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流感来早了?预防不能等!”今年提前防守指南请收好

随着气温开始下降、湿度变动幅度加大,一些地区的呼吸道感染病例悄然上升。如果你觉得“流感还没开始”就放松警惕,那可要留心:

随着气温开始下降、湿度变动幅度加大,一些地区的呼吸道感染病例悄然上升。如果你觉得“流感还没开始”就放松警惕,那可要留心:今年流感可能比往年提前,而且变异毒株可能让你“防不胜防”。掌握以下预防策略,让你在“高发季”来临前给自己加一道保护屏障。

一、为什么今年防流感要提早?两个变化值得注意

季节提前 — 某些省份监测到流感活动已有上升迹象,流感高峰可能比往年更早。

毒株变动 — 每年流行的病毒亚型种类,这意味着对去年有免疫力并不代表今年无忧。若防疫节奏慢一步,风险就会升高。此外,流感与普通感冒虽同属上呼吸道感染,但若出现突发高烧、全身酸痛、乏力、头痛等症状,应高度警惕可能是流感,而不是简单感冒。

二、什么时候打疫苗最合适?时间窗口千万别错过

建议在流感活跃期来临前完成接种(通常为秋末至初冬)——这可让体内抗体提前建立。

若错过理想时间,仍可在整个流感流行期内接种,仍有防护价值。

虽然前年或去年打了疫苗,但因为病毒易变,去年打的疫苗不代表今年无须再打。每年接种、每年服从当年病毒组合,才是稳妥之道。

重点人群包括幼儿、老年人、孕妇、慢病患者、重体重人群。先补这些,再覆盖一般人群。

三、五类重点人群应提前入场

6 月龄以上幼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流感并发症风险高。

65 岁以上老年人:免疫力下降,若感染易发展为严重。

孕妇及围产期妇女:自身和胎儿都可能面临更大风险。

肥胖或慢性病人群: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肝肾病、免疫抑制者。

医护人员、育幼机构人员、经常出入人群密集场所者:传播链关键节点。这些人群应在疫苗开放后尽早接种,不要等到“有流感病例”才行动。

四、三价 VS 四价疫苗:理解差异别犹豫

所谓“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主要区别在于它们覆盖的病毒株数不同:四价比三价多覆盖一种 B 型病毒。

虽然覆盖面更广,但关键是“早打”比“等到想打哪种再打”更重要。若三价正在供应、四价还需等待,不必因此拖延。

总体来说:有哪一种可打,就尽快接种,勿因犹豫而错失最佳防护期。

五、日常防护细节:疫苗之外也不能忽视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多、密闭通风差的场所,当身体有症状时减少社交。流感病毒可通过飞沫、接触传播。

室内适当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熬夜、适度运动,这些都能提升免疫力,让身体更有抵抗力。

身体有感冒症状尤其是高热不退、全身酸痛者,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师是否考虑流感可能。

结语:预防从“现在”开始,不要等“爆发”才反应

当你听到“流感季或提前来”“毒株变了”这样的提醒时,不是吓你,而是告诉你:做好准备,比面对感染更重要。请记住:接种疫苗、优先人群防护、日常习惯坚持,三者结合才能构建强防线。比起担心“我会不会得流感”,更稳妥的是做到“我已经做好准备”。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