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会珍 编辑:冯晓晖
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及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
乾隆四十三年(1778)五月二十三日,热河副都统多鼐上奏朝廷说:商人刘思远欠交变价木植银三万六千余两,官方找刘思远要钱时,刘供出了一些官员借了他的银子没还,希望官方帮他追缴,以便他有钱上缴欠款。这个刘思远手里有一份官员借钱清单,其中有一行记录了时热河总管全德借刘思远白银二万,此时这位热河总管已经任职千里之外的九江关监督。官商之间的那点钱事,自古以来商人比官记得更清楚。
第二天也就是五月二十四日,军机大臣接到乾隆谕旨:缉拿九江关监督全德到京提审。同时命令江西巡抚郝硕派员押送全德时把全德下属金大赉一并押解到京,全德就地免职。穆腾额接管九江关,穆没到任之前赣南道苏凌阿暂时去九江关挂职。郝硕应秘密查访全德在九江关是否有贪腐,苏凌阿到九江后也要仔细严查,如有证据立即查封全德资产,以免其隐匿或转移资产。押送途中全德和金大赉要隔开关押,严密监视,防止逃跑。乾隆命令此件通过加急五百里快送江西。九江关全德贪腐案就这样瞬间拉开大幕。

乾隆皇帝朝服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源自网络)
六月流火,九江关督继任查实全德九江贪腐
热河任上私借官商银两,怎么要查九江关任上的贪赃枉法呢?这就得先说说乾隆朝肃贪:一是乾隆皇帝在位时期是清朝反腐败力度最大、惩处腐败官员最多的时期,轰轰烈烈的反贪运动浪涌翻滚,风声鹤唳;二是乾隆反腐过程从不拘泥办案范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往往收获颇丰。当时九江关税银收入巨大乾隆尤为重视,所以热河借银,乾隆大胆联想,到九江就不需要钱?就不会贪污?一定得查。
全德,满族戴佳氏,清朝廷嫡系汉军镶黄旗出身,未经科举之途就供职内府,从热河总管到九江关任职不久。他刚到任九江关不久就曾上奏朝廷说,九江关自上年十一月至本年闰二月为期仅四个月,已征银十四万九千余两。还说九江、大姑两关来往商船很多,似此源源而来,税钱当必丰盈有余。这么多钱,乾隆高兴之余最怕的是有人中饱私囊,所以他派了自己人看着钱袋子,要知道乾隆的孝贤纯皇后也来自镶黄旗,自己人贪他的钱更让他生气!
六月末,全德仍在押解途中。全德贪腐案第一个成果即已出现,有人因此升官。挂职九江关督苏凌阿上报朝廷,说全德在九江关监督任职期间任意多收赋税,在规定增加四分之外,又私自多收了三分;还说本来库存有四千七百余两白银,但全德私下支给本地窑工做工钱,导致库存亏空。显然他在九江关有贪污挪用公款嫌疑。乾隆很满意苏凌阿又快又准的办案能力,提拔苏凌阿调任饶九南道,同时兼任九江关事务,原来说的穆腾额接管九江关改为回京任职。同时要求军机处根据九江关查处的新情况,拟定审讯方案,等全德到京严加审讯务必弄清九江关贪污事实。这还真是立竿见影,热河借钱九江关贪腐,被乾隆联想法办案抓个正着。

全德乾隆年间进贡朝廷各部瓷器清单 作者2025年摄于中国陶瓷博物馆
七月翻案,乾隆批评江西巡抚太过分
按说,全德贪污案经过江西地方查处基本事实已经清晰,他的倒霉运也到头了。但七月六日军机大臣会同刑部奏折揭示了该案有重大翻覆。这份奏折先抑后扬颇有道道:先是说本打算将前热河总管全德拟判处杖刑、流放,折合为枷号、鞭笞处罚,且已将全德在各处和京城的财产房屋全部查封,以便案情明确时按照数额抵扣。然后才说军机处审讯查明,全德所借刘思远银二万两,在刘思远亏欠公款之事未被发觉之前,已经全部还清,他也没有其他贪污钱粮的事实。乾隆看完汇报后批示了一大堆,最后声明:特施加恩德,免去全德等枷刑责罚,交给总管内务府大臣差遣继续任用。恩威并用,绝不手软的反贪手法,你没贪污,那就饶你一回,我还准你去继续当官。
七月十五日,军机处正式上报审理结果,再次明确全德没有贪腐行为,只查到全德的弟弟明德、继德私下藏匿了全德的一千三百两白银。乾隆再次指出:如果全德等真有贪污之事,那是肯定得严惩不贷。但若没有重大舞弊,又怎能过份苛求呢?命令把之前查封的全德任所和京中的财产,都加恩发还。至于全德弟弟们,该罚就按规定罚吧。至此,一个半月内全德贪腐案经军机处审讯判决,乾隆首肯,这个由任上私自向官商借钱引发的疑似贪腐要案看来基本可以圆满收尾,结果表明,全德没有贪腐,且有可能因祸得福,经得起审查的朝廷要员在乾隆这里肯定有了加分项。
七月二十二日,江西巡抚郝硕奏报:说提审了全德家人及书役,没供出啥有用的贪污证据。乾隆对郝硕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这件事你处理得太过分了,何必这样做呢?朕从来对有心犯罪的人绝不宽恕,但也不愿意冤屈他人,你还不了解吗?你这样这就大错特错了!” 这份奏报无疑更让乾隆加深了全德冤枉的印象。
乾隆这次狠狠批评赫硕,那他前面可是因办事得力表扬了九江关新关督苏凌阿,这又该如何呢?事实证明,乾隆此人自诩聪明他也确实敏锐,他心里肯定一直惦记着苏关督那次快准狠的奏报,只是等待一个稳准狠的质问时机而已。
年底还查,继任流汗全德升官
十一月初,乾隆手谕军机大臣:说九江关监督苏凌阿上缴了原任监督全德应交的窑工用银子节省的二千二百余两,这笔银子可不是明账有的,既然全德有私账那苏凌阿有没有?问问苏,他到任后这样的私账怎么处理的,以后如何上缴?此处看出乾隆敏锐的触角以及实施精准打击的过人之处。是的,他根本没忘记全德贪腐案中的细枝末节,他一直在等一个合适的节点一击命中。
十二月十五日,苏凌阿磨蹭了一个多月,覆奏才含含糊糊说九江关窑工节省银两一折啥的,乾隆看不明白,立即让军机大臣传询全德。全德倒是说的明白,说按照惯例,每年从关税款项下支取一万两银子,作为烧制窑器的费用,每年实际使用的银子数目在七八千多两不等。因是按照市价发放窑厂工钱,所以每年一万两一般用不完能结余两成,历任九江关监督都是这么办的,苏凌阿接替我到九江关也得这样办。意思是他也会私下克扣税银给窑工发工资,也会有结余入私账可以上缴。果然,苏再次上奏就说清楚了他也是按照惯例处置的。乾隆心里清楚,看来前面为了坐实全德贪腐罪,江西方面特别是江西巡抚赫硕应该指使苏报全德有私账,但后来全德无罪释放,苏凌阿无法说圆此事所以才含糊其辞。乾隆这次对苏也进行了敲打:你怎么就这样让我猜个准呢,你去九江关也是按照全德方法处理的还遮遮掩掩,实属糊涂!糊涂也就算了,还使用机巧,你这是欺诈!这次放过你,下不为例!恩威法度,手到擒来之运用娴熟。
“看来全德这个人尚结实。”结实,老实也。老实人全德!乾隆彻底对全德的道德品质定了调,提拔全德补任苏州织造空缺,兼管浒墅关务。后来即使过去好多年,涉及九江关事项乾隆还是会提醒其他人全德比较熟悉九江关务。这应该是全德经历了查案后最大的收益,也是他从此为官直至最终平安落地的护身符。

