面的赛段其实不算难。

好吃的还不少,不过我不算饿,主要还是喝了点水和饮料,吃了点西瓜和热食。西瓜我还不敢多吃,怕吃了肚子不舒服。

▲现在回头再看,就都很想吃的样子,你说当时怎么就不争气多吃一点呢,哈哈哈~这里还遇到一位跑友不幸扭到脚,只能提前退赛,为他感到遗憾的同时,也暗自为自己加油,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啊~

▲回头拍了一张三界洞天的照片,几个浮雕是谁想必也不难猜,三皇五帝~刚好之前遇到喜欢玩瀑降的哥们从洞里出来,我补给好了,就不等他了,先走为敬。

▲山头上还写了个“龙”的繁体字,深得我心。

CP3三界洞天→CP4宦家油坊

▲拍照的功夫,前面遇到的“郝妹妹”嗖的一下从我身边跑过,好家伙,她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完全没印象好吧?除了她,身边也出现了好几个跑友,大家边跑边聊天,我拍照的频率也下来了,过了马路上山到前文提到“诗与远方”灌木林丛的地方,是松滑的红壤斜坡,费了点力气上去,然后就是又一段盘山公路。我跟“郝妹妹”配速差不多,就干脆两个人边跑边聊天,差不多1个多小时没再拍照。

▲“郝妹妹”也是个神奇的女子,读书的时候,能一个人去探索秦岭然后迷路,在深山密林里呆了十多个小时。毕业后又是跑马拉松,又是跑越野,兼顾工作和生活,兴趣爱好还贼广泛,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完全的一“精力怪”,让我这老年人自叹弗如。这不,一个下坡的功夫,完全没留力,又把我甩在后面了。

▲又是跑了20分钟,这段路完全是水泥大马路下坡,所以配速也上来了,基本都是连续几公里的10分配。身旁出现了小村落,于是这两只番鸭,就华丽丽地进入了我的镜头。

▲原来我们已经来到了董家沟的地界了,前面有工作人员,让我过去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嚯,有“郝妹妹”最爱的热饮,不过我是从小就不爱喝热的,也就没喝。过完这段马路,就又是上山的路了,继续加油。

▲又是过去20分钟,再次下山,看到这样的老房子。我家那边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老房子了,不过我小时候有,所以看着还挺亲切的,而且大家看到这个“锅”没有?小时候家里是没有网络和有线电视的,难得的电视频道,都需要靠这个“锅”来实现。

▲又出现了一段水泥路,而且还是下坡路,加速,必须得加速!

▲历时6小时55分,终于来到CP4宦家油坊,仍然只领先CP4关门时间1小时5分。单程距离8公里,爬升412米,下降505米。“郝妹妹”稍作补给,就绝尘而去,狠心肠的女人哎~

▲没想到在CP4刚好遇到这次成行最大的功臣——秦老师。他有点中暑,不太舒服,也是打算跑到这就结束这次旅程了,我打算继续往前跑跑,因为领先关门时间也不多,合影的时候都过于仓促,以至于照片都拍糊了。

CP4宦家油坊→CP5董家沟

▲我又开始了一个人的旅程,CP4→CP5的这段路虽然不长,但爬升贼大,不同于CP2→CP3的陡山坡,这段路纯属从山脚爬了完整的一座山,在6.8公里的路程中,总爬升达到了692米,还有629米的坡降。我几乎是没爬多久就开始哼哧哼哧直喘气,可能是喘气太频繁,以至于赛后第二天喉咙都破了,吞咽苦难。

▲爬山过程耗时46分钟,由于太累,完全无心拍照,也实现了最可怕的单公里用时——39分钟06秒。直到爬完这座山,回到平坦的路段,我才重新拍了一张照片。这时候的天已经开始暗沉沉的,虽然温度下来了一些,可是估摸着要下雨了,我也是顿感不妙。

▲登高望远,山顶的风景是很好了,也不枉我这一顿爬山的付出。因为是下山一段,才会来到另一条机耕道上,所以下山的这段,我的配速上来了不少,为11分配左右。

▲这里竟然又出现了一个房子,尧治河人民是真能闯啊,这山上都有人住呢,上山下山多费劲啊~

▲我终归是来到了机耕道上,这条路就很平直了,虽然是硬土结合碎石,但整体跑起来感觉还可以,我觉得本来完全可以大有可为的。

▲可是!这天开始下起雨来了!!!彼时15:10,开始下雨了,伙伴们!

