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涛,43岁,中泰机械的市场部灵魂人物,十五年心血将公司从默默无闻推向行业前沿。
他曾是赵志明的左膀右臂,如今却被派去打扫厕所。
十五年的忠诚与付出,竟换来如此屈辱的调岗。
那一夜,他退出所有工作群,割断与公司的最后联系。
但第二天,赵志明却急召他回谈一笔1000万的救命订单,王海涛:“忙着刷厕所,顾不上......”
01
王海涛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手中握着一杯刚泡好的龙井茶,茶香在空气中弥漫。
“海涛,公司决定调整你的岗位,从明天开始,你去负责厂区的卫生工作,主要是打扫厕所。”总经理赵志明的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
王海涛愣住了,手中的茶杯差点滑落,茶水在杯沿晃荡,险些洒出。
“赵总,你是说让我一个市场经理去打扫厕所?”他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是的,公司要优化资源配置,市场部这边会由新人接手,你的工资待遇不变。”赵志明低头翻阅着文件,避开了王海涛的目光。
“赵总,我在公司干了十五年,市场部从无到有是我一手建起来的,现在让我去扫厕所?”王海涛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几分愤怒。
“这是董事会的决定,卫生工作也很重要,关系到厂区的整体形象。”赵志明语气依旧冷淡。
办公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空调的轻微嗡鸣。
旁边的同事小张假装低头整理资料,但手指在键盘上停滞,显然在偷听。
王海涛的手指紧紧攥着茶杯,指节泛白,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心情,但胸口依然像压了一块巨石。
王海涛今年43岁,在中泰机械有限公司奋斗了整整十五年。
2008年,28岁的他从一家国企离职,带着对未来的不安加入了这家刚起步的民营企业。
那时的中泰机械只有二十几人,赵志明不过三十出头,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海涛,你经验丰富,市场开拓就交给你了,干好了,前途无量!”赵志明当时拍着他的肩膀,眼神里满是信任。
从那天起,王海涛便成了中泰机械市场部的核心人物。
他从零开始组建团队,跑客户、谈合同,硬是把中泰机械的工程机械配件推向了全国市场。
十五年来,他见证了公司从一个小厂房成长为拥有300多员工、年销售额数亿的中型企业。
在公司里,王海涛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作为市场部经理,他不仅负责市场拓展,还掌握着与十家核心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
这些客户涉及钢材、液压件、电子元件、物流等产业链上下游,支撑着中泰机械的核心业务。
“王经理,这批液压件的价格能不能再谈谈?”客户老孙常给他打电话。
“王经理,我们的货车调度有点问题,能不能帮忙协调一下?”物流公司的老李总会找他。
类似这样的沟通,王海涛每天要处理几十次。
客户们习惯直接找他,而不是通过市场部的其他员工。
这种模式多年来行之有效,赵志明也从未干涉。
毕竟,业务顺畅,订单源源不断,大家都省心。
02
王海涛的办公桌上摆着两部手机,一部公司配的,一部私人号码。
客户的联系方式都存在他的私人手机里,有些老客户甚至成了他的朋友。
“老王,中泰现在生意这么好,你功不可没啊!”钢材供应商老孙常笑着调侃。
“大家互相帮忙,生意才能做大。”王海涛总是谦虚地回应。
除了市场工作,他还负责客户接待、合同谈判、售后协调等事务。
可以说,中泰机械的市场命脉,很大程度上都系在他一人身上。
赵志明专注于公司战略和对外投资,经常全国各地跑项目。
他出差时,市场部的日常运营全靠王海涛支撑。
“有海涛在,我从不担心市场出问题。”赵志明曾在年会上公开表扬。
王海涛也确实没让人失望,十五年来,他兢兢业业,几乎没出过差错。
即使客户临时变卦,他也能迅速协调,确保订单不受影响。
然而,去年底,工程机械行业受经济下行影响,订单缩水,利润下滑。
赵志明开始推动企业转型,引入更高效的管理模式。
“我们得跟上时代,市场部要用数字化系统,减少对个人经验的依赖。”他在管理层会议上反复强调。
今年初,中泰机械上线了一套CRM系统,试图规范化客户管理流程。
“以后所有客户沟通都要通过系统记录,数据化、透明化。”赵志明宣布。
王海涛当时就感到一丝不安。
他知道,系统化管理可能会削弱他在客户关系上的优势。
但他没想到,变化来得如此迅猛。
昨天下午,赵志明突然找他谈话,说要调整组织架构,市场部经理的岗位将被撤销,职能分散到其他团队。
“海涛,你年纪也不小了,去卫生岗位轻松点,待遇不变,也算公司对你的照顾。”赵志明的语气像在施恩。
王海涛愣在原地,脑子里一片空白。
从市场经理到扫厕所,这不仅是工作的变化,更是对他职业尊严的践踏。
“赵总,是我工作上有什么问题吗?”他试图寻找原因。
“没问题,就是公司要规范化,减少中间环节。”赵志明的回答冷冰冰,毫无温度。
十五年的付出,仿佛一夜之间被一笔勾销。
王海涛心中五味杂陈,愤怒、无奈、失落交织在一起。
03
第二天早上7点,王海涛准时来到公司。
他没有走向三楼的市场部办公室,而是去了厂区角落的卫生间旁边的休息室。
休息室只有几平米,堆着拖把、扫帚和清洁剂,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刺鼻气味。
“王经理……不,王师傅,以后这里就交给你了。”原来的保洁员老马尴尬地交接工作。
老马55岁,在中泰干了五年保洁,平时见到王海涛都会点头哈腰叫“王经理”。
如今角色互换,两人都觉得别扭。
“老马,叫我老王就行。”王海涛挤出一丝苦笑。
保洁工作简单却琐碎:打扫厂区厕所、清理垃圾、维护卫生环境。
对于干了十五年市场工作的王海涛来说,这份工作显得单调而屈辱。
上午9点,一辆物流公司的货车停在厂区门口。
“王经理,今天的货车调度有点问题,能不能帮忙协调?”司机老周照旧找他。
话说到一半,老周愣住了。
他看见王海涛穿着蓝色工作服,拿着拖把站在厕所门口。
“王经理,你这是……”老周一脸困惑。
“我现在负责卫生,货车的事你找市场部。”王海涛语气平静,但眼神里藏着苦涩。
这一幕被几个路过的员工看见,消息迅速传开:王经理真的去扫厕所了!
