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在建筑业摸爬滚打十余年的小吴~
专业解答各种建筑问题!

近日,2025年度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正式启动,由国务院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带队的22个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陆续进驻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2025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开展考核巡查,11月底完成。截至11月10日,已有10个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进驻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苏、江西、海南、重庆、云南、甘肃、新疆开展工作。
12月份,各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还将对40个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开展现场考核巡查,针对在地方发现的问题不足,溯源到相关成员单位,从顶层设计推动解决问题。
此次巡查意义非凡,它是 《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后的首次组织开展的年度安全生产考核巡查,标志着国家层面的安全生产监督进入了常态化、制度化的新阶段。
巡查方式:
巡查组综合运用座谈问询、明查暗访、调阅资料、约谈会商等多种方式,并特别强调将 “多通报、多发督促函、多暗访、多拍摄隐患场景” 贯穿全过程,旨在精准发现问题,杜绝形式主义。
查暗访现场检查问题陆续曝光,请对照自查!1.冒险作业现象较突出
考核巡查组来到桐城市龙眠河两岸供排水管道综合整治工程一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刚走进工地,一处没有支护的基坑就引起专家的注意。
“工人站在下面,万一基坑塌下来怎么办?”专家在现场发现,基坑的开挖方式为掏挖,存在坑壁局部塌陷、倒悬的情形,基坑土方超挖时未采取有效措施。

在随后的检查中,考核巡查组发现其专项施工方案中对于放坡系数没有明确,对基坑支护方式的描述仅为必要时采取钢板桩方式进行施工。
“什么是‘必要时’?刚才现场那种情况算不算‘必要’?”专家表示,施工方案对于开挖方式的边界条件必须明确。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9.1.3条规定,土石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和施工方案相一致,并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小开挖、小沟槽’施工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方案编制、审批不严格,沟槽和基坑不按施工方案坡率开挖,掏挖、超挖等冒险作业现象较为突出。”专家表示。
对于考核巡查组指出的问题,施工单位当场表示立即整改。
2.高处作业脚手架问题
考核巡查期间,专家还发现高处作业隐患较为突出,脚手板未满铺及固定的现象较为普遍,多个项目存在“外脚手架与结构外表面之间贯通未采取水平防护措施”的现象,容易埋下重大事故隐患。
例如,太湖县普贤路综合楼项目,1号楼外脚手架与墙体结构外表面间隙现场实测为240毫米,4层上下贯通未采取水平防护措施,人员可能会从间隙中坠落,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3.建筑消防问题
在信阳市大型商业综合体西亚城,考核巡查组发现,商场未按照设计图纸和国家建设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设置地面疏散指示和地面应急疏散指示系统。鉴于商场已投入运营,全面停业整改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考核巡查组会同属地消防部门研判提出解决方案,责令商场制定整改方案,分时段、分区域尽快完成地面疏散指示设施的安装,在保证安全隐患能得到及时消除整改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在其他领域,发现不仅有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的情况,还有缺乏必要安全防护和警示标识设置、消防设施设备未定期检查、液化气站安全总监不清楚液化气爆炸极限、液化气站工作人员均不会熟练使用检漏仪、食品公司安全管理敷衍了事!企业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对相关制度不了解、监测报警装置安装位置不正确且未与通风设施联锁、气瓶层层堆叠、化工运输公司动态监控平台不起作用、粉尘涉爆企业未使用防爆电气设备等诸多安全生产问题。

本次巡查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年终检查”。它是一场自上而下、系统性的治理行动,旨在:
压实责任:严格考核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
溯源治本:巡查不仅查地方,12月份还将对40个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进行现场考核。这意味着,在地方发现的问题将溯源至中央部委,从顶层设计层面推动解决问题。
防范事故:最终目标是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推动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基石。
简而言之,国家正在通过这场高规格、穿透式的巡查,强力推动整个社会,特别是建筑等高危行业,将“安全”真正置于“发展”之前。
巡查中暴露出的问题,可能将成为下一步政策制定和执法重点的“风向标”。针对建筑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审批与动态核查,只会更加频繁和严格!行业影响:资质与人才要求将迎来“刚性”时代
中央的雷霆行动,必将引发行业的深度连锁反应。可以预见,未来对于建筑行业的监管将更加严格:
企业资质审核更严:安全生产许可证、施工资质、工程设计资质等资质的审批与动态核查将空前严格!企业的合规成本与维持成本将显著增加。
人员资格要求更严:企业对建造师、工程师职称、安全管理人员(A/B/C证) 等核心持证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需求将大幅提升,个人的执业资格考核与继续教育也会更加规范。
成本与时间窗口正在关闭: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任何行业的规范化进程,都伴随着早期“红利”的消失。现在申报相关建筑资质或考取证书,可能还在政策过渡的“窗口期”,流程相对清晰,要求相对明确。越到后期,随着法规补丁越来越多、审核颗粒度越来越细,您所需要准备的材料、花费的时间以及应对核查的精力和金钱成本,必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工程师职称、建造师、安管人员(A/B/C证) 的考核与监管也逐渐在全面收紧。证书不再是“一劳永逸”的敲门砖,而是承载着沉甸甸安全责任的能力证明。企业为了满足资质要求和应对检查,对持证、合规、有真本事的核心人才的需求将空前迫切,人员成本越来越高!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行业的准入门槛和运营规范正在被急速抬高。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早一步实现合规,就能早一步占据主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宜早不宜迟!

无论是建筑企业申报/维护资质,还是工程人才考取证书,现在都是关键窗口期。越到后期,政策口子收得越紧,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必然越高。
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申报流程和严格的审核标准,单打独斗不仅效率低下,更容易因不熟悉政策细节而失败。此时,寻求更加专业、可靠的代理服务机构的帮助,就成为了一条事半功倍的捷径。
对于建筑企业:专业的资质申报服务机构熟悉政策、经验丰富!能帮助企业梳理条件、准备材料,帮助对接合适的人员,快速有效拿下资质!让企业能更专注于自身业务,同时确保合规运营。
对于工程人才:靠谱的证书报考与职称评审服务机构,能提供精准的备考指导、流程规划与材料协助,帮助您高效拿下关键证书,提升个人职场竞争力。

还有其他想了解的问题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给小吴发私信~
欢迎大家来咨询建筑资质或职称评审的细节问题或者更多建筑领域的知识。
我是小吴,专注建筑领域咨询的工程人,工程项目管理咨询百问百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