▲雨是越下越大,本来比较好跑的机耕道,现在走路都费劲。不仅鞋底粘了很多黄泥,鞋子里还进了很多水,我都能感觉到脚踩水的声音。

▲我就这样淋了足足半小时的雨,在机耕道上独自艰难前行,也终于是把这条叫新户营路的机耕道走到了尽头。雨只是小了,并没有完全消失,更可怕的是,路面已经完全润湿,这次比赛最艰难的部分,即将上演。

▲我从新户营路上下来,又进入了一片玉米地,尧治河人民是真爱种玉米!

▲然后又是爬山。因为下雨的缘故,上山也变得湿滑,速度明显减慢,我的配速从11分掉到了22分。

▲下山更是噩梦,本来没下雨可以做下山猛虎的我,只能一点一点地试探前进。“郝妹妹”和那位眼睛有点疾病的跑友更完蛋,他们比我下山的速度还慢,在一段采光也不好的密林深处,我把他们超越,直到再次出现在一块开阔地。我本来是想陪着他们一起的,因为也不太放心,但晚上还要跟秦老师跟车去襄阳,所以我还有必要尽早完赛,只能“挥泪”继续前进。

▲又见玉米地。然后又是一段沿着山上溪流的路线前进的大石头路,又过了一段河流边的渠道路。

▲终于,在从新户营路尽头历时42分钟,来到了CP5董家沟。此时距离开赛已经过去9小时22分钟,这段距离其实只有6.8公里,我却足足走了2小时27分钟,又因为基本上是独自前行,在对赛事是否熔断的恐惧中,真是相当骄傲。不夸张地说,看到CP点的工作人员,真跟看到亲人一样亲切。

▲因为我到CP5时,领先这个点的关门时间也就38分钟,而接下来的路程,我心里也没有底,所以我完全不敢多做停留,仍然只是吃了点西瓜,补充了水和饮料,就继续前进了。

CP5董家沟→CP6尧治河度假酒店

▲在大马路上没走多远,就又要拐入野路了。刚开始的一小段煤渣路还挺好走的,然后就是很长一段带坡度的黄泥路了。如果没下雨,这就很好了,可是下雨了,我的鞋子几乎是越走越沉,以至于隔一段时间,我还要在草丛里刮一下泥。

更可怕的还是心理,因为我没走多远,就碰到个跑友往回走,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太滑了,不跑了,回CP5退赛去。我的心顿时凉了一大截。不过我一般还是比较执拗的,我就想着自己亲自去看看吧,不行再说。

▲如果说觉得刚开始的黄泥路就算难的话,从这里下去的下坡山路,就更是噩梦了。这段路比前一段下山路还要难走,因为它基本是光秃秃的路面和不知道结不结实的树枝,没有草作为防滑辅助,我在很多个地方基本都要借助树枝把自己荡悠过去。

也出现了几次脚底打滑,脚趾头顶着鞋头非常痛;因为鞋子里进水,也起了好几个水泡;有几次打滑时借助手撑住地面还发生了手掌的翻转,差点扭伤;有一次则是结结实实摔了个屁股蹲,手上、衣服裤子上都是烂泥巴...如今想想,仍然是噩梦。

▲这段路我花了32分钟,但感官上却是如此的漫长,漫长到事后不再想回忆起。终于从树林湿滑的下坡路回到普通的砂石路时,真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不过因为下坡时脚趾顶着鞋头消耗过大,即便回到下坡的大路上,也是跑不动了,只能快走,多争取点时间。

