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上海豪宅1.17亿成交背后:首富之子的资本运作

近日,上海一套豪宅,以1.17亿元被一业主买走。当然,人家是全款,不涉及首付和分期付款什么的。449平方米,四室房源,总

近日,上海一套豪宅,以1.17亿元被一业主买走。当然,人家是全款,不涉及首付和分期付款什么的。

449平方米,四室房源,总价1.17亿元,无疑给上海豪宅市场投下一颗深水炸弹。

相信这事一定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经——这得是多大的富豪才有这样的实力,全款1个多亿买下一套房,这是绝大多数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别着急,当我告诉你,这房子的买主,还有业主背后的算计的话,也许你的心理就平衡了。

原来,这位神秘买家是嘉里建设公司现任董事会主席、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郭孔华。这位46岁的哈佛大学毕业生还有一个更引人注目的身份——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之子。而他购买的房产,正是自家公司嘉里建设在上海黄浦区开发的顶级豪宅项目金陵华庭。

那他为什么要买自己家盖的房子?

01大佬的“个人选择”

这起交易的细节在嘉里建设的官方公告中清晰呈现。郭孔华与嘉里建设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卓妙置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购房协议,购买了金陵华庭项目一套449平方米的四居室房源。

注意到一个细节,嘉里建设在公告中第一句是“董事会欣然宣布”,可见这笔交易是皆大欢喜的事,至少也说明了是多方受益的。

以1.17亿元的总价计算,这套大平层的单价高达26.02万元/平方米,远超上海多数顶级豪宅的价格水平。这样的房价,在国内来说,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认知。

对于这笔交易,嘉里建设在公告中表示,出售该物业属于公司日常业务的一部分。交易完成后,预计嘉里建设将获得约2300万元的收益。这些资金将用作公司的一般营运资金。

表面看似一场普通的房产交易,但买方身份的特殊性让这场交易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作为嘉里建设的掌门人,郭孔华此举被视为一种“另类的增持”,是对项目价值最具说服力的背书。

02不简单的金陵华庭

金陵华庭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吸引首富之子一掷亿金?

这个项目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外滩街道,是上海近20年外滩街道的首个住宅供应项目,距离外滩仅几百米,住户可俯瞰黄浦江、陆家嘴及外滩的景色。

作为嘉里建设在上海市黄浦区金陵路城市更新项目的住宅部分,金陵华庭的来头不小。嘉里建设累计以超过221亿元的总价拿下了金陵东路10宗地块,总开发体量约65.5万平方米,整体总投资高达400亿元。

项目融合了历史风貌保护与现代城市更新,将打造成为包含住宅、商业和办公业态的超级综合体。

金陵华庭的销售业绩同样令人瞩目。今年3月,项目一期推出158套豪宅,均价18.9万元/平方米,开盘仅3小时便告售罄,总销售额达92.34亿元。

9月21日,二期加推120套房源,均价升至20.5万元/平方米,同样当日售罄,单日销售额高达98.43亿元。其中一套865平方米的顶层复式房源单价高达32.68万元/平方米,刷新了上海新房备案单价纪录。

二三十万一平,刷新的岂止是房价,是普通人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认知。当大家普遍认为现在房市低迷,房子不好卖时,这种高房价却能开盘即售清,后面房价还在持续上涨。可见,房子不好卖从来不是因为房价贵,而是没钱的人太多了。

03精明的资本运作

话题回到这件事上,嘉里建设的掌门人为什么要买自己盖的房子呢?

此举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作为嘉里建设的掌门人,他选择将个人资金投入自家项目,绝非一时冲动。至少含有三层用意:其一,肥水不流外人田,给自己的公司创造了直接收益;其二,为自己的项目背书,带来了后续购买流量;其三,这块项目本来就是稀缺产品,自己买了有保值增值空间。

事实证明,这一购买行为直接为嘉里建设创造了2300万元的收益,增加了公司的现金流。在当前房地产行业资金普遍紧张的背景下,这一举动无疑有助于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

同时,嘉里建设正积极执行去杠杆计划。中期业绩显示,公司负债比率已从2024年底的41.5%降至38.4%,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而金陵华庭等项目的销售回款,正是嘉里建设计划在2026年年底将负债比率降至30%低段水平的关键。

郭孔华此举向市场传递了对项目价值的强烈信心。当企业领袖愿意将个人财富投入自己开发的项目时,这比任何广告都更有说服力。这种“以身入局”的做法,无疑会增强潜在买家对项目的信心。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郭孔华购买公告发布后不久,11月3日,金陵华庭三期T2楼王正式过会,推出40套住宅,过会均价20.6万/平方米,比上一批次又涨价1000元/平方米。

04上海顶豪市场的双重现实

郭孔华的这笔交易,也让我们看到了上海顶级豪宅市场的双重现实。

一方面,核心地段稀缺资源继续受到追捧。2025年上半年,上海总价3000万元及以上新房成交套数就达到了1096套。从全国范围看,总价1亿元及以上的新建商品住宅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成交19套,其中15套位于上海。

金陵华庭所在的黄浦区,是上海唯一整个区域都位于中央活动区的行政区,地段价值极高。这种稀缺性使得核心资产成为高净值人群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与风险防御的重要配置工具。

但另一方面,上海豪宅市场并非全面繁荣。同策研究院联席院长宋红卫指出,近期上海豪宅市场呈现降温趋势,原因包括需求端透支、供给端分流以及资金转向股市等因素。

今年9月,上海累计有14个豪宅新盘入市,但整体去化率约72%。“日光”行情已难以为继,多个单价在14万元/平方米-21万元/平方米的热门楼盘,去化率最高在80%左右,最低仅50%左右。

05资产保卫战下的豪宅逻辑

在当下经济环境下,顶级豪宅的逻辑正在发生变化。

与普通商品房不同,豪宅作为兼具居住需求和资产配置价值的产品,表现出相对的抗周期性。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豪宅往往被视作穿越周期的“硬通货”。

仲量联行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73.6%的高端买家将“资产保值”列为购房首要考虑。在投资渠道收窄、储蓄利率下行的双重压力下,稀缺地段的豪宅成为资金避险的“黄金选项”。

郭孔华购入金陵华庭,也折射出亚洲财富的新流向。当大佬们在购房合同上签下名字,他们购买的不仅是俯瞰外滩的视野,更是对中国核心城市未来发展前景的押注。

有市场观察人士指出,真正的稀缺资源从不缺买家。即便市场出现调整,顶级豪宅凭借其不可复制的区位优势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仍将保持较强的抗跌性。

随着三期40套新房源的推出,金陵华庭的销售业绩将再次受到市场检验。而郭孔华这番“以身入局”的举动,无疑为项目做了一次强有力的背书。

回头看这笔1.17亿的交易,其意义远超一纸购房合同。它不仅体现了企业领袖对自家项目的信心,更折射出高净值人群在当下经济环境中的资产配置逻辑。

当普通购房者还在观望犹豫之时,顶级富豪们已用真金白银为稀缺资产投下信任票。对此,我们无需羡慕忌妒,坚持量体裁衣、量入而出,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房子,就是咱老百姓心目中的好房子。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