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炅在综艺节目里笑着摆手说:“我从来没用过QQ,那些号码全是别人瞎编的。”

沈月提起QQ空间流传的明星账号时,他无奈摇头,粉丝们满怀期待添加好友,却因验证失败尝到“梦境破碎”的滋味。

许嵩打趣问“何老师是不是用信鸽传信”,何炅幽默接话:“我年纪大归大,还没到那种地步啦!”
他解释这只是个人习惯,并非排斥新技术。

不少网友分享类似经历,自称加过何炅、谢娜的假QQ号,甚至和“明星”聊得火热、送过虚拟礼物。
直到账号频繁换人或者突然消失,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青春里第一次“网恋”对象竟是冒牌货。
有人调侃这算“人生首个诈骗案”,笑着回忆当年傻傻相信屏幕那头真是偶像本尊。

何炅的坦诚无意间掀开数字时代的代际面纱:QQ对许多人来说是青春纪念册,承载着同学录和火星文日志;

而另一批人像他一样,主动跳过主流工具,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连接方式。
这种没有胜负之分,却提醒我们:在科技洪流席卷而来时,每个人依然握有选择如何生活的权利。

那些伪造的QQ号虽带来遗憾,却也成为一代人成长路上独特的数字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