▲这次没有花太长时间,6分钟后就看到了村落,然后进入了柏油大马路上。

▲仍然是跑不动,被一个拿着运动相机的小姐姐追上,我看她应该是自媒体博主吧,不过我平时对运动博主也少有关注,所以并不认识。她对于我鼓鼓囊囊的羽绒服也是很好奇,采访了我一下,夸了我一波后,就加速往前去了。

▲马路两边有一些风格偏早的红色建筑,看着很亲切,有种穿越到教员时代的感觉。

▲连续的下坡啊,可惜腿太酸了,实在跑不起来,这就让到CP点短短的一段路,变得格外漫长了。

▲雨后的山间弥漫着雾气,景致是很不错的,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这一条路边的红色建筑还是很多的,一路下来会很有氛围感。

▲终于跑到了尧治河度假酒店,右转就是CP点了,可以吃点东西了~

▲抵达CP6尧治河度假酒店时,距离开赛已经过去10小时56分,距离这个CP点的关门时间是1小时04分,我这一路下来还挺稳定,一直距离关门时间再1小时左右。距离5.85公里,爬升195米,下降562米,看起来很简单对不对,不过因为下雨湿滑,这段路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噩梦,我觉得如果没下雨,我高低能快上半个小时以上。

▲虽然号称吃东西,但其实也有点吃不下的,简单喝了几口热茶,吃了点泡面和鸡肉,就重新启程,往终点去了。工作人员很热情地招呼我多吃点,经历了差不多11个小时的苦熬,他们还这么热情,我很感动,因为常跑马拉松的小伙伴们可能知道,其实人在为赛事服务4个小时以上,就很容易觉得疲倦的。

▲这两位跑友中,男跑友前文中已经介绍多次了,一直和我保持着比较稳定的节奏,两个人虽有拉扯,但整体成绩接近。右边这位跑友应该叫冬梅,后劲还是很强的,最后一段路我们同行了一阵,最后她加速往终点去,最后比我快5分钟不到。

CP6尧治河度假酒店→终点

▲继续出发,虽然已经是下午18时02分,不过天倒是还没黑。前面就是尧帝神峡了,不过赛事路线走的右边的游览道,而不是左侧的车道,好在问过工作人员,说是没有泥巴路了,心下稍安。

▲路过一个小姐姐和她男朋友在那拍照,看到我跑过来,还很热情地给我加油,那就祝她可以一直开开心心吧~

▲尧帝神峡段是由下往上走,几乎隔一阵,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大、小瀑布。

▲在背着一包东西,又已经深度疲劳的情况下,走这样的过河小墩子,饶有趣味,会有一种害怕摔倒的感觉。

▲从这里上去,就是尧治河水库了,像这样建在比较狭窄、陡峭峡谷带的水库,我还是第一次见,耳目一新。

▲看到这样一个小山扶梯,我其实是有点担心前面还有野路的,怕到时路上又湿滑难行,不过好在没有,只是多了点爬升,也是勉强够坚持的。

▲路边的远古人俑甚是可爱。

▲尧治河水库大坝。看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其实还是比较感动的,短短几十年,我们能有如今的日子,离不开先辈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辛勤付出,其中就包括在水利基建这些事业上的努力。其实如果按耕作条件的适宜性来说,印度比我国更为优越,但我们能成为更好的农业产业国,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拥有更好的水利设施。

▲林间吊桥,别有趣味。

▲在这里拍照可太出片了。

▲反正也跑不动,干脆我先给自己拍一张吧~

▲大部分时候的路,都是这样的河边小路,不过很长一段距离里,我前后都没人,所以也就不会拥挤。天色渐暗,引路标上有反光条,用头灯照着指引性很好。

▲这里的这个瀑布落差更大,看起来自然也就更壮观,就连连接两岸的瀑布桥,样式也更为宏伟壮观。图中红圈处,是一位跑30km组的小姐姐,下午就完赛了,就跑到尧帝神峡这拍选手。她也是个摄影师或者运动博主,我拍瀑布的时候,她看到我了,在那跟我挥手问好。后来上了桥,后面的冬梅姑娘也追上来了,还帮她拍了点照片、视频素材。

