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偶然看到这样一个消息,就是经济专家郎咸平预言:若都不生二胎、三胎,50年后中国人口将变成5.8亿!
乍一听,大有我国人口告急的趋势,似乎多生孩子已经迫在眉睫,不过我身边不少人却觉得,这事儿还真没那么可怕,甚至有点 “盼头”。

当下年轻人不想生孩子其实也是情有可原的,眼下的主力军就是90后一代,然而他们却格外的清醒,不想生,也不敢生。
包括我自己也是一个95后,收入不高,甚至连家里的开销都挣不出来,虽然没有车贷,但是每个月还需要还着近3000元的房贷
从计划要孩子那一刻起,就意味着会多出很多开销,且不说孕期的营养品需要花多少钱,就是产检费,哪次不是200多,如果做NT还有四维等检查项目,一次花销就得上千元。

生完孩子后,找保姆,孩子的奶粉钱以及各种琐事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一个孩子压力就够大了,实在是想象不出如果再多出一个孩子,生活质量会下降成什么样。
不是不想生孩子,是给不了孩子理想的生活,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也是遭罪,我儿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回家作业写到晚上十点是常态,周末还要赶两个补习班,上次期中测试前,孩子连续一周凌晨一点才睡,眼圈黑得像熊猫,看着儿子小小的身板下满身的疲倦,那一刻我心都揪疼了。

但是不学又没办法,你不学,别人学,那就是一种落后,毕竟内卷太严重了。
所以我甚至觉得人少点反而会更好,最起码不会这么内卷了,孩子们的压力可也会减少些,毕竟社会资源是有限的。
这就好比一桌子菜6个人吃和一桌子菜14个人吃,那肯定是不一样的。
其实有时候人太多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就像是美国、加拿大、欧美还有日韩等国家的人,虽然人口少,但是经济一样可以发展,而印度人口那么多,经济也没见得多么好。

所以最重要的是人口数量,而是人口素质,只有社会进步,人口才能降下来。
所以郎咸平专家说的5.8 亿人口,听着是挺少的,但真要是到了那时候,说不定我们的生活质量能提一大截呢。因为我们实在是不愿意看到孩子们也继续走我们的老路,不管是在学习历程中还是在就业上,都充斥着各种竞争,各种内卷,卷的人身心俱疲,卷的人没有一点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