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固(?~88年),字孟孙。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东汉时期名将,大司空窦融之侄。虽然窦固不是东汉开国名将,但是,在东汉初期,他的贡献是不容忽略的。正是在他的努力下,西域诸国重新归附,这促使东汉的国力得到明显增强。

一
具体来说,窦固是大司空窦融之侄、城门校尉窦友之子。他年轻时因娶光武帝刘秀之女、涅阳公主刘中礼而被拜为黄门侍郎。成为东汉驸马后,窦固没有骄傲自大,仍然谦让而有节行操守。并且,窦固好读书,喜兵法,因家族身份而显贵。
汉明帝初年,西羌侵犯陇右,覆灭守军攻杀将领,朝廷深以为患,于是拜马武为捕虏将军。当时,马武带领窦固等人前去平定叛乱,这意味着窦固正式开始征战沙场。

不过,永平五年(62年),窦固的堂兄窦穆因犯罪被免职,窦固受牵连被罢官,被禁锢在家中十多年。对于窦固来说,这是一段痛苦的时期。不过,窦固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等待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汉明帝在位时,天下安定,于是他想要效仿汉武帝的事迹,恢复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西击北匈奴。永平十五年(72年),谒者仆射耿秉屡次请求进攻北匈奴。汉明帝这个时候想到了窦固,因为窦固曾在河西跟随过伯父窦融,熟悉边疆事务,便让窦固和耿秉、太仆祭肜、虎贲中郎将马廖、下博侯刘张、好畤侯耿忠等人共同会商。
二
永平十五年(72年)十二月,汉明帝任命耿秉为驸马都尉,窦固为奉车都尉,出京屯驻凉州酒泉郡,积极部署对北匈奴的进攻。对此,窦固没有辜负汉明帝的重托。
永平十六年(73年)二月,汉军分四路出击。其中,窦固和耿忠抵达天山,进攻北匈奴呼衍王,斩杀一千余人。又追击到蒲类海),夺取伊吾卢。为了确保该地区的长期控制,窦固设置了宜禾都尉,在伊吾卢城留下将士开荒屯垦。
趁着击败匈奴的机会,窦固又以班超为假司马命他出使西域,招降西域诸国。班超成功劝说鄯善国归顺朝廷归来后,向窦固讲述了出使经过,窦固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高兴,将班超的功劳上报,并请求再派使者出使西域。

不久之后,得知前线的战报后,汉明帝任命班超为军司马,让他继续出使。窦固又让班超出使于阗国,最终使西域三十六国重新再次归顺。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窦固的恩威并施下,西域诸国重新归附了汉朝。
永平十七年(74年)十一月,为了继续扩大战果,汉明帝派窦固与耿秉、刘张率军出敦煌郡昆仓塞,进攻西域。命耿秉、刘张都交出调兵符,归属窦固。在这场战役中,汉军集合部队共一万四千人,在蒲类海边击败了白山的北匈奴军,又进军攻打车师。结果车师国王便走到城门外面迎接耿秉,摘去王冠,抱住马足投降。耿秉便带着他去拜见窦固。车师前王也随之投降。车师便全部平定,大军回师。
三
在连续取得胜利后,窦固于是上书建议重新设置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这样才能确保汉朝在西域的长期存在。对此,汉明帝听从了窦固的建议,任命陈睦为西域都护,又命耿恭、关宠为戊己校尉,各自统领数百人,分驻车师后王部金蒲城及前王部柳中城。

永平十八年(75年)二月,朝廷下诏命窦固罢兵返回洛阳。建初元年(76年),汉章帝刘炟即位后,给涅阳公主加号为长公主,增加食邑三千户;征召窦固代魏应为大鸿胪。建初三年(78年),汉章帝追录窦固之前的功劳,增加他的食邑一千三百户。
建初七年(82年),窦固接替马防担任光禄勋。建初八年(83年),又接替马防任卫尉。在汉朝的官职中,卫尉是九卿之一,也即是比较高级的官职。章和二年(88年),窦固去世,谥号“文”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因为窦固的儿子早逝而且没有后代,所以窦固的封国随之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