此时已经是晚上19点,尧帝神峡天色其实挺暗了,赛道上又基本没什么选手,我一粗卤汉子倒是不怕,没想到摄影师妹子还挺怕黑的,她本来想再拍点素材来着,但半天也没有选手再来,于是就往前来追赶我(冬梅姑娘已经绝尘而去),追到我时,还连呼庆幸,终于不害怕了。哈哈哈哈,很高兴在完全跑不动的情况下,还能给跑友一些帮助。

▲前面这栋建筑是不是还挺雅致?大家绝对猜不到它的用途——钓鱼场。其实我常常也很想去钓鱼,但总感觉现在的自己心还不太静,等机缘吧~

▲山间高阁,加上雾气缭绕,“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从尧帝神峡的小径走回去往尧帝门的马路,走了没多会,就有两辆车问我跟摄影妹子上不上车,离尧帝门还有将近3公里,夜色已深,摄影妹子本身也早就完赛,没必要陪我走路,我就让她先上车去终点了。我嘛,虽然是累极了,但这点原则还是有的,怎么能弄虚作假呢?还是继续“徒步”吧~

▲每次经过民居旁边,都会多一份安全感,这可能就是“万家灯火”的意义吧~

▲接下来的一段将近20分钟的路途,因为比较暗,我也就懒得拍了,直到来到终点舞台对面的山头,被舞台上的工作人员捕捉到,给了我一个追光,主持人还特别有激情地说着一些“浮夸之语”,不好意思之外,确实“虚荣心”得到了大大的满足。从对面山头绕到尧帝门背后,前面就是终点了,张总监和更多工作人员都在终点等着,真是让人感动啊,我觉得这可能就是越野赛的魅力所在吧~比人数更多的马拉松,会更容易有人文关怀。

▲冲线照。在终点还有工作人员指导怎么摆pose来拍冲线照,这个环节可太爱了,很出片有没有?虽然白鞋子已经完全黑成一块了。历时13小时05分10秒,终于完成最后一段的7.74公里,爬升344米,下降35米,终于到终点了,安全完赛了,对于缺练的自己来说,就是最大的胜利!

▲现场的大屏幕上,会实时更新播放完赛选手的信息,虽然自己并不快,但看着屏幕,成就感还是很强烈的。

▲赛事关门时间14小时,工作人员也是蛮辛苦的。这还只是50公里赛事,要是100公里甚至更长距离的赛事,对于选手,对于赛事工作人员,都是很大的考验。

▲活泼的主持人。

秦老师和轲影像的赵总在终点等我蛮久,一起驱车去襄阳,所以我也没多做停留,在赵总同事的房间洗了个澡,就上车去襄阳了。

▲后来才知道,郝妹妹刚好拿了最后一名,享受张总监亲自挂牌、赛道旁夹道欢迎、鲜花和专车送站服务,真好啊,酸了酸了~

▲其实最后50公里组总共完赛的这235名选手里,我也排到倒数第五了,难得的赛事体验了,属于是。

总结

▲尧治河越野50km组整体难度不算大,总爬升也只有2647m,还挺适合入门跑友选择的(30km组爬升才1296m)。不过对于我这个疏于训练的人来说,能在关门时间内完成,就已经很知足了。有机会好好练练,再看要不要跑别的越野赛事吧~越野自然是有趣的,但相比马拉松,更为凶险,做好准备,很有必要。

赛事服务的话,我觉得很好,补给站相隔距离不远,基本不用太大的负重,就可以实现及时补水、补能量。难度相对大的事CP3→CP4的陡坡、CP4→CP5的爬山、CP5→CP6的下雨湿滑,而且后两段路人烟比较少,如果受伤遇险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即时获救,好在有赛事发的GPS,也不属于深山(手机信号一直都不错),定位应当不成问题。虽然赛事知名度不算高,但我觉得办得还挺不错的,有越野爱好的跑友,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