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满桌珍馐佳肴,热气袅袅上升。爸妈、姐姐姐夫、外甥、我,围坐桌前。可那团圆的笑脸却仅剩一半完整——姐姐姐夫视线凝固在手机屏幕上,外甥小手捧着平板咯咯发笑。父亲举起酒杯欲言又止,最终默默放下,只几声轻微叹息划破了寂静。
那一刻才惊觉:盛宴尚温,人却早已缺席。多少时光就在手指划动间悄然逝去?正如《论语》叹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无情,亲情易逝,我们却浑然不觉。
我们总以为幸福藏在远方,需费力追逐才可获得。幼时的我笃信,长大即得自由,乐不可支;青年时憧憬功成名就方能幸福美满;继而幻想退休后悠闲惬意才最幸福。岁月流逝,脚步匆忙奔向一个又一个“未来”,却忘了幸福正藏匿在我们忽视的此刻身旁。

陈阿姨是我邻居,常听她念叨:“等儿子毕业稳定了,我就轻松了。”“等老伴退休了,我俩就去云南。”去年深秋,她老伴突发急病骤然离去,留她独自守着一屋子空荡和那张早已泛黄的云南旅行地图。她眼神呆滞对我喃喃:“我们准备了一辈子,却一天也没实现过啊...”
李姐在市中心写字楼顶层办公,每日如旋转陀螺。女儿稚嫩画笔下总找不到妈妈清晰的轮廓:“妈妈在电话里,在平板里,在我睡觉时才回来。”一次女儿发烧,李姐匆匆赶回家,孩子攥着她衣角含泪问:“妈妈,你明天还走吗?”李姐瞬间心如刀绞。
还有那对异地恋人,手机屏幕是他们思念的窗口。她加班深夜回家,那边只剩一句留言;他生日时,她精心准备的礼物被快递延迟;当终于相聚,两人却各自沉浸于朋友圈的喧嚣,忘却了身旁真实的温度。王尔德曾道:“身在爱中,仍感寂寞,这是爱的最大悲剧。”我们纵使远离孤独,却为何依然心里冰凉?
数字化浪潮席卷之下,我们尽享便利,却也迷途于虚幻的狂欢。社交媒体上,精心修饰的片刻欢愉被放大为幸福的全部;冰冷的数据点赞替代了真实双手传递的温度;喧嚣的线上互动,淹没了餐桌旁轻声细语的交流。
公司楼下,外卖小哥王师傅常在街角匆匆咽下盒饭。有天看见他蹲在路边,竟在用掰开的馒头耐心喂一只流浪猫。阳光映照他粗糙的手和猫儿信任的依偎。他笑着自语,“管饱了肚子,暖了小东西,这热乎劲儿,就是幸福啊!” 这朴素的温暖,比多少空洞的“幸福”宣言更有分量。
幸福原本无需跋涉千里寻觅,它就藏在灼热的眼前。清晨阳光穿透窗棱亲吻脸颊,母亲厨房里飘来的家常饭香,父亲看似随意却深藏关心的一句问候,孩子奔跑嬉戏中溅起的清脆笑声,爱人熟睡时平稳的呼吸起伏...
所谓幸福,不过是碗中热腾腾饭菜,身旁人安稳陪伴,心中事平静淡泊。这便是人间烟火深处,最朴素也最珍贵的安稳。
如何抓住这唾手可得的暖意?放下虚妄的追逐吧。归家时轻轻放下手机,真真切切凝视家人的眼睛。
晚餐时分,关掉屏幕,让咀嚼食物的细微声响和谈话的暖流填满小屋。周末时光,不必周游世界寻觅风景,在街头巷尾漫步,或阳台上的花草间静静停留,感受光阴缓慢沉淀的温柔。
《菜根谭》早有箴言:“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幸福境界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否品味此刻碗中餐食的滋味,能否体味身边人细微的温情。
一眨眼是一天,一回头是一年,一转身竟是一生。三餐四季,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这便是人间最动人的盛景。
此刻窗外明月皎洁,清辉遍洒。朋友,不妨暂时放下手中闪烁的屏幕,抬头看看吧。天上那轮明月,曾千百年来照亮过多少相似的夜晚?它见证过多少聚散离合,又抚慰过多少孤独的灵魂?莫再让指尖光芒掩盖了这亘古如斯的温柔银辉。
天上月已圆,君何忍使心中月长缺?人间灯火正暖,何忍使之在冷落中熄灭?
时间缄默着奔流不息,我们却常错失它所赠予的礼物。 幸福的真谛究竟在哪里?不在追寻的远方,而在你掌心的温度,碗里的温情,身旁人低声唤你名字的声音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