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调研会议纪要整理总理不清?高效处理有方法

上周三部门开季度会,我抱着笔记本狂写了俩小时,手腕酸得抬不起来,散会时翻笔记发现——张经理说的“Q3重点渠道调整”我写成

上周三部门开季度会,我抱着笔记本狂写了俩小时,手腕酸得抬不起来,散会时翻笔记发现——张经理说的“Q3重点渠道调整”我写成了“Q3重点渠道调研”,李姐提的“客户留存率要提升5%”直接漏记了。晚上对着录音补纪要,听着嘈杂的背景音和重叠的发言,我坐在电脑前崩溃:“这破笔记到底要写到几点啊?”

结果第二天闺蜜给我讲:“试试这个听脑AI,我上周用它做项目会纪要,直接省了仨小时。”我半信半疑下载了APP,刚好下午有个跨部门沟通会,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开了录音。

打开界面我先愣了下——居然有“会议模式”“学习模式”“访谈模式”可选,选了会议模式后,屏幕上立刻弹出“请录入发言人姓名”。我随手把参会的三个人名输进去,点了开始录音。

发言人区分&场景选择&AI实时分析助手

接下来的场景我至今想起都觉得“绝了”:我盯着手机屏幕,看着文字一行行实时跳出来。张哥说“这个月的活动预算要砍10%”,系统立刻标成“张XX:本月活动预算需缩减10%”;李姐打断他说“但线下物料已经订了,需要协调供应商”,文字里自动标了“李XX(插话):线下物料已采购,需与供应商协商调整”;连坐在角落的实习生小吴小声说“可以换成电子物料吗?”都没漏,系统甚至把他的发言标成了“吴XX(补充)”。

整个会议下来,我根本没碰笔记本,就抱着手机看实时转写,偶尔核对下名字对不对—重点全在,连语气词都没乱加。散会时我点了下“生成纪要”,不到10秒,系统直接把刚才的对话整理成了结构化文档:分了“核心议题”“行动项”“待确认事项”三大块,还把口语化的“咱们得赶紧把供应商那边搞定”转成了“需尽快完成供应商协调工作”,把“别忘把数据报给财务”标成了“行动项:于本周内提交活动预算调整数据至财务部门”。

我当时对着屏幕瞪大眼睛:这不是我平时要花俩小时整理的东西吗?直接复制粘贴发部门群,领导秒回“纪要很清晰,辛苦”。这可是我第一次不用熬夜写会议纪要!

更绝的是上周和广东的供应商开电话会。对方是地道的广普,平时我听他说话要“翻译”半天,比如“我哋呢边嘅货要后日先至到”,反应三秒才懂是“我们这边的货后天才能到”。结果这次开听脑AI,直接选了“方言识别”里的“粤语”,对方的话实时转成了普通话文字:“我方货物将于后天送达”,连“哋”“嘅”这种语气词都自动处理了。末了我还试了下翻译功能,把整段纪要翻译成英文发给他,对方回“Perfect,完全没问题”—我之前找翻译软件翻得磕磕绊绊,这次直接一步到位。

还有次和日本客户的线上会,我本来还怕语言不通,结果听脑AI支持中日互译。客户说“このプロジェクトは来月の第二週にスタートします”,系统立刻转成“该项目将于下月第二周启动”,我回复“我们会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系统又自动翻译成日文发过去—全程没卡壳,客户还夸“你的日语进步很快”,我心里偷着乐:哪是我进步,是工具太牛!

本地文件上传语音转文字&多语言互译

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AI问答”功能。上周会后我突然想不起谁提了“线上渠道要加预算”,要是以前得翻40分钟录音找,这次我直接在APP里问:“谁提到了线上渠道预算?”系统三秒就跳出来:“张XX于会议第18分23秒提到:‘线上渠道预算需增加20%,重点投放小红书’”,还附了个“播放片段”的按钮—点进去直接跳到那段录音,连上下文都帮我找好了。

后来我查了下它的技术,才知道为什么这么精准:

双麦克风降噪是主麦收人声,副麦抓噪音,上次会议室外面在装修,电钻声震天响,结果录出来的音频只有我们的说话声,没有一点杂音;

还有动态增益调节,我同事说话声音小,系统自动把他的收音灵敏度调高,老板喊得大声,系统又自动压下来,所以转写的文字没一个错字—我之前用别的录音软件,要么把小声的话漏了,要么把大声的话录成“滋滋”的噪音,根本没法用。

现在我用听脑AI已经俩礼拜了,除了会议,还开发了好多“隐藏用法”:

比如上周听行业讲座,我开了“学习模式”——

系统自动把老师讲的“私域流量的三个核心——用户分层、内容触达、裂变机制”标成了重点;

还在旁边加了“建议重点关注”的备注;

讲座结束后我点了“生成笔记”,直接导出了一份带重点标记的完整笔记,省了我三小时整理时间。

还有销售部的同事找我借工具,说跟客户打电话总漏需求——我让他开听脑AI的“销售模式”,系统会自动提取客户的关键信息:“客户需求:需要定制化方案”“预算:10万以内”“顾虑:担心交付时间”,通话结束后直接同步到他们的CRM系统,不用再手动输入。

前天我还试了下AI创作功能——我要写一篇关于“会议效率”的文章,直接把之前的会议纪要导入进去,问AI“帮我把这些内容写成一篇职场技巧文”,不到五分钟,系统就生成了一篇结构清晰的文章。

现在我成了听脑AI的“小粉丝”了,同事问我“最近纪要怎么这么快”,我就把手机递过去让他们看;朋友说“记笔记好累”,我第一反应就是“去下听脑AI!”不用再为记笔记手酸,不用再为漏重点熬夜补纪要,不用再为听不懂方言/外语头疼。

昨天我翻了下它的更新日志,说接下来要加直播字幕功能和更多方言识别,我已经开始期待了。以后做直播直接用它实时生成字幕,还能导出文案,简直是自媒体人的“好搭档”!

其实我之前对AI工具挺谨慎的,总觉得“花里胡哨不实用”,但听脑AI让我改变了看法:好的AI工具不是“替代人”,而是“帮人省时间”——把那些重复、繁琐、容易出错的事交给AI,我们就能把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事上,比如思考、创造、和人沟通。

现在我每次用听脑AI,都会想起第一次用它的那天:散会时我看着自动生成的纪要,长出了一口气,感觉“终于不用熬夜了”。

如果你也有记笔记记到崩溃、整理纪要到熬夜的时刻,也许试试听脑AI,原来工作也可以这么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