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龙币或将增发10000枚”的消息在收藏圈引发热议。但是这次的增发可能有何原版有所不懂,可是作为纪念币品类之中为数不多能够炒作起来的品类,这个品类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的,现如今突然增发玩家不禁发问:这枚炙手可热的贵金属纪念币,究竟值不值得再次入手?
“龙币”指的就是近期那枚一经发行就突破发行价,并且疯狂飞涨的那一枚!于2025年3月发行,并且这枚龙币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并不是常规银行预约而是通过各种经销商以批发为主、零售为辅的分销模式发行的!
发行方当然是官方,只是这个方法着实与众不同,与其说这枚龙币是纪念币,倒不如说是一个“纯银工艺品”,可是它的优势还是可圈可点的!其最大亮点在于背面以中国传统“龙”为主题,采用高浮雕与精细喷砂工艺,龙形腾跃于云纹之间,气势磅礴,极具视觉冲击力。
在纪念币整体市场趋于冷静的背景下,龙币却能逆势出圈,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设计在线,文化共鸣强烈。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承载着吉祥、力量与尊贵的象征意义。此次龙币的设计摒弃了传统程式化表达,融合现代审美与传统纹样,线条流畅、层次分明,既具艺术性,又富仪式感,成功击中大众审美痛点。
其次,贵金属属性保障基础价值。作为纯银铸造的贵金属纪念币,其本身具备金属材质的保值功能。即便市场情绪波动,银价本身亦构成价格底线,降低了收藏者的持有风险,增强了投资信心。最后,稀缺性催生炒作空间。原版龙币发行量极为有限,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导致“一币难求”。低发行量+高关注度,为资本介入提供了温床,二级市场迅速形成溢价交易,进一步放大其话题性与流动性,形成“越涨越抢、越抢越涨”的正向循环。
该说不说贵金属纪念币本身存在固有弊端。首先,溢价严重。以龙币为例,其原料与工艺成本远低于市场售价,高出部分本质上是“收藏税”或“情绪溢价”,更多体现的是发行方对市场热度的收割。其次功能异化。严格意义上,此类纪念币针对的收藏玩家并不是一般的普通玩家而是有特殊需求和强势鉴赏情感的收藏者。真正以保值增值为目的的贵金属投资者,往往选择金条、银锭等无溢价硬通货;而纯粹的文化收藏者,则更关注历史价值与稀缺性。龙币的走红,实则是“设计驱动+话题营销”模式的成功。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纪念币市场已逐渐形成“为美买单、为文化买单”的模式。只要题材足够强势、设计足够惊艳,价格便具备支撑。龙币的成功,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对于普通玩家而言,若出于喜爱与收藏目的,适量参与并无不可;但若寄望于短期炒作获利,则需警惕增发带来的稀释效应与价格回调风险。
增发10000枚,有特别喜欢的玩家且不考虑溢价或增值问题的玩家可以入手,但是如果玩家奔着投资去的话这个品类和营销模式的龙币真心不建议!因为这种类型的纪念币到手就转手还好,如果打算长期收藏的话恐怕后期发力能力还是比较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