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朋友圈,到处弥漫着“35岁魔咒”的恐慌。
好像一过这个年纪,还没混上个总监,这辈子就一眼望到头了。
尤其是不少人突然发现自己的精力和身体,都大不如从前,不由得开始恐慌。
35岁真的是跨不过去的一道坎?
我认识个老铁叫大刘。
他上个月刚过完35岁生日,有次我们私下聚餐,我本以为他还会像以前一样向大家吐口水,结果我见到他时,他的状态让大家大吃一惊。
他满面红光,比前几年打工时状态还好。
我好奇的问他是不是在哪里发财了。
几杯酒下肚,他嘿嘿一笑:“哥们儿上个月,把老板给炒了。”
这话让桌上的人目光都看了过来。
他之前在一家不错的公司做项目经理,收入稳定,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在众人的疑惑中,他说出了自己的故事,三年前他感觉自己遇到了工作的天花板,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刷短视频看到有人做木质的手工制品,好多视频点赞都不少,而且评论区的气氛非常活跃。
看到这里大刘猛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为什么自己不也去做个短视频博主了?
他其实也有自己的爱好——做手工皮具。
有了这个想法后,他立即开干,每天等孩子睡觉后,他就开始捣鼓各种皮具......
一开始他做了一些解压视频,然后发到小红书和视频号上,很快吸引了有相同爱好的人前来观看,一个月后积累了第一批粉丝。
有一次,一个人在他评论区留言,
“视频里的这个手工制品做的真精致啊,博主卖不卖?”
大刘想了想,自己每天都会制作新的手工皮具,这些都放在家里也没什么用,不如就卖了算了,还能赚点购买材料的钱。
他当即回复道:
“可以卖。”
最后,他卖掉了那个手工皮具制品,赚了两百多块,虽然不多,但也让大刘意识到他当下做的事是有商业价值的。
后来,找他买手工皮具制品的越来越多。
之后,他开了家网店专门出售手工皮具制品,还收费教人手工技术......
短短三年,他靠副业积累了一笔财富,然后直接辞职干自己的事,现在过的自由且没有一点压力。
“说实话,走出来之前,我也怕。怕养不起家,怕被人笑话。”大刘抿了口酒,眼神笃定,“
但真迈出这一步,才发现世界比想象中大,各种赚钱的机会也比你知道的多得多。
所谓的35岁危机,更像是自己心里设的一个牢笼。”
是啊,那个牢笼,曾经是我们父辈唯一的路径,找一家单位,像一颗螺丝钉牢牢拧在一个地方,一呆就是一辈子。
35岁如果还没“上去”,人生基本就定格了。
那像是一座独木桥!
但我们这代人的处境不一样了,脚下踩的立交桥,可以随时寻找新的岔路。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的一句话:“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它。”
不要单纯的出卖你的时间,学会搭建自己的舞台。
人到35岁,度过了青涩岁月,拥有更丰富的经验和社会阅历,别再像过去几十年一样,被动的等待公司养活你。
我们要更清楚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能为什么事情持续投入热情。
你自己热爱的事,才是你的未来!
你看好35岁以后的自己吗?评论区里,很想听听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