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交易引纠纷,农户承受双重打击,盼商家退款解困局
“要是没这场事,她或许还能多陪我几天……”7月中旬,熊先生坐在空荡荡的屋里,手里拿着一份合同和缴费凭证,声音哽咽。这场始于某音平台的微挖旋耕机交易,最终以钱款被套、机器未得,且患癌症晚期的妻子因此离世收尾,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2025年6月,熊先生想添置一台微挖旋耕机,在某音上刷到了河北邢台耕鸿机械有限公司(下称“耕鸿公司”)的销售信息。熊先生按提示留下联系电话后,一名姓高的男子很快添加了他的微信。
在微信沟通过程中,高某介绍这款微挖旋耕机总价21000元,公司可协助办理农机补贴,还支持分三年分期付款。熊先生觉得条件合适,便和高某达成了口头约定。之后在6月22日下午5点多,熊先生按照高某的要求,支付了8000元定金,对方承诺会尽快安排发货。
2025年6月29日,耕鸿公司发货,同时向熊先生发送了一份合同。看到合同内容时,熊先生愣住了:原本约定的21000元总价,合同上赫然写着28500元,凭空涨了7500元;更让他意外的是,合同中还注明“机器物流费由买方承担”,这与此前沟通时的说法完全不符。
熊先生立刻打电话询问高某,对方却说:“你别管合同上的数字,就是走个形式,实际还是按21000元算。”高某还保证,等机器到了,熊先生再交6200元就能提走,剩下的款项办理分期即可,“绝对不会多要一分钱”。熊先生虽心里犯嘀咕,但想到已交了8000元定金,熊先生只好暂时相信高某的说法。
2025年7月4日,熊先生接到物流通知去提货,按高某的说法,他准备了6200元,想着交完就能把机器开回家。可到了提货点,高某却让他联系一位姓喻的经理办理后续手续。

熊先生按照流程联系喻经理后,喻经理并未提分期的事,而是直接列出了一堆要求,让熊先生准备身份证、银行卡、银行征信记录、近半年银行流水、社保记录,还有房产证,并称这些都齐了才能办分期。
熊先生对此犯了难:“我就是个农民,哪有社保记录和房产证?这手续也太麻烦了。”并当即表示不想办分期,想一次性付清剩余款项。可喻经理的话让熊先生如遭雷击:“剩余款项不是你想的那样,合同价是28500元,你已经交了8000元定金和6200元,还得再交14300元,交齐才能提机。”
看着凭空涨出的费用和苛刻的要求,熊先生心里发慌,他觉得这明显是一步步套钱,这次交了14300元,说不定后面还有别的费用。因此,熊先生拒绝再交钱,机器也没能提走。

2025年7月6日,熊先生带着聊天记录、缴费凭证和合同,在12315平台投诉耕鸿公司价格欺诈、虚假承诺。可事情的进展让熊先生越来越失望——平台将投诉转至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后,工作人员仅电话沟通说“需要核实证据”,就让他等待消息。几天后再询问,得到的回复却是“对方不承认口头约定,合同价格清晰,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更让熊先生绝望的是,他发现这台机器没有任何合格证件。“我问他们要合格证、发票,一开始说‘提机后补’,后来又说‘补贴办好才能补’。可农机站的人告诉我,没有合格证和正规发票,根本办不了补贴。”所谓的“协助办理农机补贴”,从一开始就是泡影。

此时,熊先生患癌症晚期的妻子正卧病在床,家里为给她治病早已花光积蓄,那14200元(8000元定金+6200元提机款)是他东拼西凑来的。7月10日,妻子从邻居口中得知钱可能要不回来,本就虚弱的身体突然激动起来,当晚出现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医。7月11日清晨,经抢救无效,妻子不幸离世。
妻子离世后,熊先生唯一的念头就是追回钱款。他再次联系耕鸿公司,要求退还已交的14200元,放弃购买机器。
可高某的回复却异常强硬:“是你单方面违约,按合同规定,得赔偿我们三倍违约金,也就是28500元的30%再乘以3,总共25650元,你还欠我们钱呢,退钱不可能。”
当熊先生提出“既然不退钱,就按最初约定的21000元发货”时,对方又以“未交齐款项”为由拒绝,只反复催促他“赶紧交齐14300元,否则后果自负”。
如今一个多月过去,熊先生既没拿到机器,也没追回钱款。那台没有证件的微挖旋耕机仍在物流点,而耕鸿公司的催款电话还时不时打来。这场从某音开始的交易,留给熊先生的,只有失去亲人的痛和一笔要不回的血汗钱。因此,熊先生恳请有关部门能够重视此事,严格监管网络交易平台,给受害者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
免责声明:本稿件内容由当事人提供发布,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及媒体无关,如有侵权或不实信息可提供材料联系平台!