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同是数十年不上朝,为何嘉靖被赞“控场大师”,万历却成“亡国祸首”?

明朝两位帝王的“不上朝”,看似同款摆烂,实则天差地别。嘉靖帝朱厚熜躲在永寿宫修仙20年,被捧为“权谋顶流”;万历帝朱翊钧

明朝两位帝王的“不上朝”,看似同款摆烂,实则天差地别。嘉靖帝朱厚熜躲在永寿宫修仙20年,被捧为“权谋顶流”;万历帝朱翊钧窝在后宫30年,却被钉在“亡国耻辱柱”上。这截然不同的评价背后,藏着两位帝王对“皇权责任”的根本差异。

嘉靖的“不上朝”,是“居家办公式控权”。自“壬寅宫变”后,他虽沉迷炼丹求长生,却死死攥住核心权力:内阁奏折需每日呈送,“批红权”从不让渡,内阁首辅的任免全凭他心意。严嵩看似专权,实则是他推到台前的“背锅工具人”——让严党挡住文官集团火力,自己躲在幕后当“裁判”,哪边冒头就敲哪边一棒。他还深谙“帝王平衡术”,放任严党与徐阶的清流派内斗,大臣越斗越依赖皇权,国家反而稳如磐石。即便后期醉心丹道,他仍能调戚继光、胡宗宪平定倭寇,税收、边防皆有序运转,前期的“嘉靖新政”更清理14万冗余宦官、归还百姓被占土地,让明朝从正德朝的烂摊子中复苏。

万历的“不上朝”,则是“赌气式摆烂”。早期有张居正约束时,他尚算尽职;可张居正一死,尤其“国本之争”与文官集团闹翻后,他彻底撂挑子——不批奏折、不任官员,内阁大臣想见他一面难如登天。紧急的税收、赈灾奏折堆成山,他视而不见;全国知府缺一半、刑部户部尚书岗位空数年,他只一句“你们先看着办”。考古虽证实他有腿疾,但这绝非懈怠的借口:嘉靖炼丹时仍深夜批奏折,而万历是拿身体当幌子,与文官集团“我不爽,谁也别好过”。他派“矿税太监”强拆抢钱,收入全进私库,引发数十起民变;对努尔哈赤崛起视而不见,拖欠军饷导致萨尔浒之战惨败,后金成心腹大患,最终落得“明亡于万历”的评价。

同为“不上朝”,嘉靖是“以退为进掌大权”,虽手段阴狠却守住帝王本分;万历是“撂挑子弃江山”,把个人意气凌驾于国家安危之上。后人的褒贬,从来不是骂“不上朝”的形式,而是批“失责任”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