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iPhone 17系列的销量真的是杀疯了,之前上市才三周,国内激活量就逼近400万台,相当于每天都有将近20万人成为新机主。
更夸张的是iPhone 17 Pro和Pro Max两款高端机型,直接占了总销量的76%,连一向被吐槽“挤牙膏”的标准版,销量都比上一代猛增了85%,三款机型包揽销量榜前三名。

表面上看,这又是苹果“统治力”的体现,但咱们扒开数据细看,就会发现,这次真不是苹果有什么颠覆性的黑科技。
这一次iPhone 17系列的火爆,实际上是苹果玩了一手极其高明的 “精准狙击” ,把不同人群的换机心理,拿捏得死死的。
首先是iPhone 17标准版加量不加价,狙击“性价比党”和“钉子户”。
苹果这次对预算有限的用户,打出了一张王牌标准版“加量不加价”,起售价还是5999元,但你得到的是非常明显的升级。
存储容量从鸡肋的128GB直接升级到够用的256GB,还补上了果粉们念叨了八百年的120Hz高刷屏!
这配置组合,简直是把上一代的Pro版本按在地上摩擦。

这还没完,再加上运营商一补贴,到手价才5499元左右,部分平台甚至降到了5000元,你让那些拿着iPhone 12、13的“钉子户”们怎么想?
很多用户本来觉得自己的手机还能再战三年,一看这阵势,高刷大内存,价格还挺美,心理防线瞬间崩塌。这一枪,打得又准又狠。
其次是狙击“高端用户”和“吐槽党”,解决原有痛点,多少钱都值!
而对于那些不差钱的高端用户,苹果的Pro Max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
以前大家总吐槽iPhone Pro系列拍照是好,但长焦不行啊、玩会儿游戏就发热降亮度等,体验太差。
这次苹果听了用户的吐槽,VC均热板给你加上,发热老毛病大大缓解;主摄像素提升,再来个实用的8倍光学变焦,拍远景、拍夜景,实力大幅提升。
尤其是那个新出的橙色,溢价2500块还一堆人抢破头,开售后发货日期都排到11月了。
这说明对于这批用户来说,等于是原有痛点解决了,即便贵点也愿意掏钱升级。
苹果完美抓住了他们“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的消费心理,这一枪,打的是钱包,更是心态。

最后是渠道和时机,踩得那叫一个准!
因为光有产品定位和策略还远远不够,苹果在销售渠道和时机上,其实也堪称“天时地利”,天猫一家就占了66%的份额,京东开售1分钟订单就超上代全天。
更绝的是,接下来iPhone 17系列还赶在双11这个大促节点前降价了,并且是官方降价了,Pro系列便宜了300元,这波操作直接提前引爆了大家的换机欲望。
不过话说回来,iPhone 17卖得再火,也不是完美的,已经有不少用户吐槽,Pro系列的钛金属边框特别容易刮花,相机模组还有点割手,品控问题开始浮现。

更关键的是,苹果重磅宣传的AI功能,在国内因为种种原因还用不上。
长远来看,在AI本地化应用这方面,苹果很可能会落后于疯狂内卷的国产手机。
而且接下来手机市场的竞争还会更加激烈,华为的Mate 80带着麒麟芯片和主动散热马上就要来了,小米17也卖得风生水起。
未来中国高端手机市场,很可能不再是苹果一家独大,而是要进入华为、小米、vivo等品牌合力围剿苹果的阶段。

综合来看,iPhone 17系列的成功,其实给所有手机厂商都上了一课。
现在的用户越来越精明了,他们不看那些花里胡哨的参数轰炸,他们要的就是“我需要的你刚好有,而且价格还合适” 。
而苹果这次,就是把这点做到了极致。
最后,问问大家,你这次入手iPhone 17了吗?是冲标准版的性价比,还是为Pro Max的升级点掏了钱包?你觉得接下来华为、小米能抢走苹果的份额吗?评论区里,咱们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