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三年两场国际赛事,为何都在成都?

2023年,成都大运会致辞中写道:“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历史文化名城成都,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

2023年,成都大运会致辞中写道:

“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

历史文化名城成都,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始终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如今,成都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

从2023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到今天的世界运动会,成都三年迎来两场国际赛事,从中国西部首场国际赛事成功举办到承办非奥运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

为何是成都?大运会、世运会为何都在成都举办?

在黎禾梨看来,成都不仅城市综合实力雄厚,而且办赛经验丰富,更有发展战略引领,深厚体育文化底蕴。

彩排现场

上古先民迁徙、三星堆“举重”雕像,天府大道单车骑行、环球中心沿湖散步,数千年来成都形成了一幅古今交融、动静皆宜的体育活动盛景。

世运会“竹梦”火炬从三星堆点燃,跑过金沙遗址博物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武侯祠、三苏祠和兴隆湖湿地公园。神圣现代而生生不息的圣火,映照着诸葛孔明的神算天机,飘扬出千古才子的锦绣华章。

在国际体育赛事中,世运会比赛项目往往是奥运会项目的“预告”。世运会常规项目跆拳道,后来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世运会“试水”霹雳舞,2024年跻身奥运会。今年,世运会首次增设龙舟小项,独具中国文化特色。

据悉,今晚世运会开幕式“运动无限 气象万千”,舞台宛若一片金色银杏叶。这场“缤纷”的开幕式场地,选择了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天府之檐”前的开放区域,完全嵌入在城市开放场景中,与成都全城共享世运。

彩排现场

近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高度重视发展体育。

今年,四川省发布关于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决定,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对此作了说明,这位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政策理论水平高。主政四川三年多以来,真抓实干,成果丰硕,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决定中提到:积极承办国际国内顶级体育赛事。发展本土职业体育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做靓“三大球”城市联赛、十佳精品马拉松,广泛开展亲子体育活动。办好“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活动。推动体育场馆等数字化改造。

不久前,成都市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决定,发展更具辨识度的体育赛事产业。办好成都世运会、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等,引育国际体育组织、申办高能级国际单项体育赛事,做强成都马拉松、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等,创办新兴体育运动赛事,塑造乒羽网之城、艺术体育之城、棋城、骑跑运动之都、电竞文化之都。深化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建设,创新打造“运动成都”全民健身活动体系。推广南方特色冰雪运动项目,培育发展赛艇、桨板、飞盘、攀岩等运动。建设国际体育公园城等重大项目。

成都体育打开新天地。

本届赛事,成都围绕13个室内赛事场馆,推出26个主题场景点位,共享世运会主题城市各类“定制活动”。活力世运、清凉消夏、璀璨夜色、律动音符等六大主题精彩绽放。

2024年,成都举办了80余项大型体育赛事,包括羽毛球汤尤杯、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霹雳舞世锦赛等。2025年上半年,已举办国际、全国性赛事38项。今年上半年,预计成都体育消费总规模达410亿元,同比增长9%;体育产业总规模达740亿元,同比增长8%。

王晓晖书记主持召开第12届世界运动会四川省动员大会指出,举全省之力把成都世运会办好。

四川省省长施小琳检查调度成都世运会安全保障工作时强调:打造群众身边的特色世运赛事活动,完善实施务实惠民举措,打造一批主题文化活动和消费场景、精品线路、文创产品,积极争取精品单项赛事落户四川。

8.7夏夜,成都世运会即将缤纷绚烂,中国西部第二场国际大型赛事之光将再次在成都绽放。

“欢迎大家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