[清]《湖口形势图》 (九江)税关和大姑塘(关)
试看后手,江西官场还有震动
全德老实,那谁不老实呢?苏凌阿不老实乾隆已经一命击中了,事不大,貌似也不是苏的自主行为,赫硕是主谋。乾隆心里门清,但他没有立即针对赫硕。
六年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春,乾隆巡幸江南,召见江西巡抚郝硕。乾隆问他江西官员优劣,郝硕支支吾吾。乾隆又问江西的具体事务,郝硕也不能清晰条理的回答。事后,乾隆传旨申饬郝硕,让他“进京候旨”,基本上是革职待办。这只是个开始,乾隆这次又开始联想办案,郝硕业务不精是不是还有腐败问题?
他让两江总督萨载去江西查查郝硕。五月,郝硕向下属官员勒索钱财、收受馈送,涉嫌受贿全部查实。郝硕随即被正式革职、抄没家产。很快郝硕因贪污、受贿八万余两白银,初审判决死刑立即执行,乾隆让他自尽。赫硕贪腐事,证明了在乾隆手下当贪官污吏,绝对是拿生命当儿戏的高危行为。当时赫硕一案惊动朝野,乾隆当时彻查郝硕过程中一并彻底清洗了江西官场。
以上记载源多取自溥仪编纂的《清实录》。

《清实录》乾隆皇帝部分
后记:全德的《浔阳诗稿》和戏曲创作
满族戴佳氏全德,九江关事件后他一直是乾隆宠臣。历任内务府总管造办官员、热河总管、九江榷运使、苏州织造兼浒墅关监督、两淮盐政、浙江盐政兼杭州织造等职,多为料理财赋之官。卒于嘉庆七年(1802),享年七十岁。他毕生算是立足本职岗位同时极其热爱汉族文化,精于曲艺研究。他曾自序“余莅浔阳者三载,视榷之暇,日坐爱山楼以笔墨自娱。诗词而外,旁及传奇、杂曲。”他在九江做官时用满语与汉语混起来写诗,编成《浔阳诗稿》至今有存。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录入了全德的部分无满文戏曲小调,我们可以看出他满满的浔阳情节:
〔泛调〕 大江东去永不停,庐山正对浔阳城。陶渊明不作官,愿把那菊花种,白居易送客,留下了《琵琶行》。
〔弋腔戏〕有一个名英布,据浔阳称王霸业,有一个晋庾亮,鄱阳湖训练操兵。宋时节岳王武穆忠良将,威名大雄镇九江。更有那明太祖督兵鏖战陈友谅,临阵柁壤,多亏元将军。你看那鄱阳浔阳,古时战场。
〔泛调尾〕手擎着笔管仔细追想,长江有,庐山在,人似后浪催前浪;长江有,庐山在,人似后浪催前浪。
九江地区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比如流行于庐山一带的西河戏,就形成于清乾隆时期。下图是庐山市文化馆收藏的戏曲唱词,自此看出全德在浔阳做官期间的戏曲创作基于九江地区当时深厚的戏曲土壤。

九江戏文剪影 作者2025年摄于庐山市文化馆
【作者简介】
辛会珍,1969年11月出生,山西临汾人。九江某央企从事管理工作30多年,研究员。业余喜宋史研究。
【编后记】
关于全德在九江的诗文碑刻,本系列之前转发过两篇:
九江文史 | 马祖山和全德
九江文史 | 全德及其有关九江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