“不可能吧,王经理怎么干这个?”
“听说公司要数字化管理,市场部经理的职位取消了。”
“以后客户的事谁来管?”
员工们议论纷纷,震惊之余更多是不解。
中午吃饭时,几个关系好的同事来到休息室。
“老王,去食堂吃一口?”市场部的小李试探着问。
“不了,我在这吃面包。”王海涛摆摆手,不想面对同事们的目光。
下午1点,液压件客户的老板老钱亲自来厂里谈合作。
他和王海涛合作了十年,关系铁得像兄弟。
“老王,你在这扫厕所?开什么玩笑?”老钱看见王海涛,震惊得下巴差点掉下来。
“公司安排。”王海涛简单回应,语气冷淡。
“那我找谁谈生意?以前都是你跟我对接。”老钱皱眉。
“找市场部,他们会安排。”王海涛低头拖地,不愿多说。
老钱无奈地去了办公楼,半小时后回来,脸色铁青。
“老王,市场部那小伙子啥都不懂,连我们产品的参数都搞不清,这生意没法谈!”
王海涛无奈地摇头:“我现在管不了这些了。”
这一天,类似的情况不断上演。
客户们习惯了找王海涛,面对新流程一脸茫然,沟通频频受阻。
傍晚6点,下班时间,王海涛锁好休息室,走向停车场。
他迎面撞上赵志明,气氛尴尬得像凝固了。
“老王,今天还适应吗?”赵志明主动开口,语气有些不自然。
“还行。”王海涛冷冷回应。
“有啥困难跟我说。”赵志明试图缓和气氛。
王海涛没吭声,径直走向自己的电动车。
04
回家的路上,他心乱如麻。
十五年的职业生涯,从意气风发的市场先锋到如今的厕所清洁工,这种落差像一把刀,狠狠刺进他的自尊。
回到家,妻子陈丽正在客厅看电视。
“今天咋样?还顺利吗?”陈丽关切地问。
王海涛点燃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口:“扫厕所,能有多顺利?”
陈丽放下遥控器,坐到他身边:“海涛,要不换个工作吧,你这么有能力,哪不能干?”
“43岁了,哪那么容易。”王海涛苦笑,“再说,我对中泰有感情,舍不得走。”
“可现在这样,你心里好受吗?”陈丽叹了口气。
王海涛没回答,只是默默抽烟,烟雾在客厅里弥散,像他此刻的迷茫。
深夜11点,王海涛睡不着,从床上爬起来,走进书房打开手机。
他登录企业微信,屏幕上显示着十几个工作群:客户群、市场部群、紧急协调群……
这些群是他一手创建的,承载着公司市场工作的核心沟通。
多年来,客户有问题、同事有需求,都会在群里@王海涛。
他点开“中泰客户协调群”,里面有十家核心客户的负责人和公司几个部门经理。
最后一条消息是下午4点老孙发的:“王经理,明天发货时间能调整吗?”
没人回复。
王海涛盯着屏幕,心头一阵酸楚。
以前,他会立刻回复,协调各方解决问题。
可现在,他只是个清洁工。
他又打开“市场部核心群”,赵志明也在,最新消息是关于新CRM系统的通知。
他在群里已被边缘化,消息无人问津。
王海涛深吸一口气,做出决定。
他点开“中泰客户协调群”,退出群聊,系统提示:“确定退出群聊吗?”
他果断点击“确定”。
接着是“市场部核心群”、“紧急协调群”……
一个接一个,他退出了所有市场相关的微信群。
每退出一个群,他心中的愤怒减轻一分,但与公司的联系也断裂一分。
退出群时,他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老孙、老钱、老李……
这些客户、同事,是他十五年心血的见证。
可既然公司不再需要他的作用,留着这些群又有何用?
