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侯渊,曹魏名将,一生大起大落,惊险刺激。
早期在西北战场,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与马超、韩遂等叛军首领的交锋中屡立战功,尽显威名,堪称“得分王”!
后期却在定军山一役遭遇惨败,曹老板的评语也画风突变。
口碑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从威风凛凛的 “虎步关右”,沦为被人嘲讽的 “白地将军”,令人扼腕叹息。
(一)虎步关右,威震陇右
建安十六年(211年),夏侯渊随曹操征讨马超、韩遂,战于渭南,大破敌军,立下战功。
战后,夏侯渊镇守长安,又击退马超多次反扑。
第二年,夏侯渊先破刘雄,再败梁兴,救出被掳民众,收降三千余户人。
第三年,夏侯渊继续讨伐叛将,仅用一月余便平定西北。
连战连胜,曹操大喜,称赞他“虎步关右,所向无前”,并大力赏赐。

(二)汉中折戟,沦为笑柄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皇叔全力进攻汉中,夏侯渊率兵对抗。
刘备采用法正之谋,趁夜突击并火攻魏军的外围鹿角。
夏侯渊为救援张郃,分出一半兵力,亲自率领轻兵修补鹿角(灭火)。
此时,蜀汉的老黄忠奉命出击。
黄忠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率兵呐喊着向魏军发起突击。
一时间,锣鼓喧天,喊声动地,夏侯渊猝不及防,只有招架之功。
混乱中,黄忠抓住时机,刀光一闪,将曹魏西方面军总司令夏侯渊当场斩杀。
战后,夏侯渊从一代名将瞬间沦为众人眼中不懂军事的 “白地将军”。
彻底辱没了“妙才”二字(夏侯渊,字妙才)。

(三)前后反差,原因如何
夏侯渊前期在西北为何屡战屡胜?
是因为对手分散,水平太差,他擅长的长途奔袭、奇袭战术,能发挥特效。
而在汉中,刘备全力一搏,法正智谋超群,夏侯渊却依旧采用老套战术,OUT了。
再加上曹操因关羽的佯动作战,在长安白白观望数月,导致夏侯渊孤立无援。
内外交困,导致妙才兄在汉中惨败,落下从此再也洗刷不掉的“白地将军”之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