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痛风 vs 类风湿:别再把 “关节痛” 混为一谈!3 个核心区别一看就懂

关节痛是生活中常见的不适,但你知道吗?同样是关节痛,背后可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 —— 痛风和类风湿关节炎。很多人会把它

关节痛是生活中常见的不适,但你知道吗?同样是关节痛,背后可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 —— 痛风和类风湿关节炎。很多人会把它们混淆,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今天就用 3 个核心区别,帮你一眼分清这两种病!

一、疼痛部位:大脚趾 “报警” 多是痛风,小关节 “受累” 可能是类风湿

先看疼痛最先 “找上门” 的地方,这是区分两者的关键第一步。

对于痛风来说,它特别 “偏爱” 下肢的大关节,其中大脚趾的第一跖趾关节是 “重灾区”。很多痛风患者第一次发作,都是在深夜突然感觉大脚趾又红又肿,疼得根本没法碰,连盖被子都觉得难受。除了大脚趾,脚踝、膝盖这些大关节也可能偶尔受累,但很少会同时出现多个关节疼痛的情况。

而类风湿关节炎则相反,它更 “喜欢” 攻击手足的小关节。比如手指的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还有脚趾的小关节,常常是双侧同时受累。举个例子,如果你发现自己两边的手指关节都肿了,握东西都费劲,那就要警惕类风湿了。随着病情发展,手腕、肘部、肩部等关节也可能陆续出现问题,呈现出 “多个关节同时发病” 的特点。

二、发作特点:痛风是 “突然剧痛”,类风湿是 “慢性隐痛”

两种病的疼痛 “画风” 完全不同,记住这一点,能帮你快速初步判断。

痛风的发作就像 “突然打雷”,毫无预兆。很多患者都是在夜间熟睡时,突然被关节的剧痛惊醒,那种疼就像关节被刀割、被火烧一样,让人难以忍受,甚至不敢活动一下患病的关节。而且痛风发作来得快,去得也相对快,如果及时用药,一般在几天到一周左右,疼痛就能明显缓解,关节也能逐渐恢复正常。但它容易反复发作,一次比一次严重,间隔时间也会越来越短。

类风湿关节炎则是 “慢刀子割肉”,属于慢性隐痛。它的疼痛不会突然爆发,而是慢慢出现的。一开始可能只是感觉关节有点酸胀、僵硬,尤其是早上起床后,关节僵硬的感觉会特别明显,需要活动好一会儿才能缓解,这种情况被称为 “晨僵”,通常会持续 1 小时以上。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从隐痛变成持续的疼痛,关节也会慢慢变形、肿大,活动能力越来越差,而且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如果不及时治疗,会越来越严重。

三、并发症:痛风伤 “肾”,类风湿毁 “关节”

除了关节疼痛,两种病还会对身体其他部位造成伤害,并发症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痛风的 “主攻目标” 是肾脏。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里引起的。但这些尿酸盐结晶不只会沉积在关节,还会沉积在肾脏里,形成尿酸性肾结石。患者可能会出现腰疼、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如果结石堵塞了尿路,还会引起肾绞痛,让人痛苦不堪。如果长期不控制尿酸,还会导致肾功能受损,甚至发展成尿毒症,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类风湿关节炎则主要 “破坏” 关节和全身器官。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的关节组织,导致关节软骨、骨质被逐渐破坏。随着病情发展,关节会出现畸形,比如手指变成 “天鹅颈”“纽扣花” 样,手腕、膝盖等关节也会变形,最终导致患者失去自理能力,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除此之外,类风湿还可能累及心脏、肺部、眼睛等全身多个器官,引发心包炎、胸膜炎、肺间质病变、巩膜炎等并发症,对全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看完这 3 个核心区别,相信你已经能分清痛风和类风湿了。如果出现关节疼痛,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通过血液检查、关节超声等专业检查,明确诊断后再对症治疗,千万别自己随便用药,以免耽误病情。记住,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更好地保护关节健康,避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