凌晨12点,他关掉手机,回到床上,闭上眼睛。
房间安静得只剩钟表的滴答声。
他感到一丝解脱,但更多的是空虚。
十五年的心血,在这一夜被他亲手割舍。
05
第二天早上8点,中泰机械办公楼一片忙碌。
赵志明刚进办公室,助理小杨就慌慌张张跑进来。
“赵总,出大事了!”小杨满脸焦急。
“啥事?”赵志明皱眉。
“液压件客户的老钱打电话来,说昨天的合同问题没解决,今天的供货可能要延误。”
“让市场部直接对接不就行了?”赵志明不以为意。
“可市场部的小周说,他不清楚客户的具体需求,也找不到老钱的业务联系人。”小杨急得直搓手。
赵志明一愣,意识到问题不简单。
他拿起电话,拨通王海涛的号码。
“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怎么回事?”赵志明皱眉,连拨几次都是如此。
“小杨,去卫生间找王海涛,让他上来一趟。”他吩咐道。
小杨很快回来,脸色更慌:“赵总,王海涛说他是清洁工,客户的事不归他管。”
“什么?”赵志明有些意外。
就在这时,办公电话响起。
“赵总,我是物流公司的老李。昨天找王经理协调货车的事没回应,今天的运输计划乱了套。”
赵志明解释:“老李,公司现在用新系统,业务都由市场部负责。”
“可我们跟王经理合作了十年,具体调度、路线都是他最清楚,市场部那小伙子啥也不懂!”老李语气急切。
赵志明挂断电话,眉头紧锁。
接下来一小时,类似电话接连不断。
钢材、电子元件、物流公司……十家核心客户几乎都打来电话,抱怨沟通不畅。
“赵总,今天有五批货物的协调出了问题,生产计划可能要停摆!”生产部经理老徐急匆匆汇报。
赵志明终于意识到,王海涛在客户关系中的作用远超他的预想。
“去找王海涛,让他把客户联系方式整理一下,交给市场部。”他命令道。
“问过了,他说那些都在他私人手机里,但他已经不管这些了。”老徐无奈。
“不管了?”赵志明气得拍桌子。
他快步走向厂区卫生间。
王海涛正在拖地,神情淡漠。
“老王,客户联系方式你都删了?”赵志明压着火气。
“没删,但我现在是清洁工,那些事不归我管。”王海涛头也不抬。
“可公司需要这些资源!”赵志明急了。
“公司不是要数据化管理吗?这些应该由市场部重新建立。”王海涛语气平静,像在说别人的事。
赵志明被噎得说不出话。
王海涛说得对,规范化管理不应依赖个人。
但现实是,客户关系全靠王海涛维系,短时间内无法重建。
“老王,帮个忙,过渡一下?”赵志明放低姿态。
“我现在只负责卫生,别的帮不了。”王海涛继续拖地。
06
赵志明回到办公室,召集管理层开会。
“情况紧急,必须尽快恢复客户沟通!”他拍桌子。
“可很多客户的业务细节只有王经理知道,我们从哪入手?”市场部经理小周无奈。
“从公开渠道找,一家家联系!”赵志明咬牙。
“可时间不够,今天的货都乱套了!”小周急得满头汗。
会议室气氛凝重,大家才意识到王海涛的重要性。
中午,紧急电话打进赵志明的手机。
“赵总,我是华北重工的孙总,昨天说好的1000万订单,必须今天敲定,否则我们就取消合作!”孙总语气强硬。
“孙总,您别急,我马上安排人跟您对接。”赵志明额头冒汗。
“对接谁?我们只认王海涛,他不来谈,这单免谈!”孙总挂了电话。
赵志明慌了,这笔1000万的订单是公司今年的救命稻草。
他立刻拨通王海涛的电话,这次接通了,可王海涛毫无波澜的声音又让他的心蒙的一沉......
“赵总,我现在是清洁工,谈订单的事,另请高明。”王海涛声音冷漠。
“可这单关系公司生死,你不能见死不救!”赵志明急了。
“那就让市场部去练练手,熟悉一下。”王海涛说完,挂了电话。
赵志明愣在原地,手机滑落,摔在桌上,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他的脸色苍白,身体不由自主地靠在椅背上。
另一边,王海涛挂断电话,蹲在卫生间角落,手里的拖把被他紧紧攥着,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刺鼻气味,混杂着厂区机器运转的低鸣,让他感到一阵窒息。
他低头看着地面,水渍反射出他疲惫的脸,43岁的年纪,鬓角已有些许白发。
“谈1000万的订单?”他自嘲地笑了笑,声音低得只有自己能听见,“我现在连办公室的门都进不去。”
他站起身,拖把在地上划出一道水痕,动作机械却带着一股倔强。
卫生间外,厂区的喧嚣依旧,工人们忙碌地搬运货物,货车进进出出,喇叭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